2019年1月21日,刘亦菲和妈妈现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2019年1月21日,刘亦菲和妈妈现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雄鸡报晓,蜘蛛半夜结网,向日葵在清晨开放……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存在节律现象,与地球24小时的自转周期保持同步对于生物维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至关重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人们发现,其实生物的节律与基因密切相关,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就被奖励给了三位研究节律相关基因的科学家。现代社会压力使人类的作息时间很难严格遵循于体内的生物钟。加班、轮班,频繁地跨越时区,熬夜玩手机等等,越来越多人都面临着
2014年1月20王玉杰经人介绍和王艳停相识,一年后走进婚姻殿堂。婚后夫妻俩相继生育两个可爱的儿子,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很开心,谁知意外的降临,让这个小家的幸福戛然而止。图为2015年,王玉杰和妻子拍摄的婚纱照。2018年5月10号,大儿子王皓轩突发不适,王玉杰和妻子紧急将孩子送到郑大一附院检查,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经过治疗顺利出院。好景不长,8月24,小皓轩突发高烧,再次来到郑大一附院,又被确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日前,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CCR5基因阻碍中风患者康复。此前研究表明,CCR5基因还是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帮凶。 早在1996年,科学家就发现CCR5基因控制产生的CCR5蛋白是HIV病毒进入人体T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抗艾滋病药物马拉维若(Maraviroc)的作用就是占据病毒囊膜蛋白gp120与CCR5蛋白的结合位点,抑制病毒与该受体的结合
基因编辑的“子弹”如果没有命中目标,就会产生脱靶效应,可能会导致诸如癌症等不良的基因变异。这种风险让人们对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望而却步。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们合作开发了一种被命名为GOTI的技术,能够准确、灵敏地检测到基因编辑方法是否会产生脱靶效应,使基因编辑技术向安全地带迈进了一步。此前,人们推出过多种检测脱靶的方案。但小鼠或者人类个体间基因存在很大差异,基因编辑所
2019年全国两会前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农工党中央网站获悉,农工党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38件,其中包括《关于加强人类胚胎基因利用法律管控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提案》指出,“2018年11月,贺建奎博士宣布两名进行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在我国出生,该消息引起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并引发较大国际关切。近期,广东省调查组已初步查明,贺建奎为追逐个人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美国一项新研究称,婚姻是否幸福不仅取决于夫妻双方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还可能与他们的基因有关。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以178对年龄37岁至90岁的已婚夫妇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婚姻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并提取他们的唾液样本开展基因分析。 论文称,一种与催产素有关的基因——催产素受体基因在婚
资本寒冬下的基因检测公司裁员,比预想的来得更早一些。2019年,将是决定无数企业和个人命运的一年。——基因Talks2019年是资本的寒冬,也大概率是精准医疗的冬天,精准医疗不再将是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而将是残酷环境下生存竞争的生死游戏。
3月6日电 据日媒报道,日本东京大学肿瘤病理学教授山田泰广等人在5日的美国科学杂志《细胞通讯》发表研究成果称,已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重现难以治疗的儿童脑肿瘤,锁定为了治疗应当攻击的基因。据称这可能有助于新药的研发。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常见于2岁以下患儿的“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这一生于脑内的癌症。特点是几乎所有患者的SMARCB1基因都丧失功能。 研究团队制成特点相同
“即便《我不是药神》中那款所谓‘靶向神药’的原型格列卫,患者使用5年后也会出现耐药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病因学家程书钧说,若干年来,人们希望以基因为线索“钳制”肿瘤,似乎难以长效。“看到巨大的进步,以为肿瘤要攻破了,几年后却会发现这个方法有限。” 追踪基因到底能不能接近到肿瘤发生的“真相”?用基因检测、靶向治疗的方法,究竟有没有可能在未来“治本”?如果追踪基因绕了远路,那么有没
新华社伦敦3月6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新发布的一项研究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批与口腔溃疡有关的基因变异,未来或许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口腔溃疡是让很多人烦恼的疾病,年轻人和儿童发病风险较高。此前已经有研究显示口腔溃疡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布里斯托尔大学学者领衔的国际团队尝试找到人类基因组中与口腔溃疡发病相关的区域。他们分析了英国一个数据库中超过45万人的基因数
喵星人在统治蓝星的宏伟战略中,派出过许多战斗力能“锤爆小狗头”的“奇行种”萌化无数蓝星人,收割各路“人头”!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国际学术界非常关注,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了关于该事件的大讨论,并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参加,国际科学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共识。”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说,共识包括:就目前而言,在技术不成熟、相应的社会伦理问题未得到充分讨论解决之前,我们应当禁止对于人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临床试验和应用;而对于基础性研究则可以允许科学家尝试探索,否则会影
3月14日,7国18名科学家在《自然》网站上联名呼吁“暂停可遗传的基因编辑”。但文中指出,“全球暂停”并不意味着永久禁令。相反,科学家们呼吁建立一个国际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各国在保留自己决定权的同时,自愿承诺除非满足某些条件,否则不批准任何临床种系编辑的使用。生物技术是“双刃剑”,影响巨大生物技术引致安全风险,一方面是技术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来自人对生物技术的滥用。相关研究一直在提高基因编
新华社东京3月19日消息,如果一切顺利,基因编辑食品将在今年夏天走上日本人的餐桌。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一个专家小组18日发布报告指出,与转基因食品不同,基因编辑食品不用经严格安全性审查,只需向政府登记即可上市销售。报告认为,与转基因食品不同,基因编辑食品只是通过基因编辑手段编辑物种本身的基因,不转入其他物种的基因。目前未发现基因编辑食品诱发癌症或者其他安全问题,因此无需审查。共同社报道称,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3月19日报道,日本一个专家顾问委员会建议,只要所涉及的技术符合某些标准,日本将允许基因编辑食品无需进行安全评估,即可销售给消费者。若这一建议被日本卫生、劳动和福利部采纳,将为该国在动植物上使用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供人类食用的产品打开大门。基因编辑是生物体内的某些基因被CRISPR等新技术禁用或改变。专家小组负责人、新泻大学内分泌学家裕仁沙龙(音译)对日本放送协会(
通过唾液就能测出孩子具备哪种天赋,并以此作为孩子的“培养说明书”,培养出某个领域的天才……名为“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项目近来在各地悄然流行。虽然有的收费高达数万元,但还是受到不少父母的追捧。花数百元甚至数万元买份“天才儿童培养说明书”湖南的简女士在一位医生朋友的推荐下,花了1万多元给5岁的儿子做了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她将儿子的唾液样本寄送到北京,之后收到一份详细的报告。简女士相信:“这种检测靠的是大
被赋予无限可能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边界在哪里?近4个月来,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广泛讨论。此前的3月14日,来自7个国家的18名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全球暂停所有人类生殖细胞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随后的3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与相关利益攸关方广泛协商,制定一个强有力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治理框架。3月22日,在“DeepT
新华社柏林3月25日电(记者田颖)德国汉诺威医学院25日公布,该校阿克塞尔·尚巴赫教授领导的耳聋基因疗法项目获得欧洲科学研究委员会提供的未来5年共计200万欧元的资助。 汉诺威医学院的公告称,该校的耳聋基因疗法项目(iHEAR)前期重点是研究能够让内耳感觉细胞正常工作的关键性基因,并将目标基因修复,以恢复细胞功能。此外,项目还会研究利用基因疗法预防后天听力损失,未来还将研究与衰老有关的听力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