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发布:8家车企跑了15万公里
《报告》显示,2018年,54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北京的道路上测试了超过15万公里,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独占其中14万公里,余下7家企业每家在北京驻守1-2辆测试车,总共贡献了1.3万公里测试里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与已经发布的历年加州公路管理局自动驾驶路测报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加州报告中最核心的是两个数据:一为某公司在加州测试自动驾驶车的总里程。二为自动驾驶测试中发生的“脱离”数。两者相除所得的数值,术语叫MPD,即一辆自动驾驶车平均跑多少英里脱离一次。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的MPD值越高,在大体上就意味着这家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越高。
“北京发布的报告,应该说是基于中国自动驾驶的一个初阶段,所以发布的数据应该说尽量是体现一个主要的数据,同时由于像人工干预次数这些数据本身来说,它的测定标准并不一致,而且像加州数据也是企业自行申报的,所以这个数据的参考意义并不是特别大。同时的话我们看到八家送驾驶公司话,其中一家达到13万公里,另外几家它的驾驶里程只有不足500公里,都比较短。所以这再做对比的时候就缺乏一个同等标准,很多这种短里程缺乏足够的样本量,这种人工干预的次数本身由于样本量太少,所以参考意义也并不是特别准确,没有必要按照美国加州标准去做公布。”
另外,加州路测政策更开放,在上路许可、路测情况统计上都采取企业报备制。而本次北京发布的报告显示,北京的路测把安全性看得很重,测试车需要先在海淀等基地进行封闭考试,满足条件后才能在公开道路上进行测试。同时,路测数据的披露是由监管机构负责而非企业自行上报。对此,崔东树表示,这比较符合国内的现状,从长远来说,更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被公众接纳。
也因为对安全的重视,北京方面在文件的表述是北京地区“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已‘安全’行驶超过15.36万公里”。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国内的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还未出现过安全事故。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此前曾表示,对自动驾驶:“鼓励探索,要确保安全”,这代表了中国管理部门对自动驾驶未来的态度与要求。
“自动驾驶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我们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应用高度重视。2018年4月,交通运输部和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智能网联车道路测试管理规定的试行办法,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就规范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做出了规定。去年7月份,交通运输部还出台了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办法,指导各地对封闭场地测试的建设进行指导。这些主要是体现我们对这项技术的重视,特别是对这项技术应用的重视。自动驾驶的发展对于保证安全、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发展产业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原则是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确保安全、反对垄断。”
但正如上文提到的,目前,北京乃至国内仍然缺乏能够衡量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标准,自动驾驶的产业化仍然面临种种困难。对此,北京市交通委、经信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提出了下一阶段的三个重点工作: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逐步扩大自动驾驶测试区域和测试道路范围;研究推进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工作。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这几点工作都是目前急需完善的工作,很必要,也很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