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地久天长》:你看的是中年人的过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来

文化娱乐

2019-03-31 18:56


影片《地久天长》正在热映,剧中充满年代感的细节,引起了很多人的回忆。加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影后加持,这部影片在国内收获了广泛赞誉。更多人被剧中刘耀军王丽云夫妻的经历所感动,而眼泪。

结局尤其令人动容。在经历了人生一系列艰难之后,所有人似乎都迎来了新生。刘耀军夫妇在老友沈英明家里,庆祝干儿子浩浩喜得贵子。同时,也接到养子刘星带着女朋友回家的电话。结局很圆满。

我在为耀军夫妇感到高兴和欣慰的同时,设想了一下刘星的未来。如果说刘耀军夫妇和沈英明夫妇的生活曾在同一个维度下的话,他们的儿子,刘星和浩浩,长大后则已经完全不同了。

因为原本两个相似的家庭,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家庭状况的分水岭是刘星的意外死亡。同时,王丽云也下岗了。他们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从熟悉的北方城市(有文章说是包头),到了遥远的南方(先是海南,后来到福建)渔村。

一、这个家庭物质上不富裕。

他们说不上贫穷,毕竟耀军还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凭借自己的技术,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在一个小渔村,也就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罢了。

他们甚至都不敢给自己休闲的机会。看当地人在一起喝茶,耀军也是满心的羡慕:"你们好清闲啊!"

家庭的经济条件,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影响。在这部剧中,在刘家,则影响很大。

随身听是导致刘星(此时是养子)离家出走的导火索。这是一件很有时代特征的电子产品,它还有个时髦的称呼叫walkman。当时在学生眼里这是一件奢侈品,相当于现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如果现在班里谁丢了最新款苹果手机,那么,一个从外地来的,家境不富裕的孩子,肯定会是首当其冲的被怀疑者。

不仅学生老师会有这种想当然的怀疑,被怀疑的孩子家长也同样认可。

当耀军丽云夫妻俩在儿子的房间找到一个随身听的时候,他们惊呆了。"真是偷的没错了!"因为这个精致小巧,散发着高科技金属光泽的东西,和自己家的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这不是这个家里的东西。"

他们家根本买不起这样的东西。儿子平时玩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机,不过十几二十块钱。而随身听则需要几百上千元。他们家是绝对不会买的。也不是买不起,但绝对不会买来给儿子玩。他们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花钱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生活。

如果刘家经济宽裕,即使稍微狠下心,给唯一的儿子买个喜欢的东西,结果就会有很大不同。当老师找家长谈话的时候,父母可以说:"肯定不是我家儿子拿的。因为我们有。不稀罕!"

这样,即使刘星真的拿了别人的随身听,家长老师也会认为这不是"偷",肯定另有隐情,比如同学矛盾什么的。

可现在,即使有同学矛盾,也被"偷"这个词掩盖了。两个巴掌拍不响的事,被单方面负了全责。

说到这,肯定会有人说,这样说太物质了。难道寒门就出不了孝子,寒门就出不了状元吗?肯定不是。这只是个诱因。接下来,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会导致离家出走。

二、家长的思维方式,逼走了青春期的孩子。

耀军丽云夫妇是那个时期典型的一对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不知道尊重,不懂得沟通,却把一切后果都归罪到"青春期叛逆"上。

从学校回来,两个人马上就在儿子的房间翻箱倒柜,寻找"赃物"。看到这里,我不禁为这对父母感到悲哀,也预感到了刘星的未来。

父母完全不知道如何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最敏感,急切想拥有自己的独立世界。自己的房间就是自己的独立王国,是一种独立的姿态。房间里的东西,哪怕再乱再差,都不愿父母去插手整理。

在孩子不在的情况下,用翻天覆地的方式去寻找孩子"犯罪的证据",会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二三十年前有段时期,报纸电视都在讨论,家长该不该不经允许"偷"看孩子日记。同时,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带锁的日记本。中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册。这就是孩子们的态度。

但家长也有自己的理由,说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们犯错。结果却往往引起更大的反弹。

耀军丽云担心孩子犯错,急于找到犯错的证据,侵犯了孩子的隐私,也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正确的做法是,等孩子回家后,平心静气地通过交流,让孩子说出真相。

随后发生的事,进一步暴露了不会正确沟通的父母,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找到"赃物"随身听之后,父母认定了孩子就是"小偷"。于是,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要偷东西?"

孩子说:"不是偷,是他们……"

"不是偷是什么?"

他们根本不听孩子的解释。只凭自己的判断。但自己的判断基本就是毫无根据。

被人怀疑,然后找到"赃物",那么,就是"偷"。多么简单粗暴的妄加猜测。即使在法庭上,还允许嫌疑人为自己辩护呢,父母怎么就不能听孩子说话呢?

如果父母能静下心来,认真听刘星的解释,就会发现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甚至可能是校园暴力。

一个外地来的,家庭条件又一般的孩子,如果不善言谈,学习又不拔尖,就会是一个老师不疼,同学不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理解和关爱,而不是出了问题,一味指责,甚至对孩子施加暴力。

这不是耀军丽云夫妻独有的问题,而是当时那一代父母的共同原因。在孩子面前永远认为自己是绝对权威,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能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

所谓的青春期叛逆,不过是父母孩子之间缺乏充分理解交流引起的问题。

有人问窦靖童青春期时有没有叛逆。她却反问为什么要叛逆?叛逆什么?是啊,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理解自己,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有什么可叛逆的。

三、刘星的出走,还在于他想寻找真正的自我

刘星的离家出走,随身听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他在这里没有自我。

作为养子的刘星,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在被刘家收养之前,生活在福利院。没有家庭,没有父母亲情。被刘家收养之后,也只是作为耀军夫妇填补失孤的家庭和情感空白的代替品。

他叫周永福,但在被收养后,被迫要以"刘星"的名字和身份生活。因为不是亲生的,耀军丽云显然无法像对待真正的"刘星"那样,付出全部身心。

就像耀军要他对母亲道歉时,丽云说算了。耀军说:"你好歹养了他这么多年!"

是啊,"养这几年"就是他们之间的全部。刘氏夫妇对这个孩子只有"养",没有"育"。叫"周永福"时他在福利院吃饭睡觉,叫"刘星"时他在刘家吃饭睡觉。当他成年了,有身份证了,他就想出去自己找吃饭睡觉的地方。所以,他走了。

一个家庭里,父亲只知道粗暴打骂,母亲只知道忍辱负重,和孩子没有亲密沟通,相互之间有道无形的墙。这是我们传统原生家庭的状态和结构。

收养一个孩子,也只是为了填补父母的情感缺失,也是为了家庭后继有人,但依然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培养亲密关系。

我们通常说到孩子离家出走,关注的只是孩子该不该的问题,却不去了解出走背后的原因,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需求的最高级阶段,都是为了找到自我,成为自我。而这种需求,并不一定要前面所有需求都满足了之后才会渴求的。是随着心智的成熟就有的需要。这种需求如果在家里找不到,做不到,他就要到外面去寻找。

刘星的成长呈鲜明对比的是沈家的孩子浩浩。

由于父亲下海经商成功,母亲早早退休。所以他有安稳平静,甚至温暖的家庭,能够呵护他一路顺利成长,最后成为一名医生。即使他内心的那块儿伤痛,家人也一直小心地不碰触它。等到他认为合适的机会,让他自己去化解。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是健康的。不叛逆,不怨恨。积极、友好、平和。我们的社会不就是需要这样的人吗?

四、最幸福的孩子是那个没有出生的孩子。

耀军和茉莉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ta没有出生,避免了很多不利于未来成长的家庭环境。

茉莉找耀军商量孩子的问题。有两个选择,如果耀军丽云愿意抚养,她就生下来,然后离开。如果他们不要,她自己再做决定。

如果茉莉生下孩子,把孩子交给耀军丽云抚养。那么这就是另一个《穆斯林的葬礼》。也许还会更不幸一些。《穆斯林的葬礼》中,两个对立的女人是亲姐妹,而茉莉会是丽云一辈子的敌人。

剧中茉莉去和耀军商量孩子的事之后,两个女人间就产生了类似第六感的反应,总觉得对方在冥冥之中不怀好意地看着自己。丽云为此还喝药自杀。

如果耀军真把茉莉生的孩子抱回家,这个家还不散了?

即使丽云勉强接受,家里的矛盾也会更深,相互之间的隔阂也会更牢固。孩子没有成为抚慰,反而成为一颗定时炸弹。这样的孩子会幸福吗?

从这点看,耀军还是理智的。他没有为了满足自己传宗接代的愿望,而盲目收下一个孩子。

耀军不要,不代表茉莉也不要。这个疑问,导演很鸡贼地留到了最后。

当大家都在等茉莉的孩子出现时,我相信,观众的心也和耀军丽云夫妇一样,都在揪着。

如果出现一个小耀军,那么茉莉就会是一个身在美国的王丽云。背后会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茉莉怀着孩子来到美国,在求学期间生下孩子,然后作为一个单身妈妈,要学习,要工作,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立足,这个过程该充满了多少孤独和痛苦,以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

那样的话,对孩子,对她自己,都将是终生都摆脱不掉的阴影。

还好,出现在视频里的是一个混血儿。影片内外的人们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这个结果是理智的,是一个成年人思考后的结果。

茉莉是一个受过东西方高等教育的女性,她能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做出正确选择。她和伴侣的关系,不会像耀军说的:"(和丽云)我们俩都是为对方活着。"她不会执着于一份没有未来的感情,更不会让这份感情留下一个孩子。

她的世界远比丽云的要丰富丰满得多。

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父母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性作用。同样,在这部《地久天长》里,我们依然能看到同样的影响。

看这部《地久天长》可以怀旧,可以流泪。但走出影院,我们还要面对真实的生活,如何面对当下,如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将来,是我们都该认真思考的。

因为未来里有孩子,也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