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人最难原谅的是自己
坐在电影院里,四周暗下来,座椅前人头影影绰绰。
我去看了《地久天长》的提前点映场。
散场后哭着走出来,朋友问我好看吗,推荐去看吗。
我说一定要看,但是别带爸妈去。
因为这日子循环往复,地久天长。
爸妈看到这电影,就像在看心酸的回忆录。
「友谊地久天长:残酷的善良」
电影讲了耀军、丽云这对夫妻,相互扶持陪伴的大半生时光。
他们的独生子刘星,在12岁时意外溺水死亡。
与这件事有直接关系的是男孩浩浩。
而他爸爸是耀军的好兄弟,他妈妈是丽云的好闺蜜。
原本并不是独生子。
丽云怀过二胎,但赶上“计划生育”严打,且身边的好朋友海燕——也就是浩浩妈——是负责的主任,最后不得已流掉了。
手术过程中出了点意外,丽云此后很难再怀孩子。
耀军和丽云甚至没来得及处理自己的伤痛,就被更紧急的事裹挟住了。
星星和浩浩一起去水库玩,星星溺水,浩浩高烧去医院,问什么都不肯说。
怎么溺水的,当时是什么情形,除了浩浩没人知道。
两家人的友谊极速降温,里面的芯儿还是热乎的,但外面的壳子已经冻上了。
浩浩爸拿着菜刀去找耀军,说你去把那小子砍了,咱们一命抵一命!
耀军说你说什么呢,我们要保护好这个孩子,这件事不许再提。
“人活着,就不能说出来。”
在一长串的陈述过后,耀军平静地听完爱子是如何溺水死亡,然后对浩浩说:
“说出来,就好了。”
所以到底说不说呢?
他们难道不想要孩子死去的真相吗?
可人心是这样柔软:说与不说,并不在耀军和丽云想不想知道。
而在于他们考虑着,浩浩是不是有心理负担,能不能健康成长。
但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管两家人都出于多大的善意,行迹终究渐行渐远。
用浩浩爸的话说,“他们对我很客气,可找不到可说的话了。”
夫妻俩意识到,即便她们不去追究,仍偶有往来,但这件事在两家人心里依然没有过去。
于是她们收拾行囊,离开了内蒙。
选择放逐自己,是对记忆的回避,更是对老友的体贴。
或许离开,能够让这件事渐渐沉下去,沉到只有夫妻俩的海底,再也听不到窗外的鞭炮和笑声。
有人说,耀军和丽云的做法未免太圣母。
我倒觉得这是非常现实的做法。
当一切不可挽回,人只能试着去原谅他人。因为覆水难收时计较祸从谁起,并无意义。
与其说耀军和丽云善良,不如说在她们善良的底色上,充满了无奈和残酷。
「时代瞬息万变:小人物的挽歌」
这部电影后劲儿极大还有一个原因:
你找不到这个家庭苦难的罪魁祸首。
当导演和编剧把一个失独家庭放到电影的年代里,充满了国营厂、计划生育、下岗、南迁、房地产等时代元素时,所有的阴差阳错都极具宿命感。
海燕临终对丽云说:“我们……有钱了,不怕,你可以生了……”
这是那个时代能够体现的对计划生育最直白的缩影。
我们怪她不近人情,但其实她只是职务所在。没有她,也会有别人拉着丽云去做流产。
包括手术中的意外,因为时代的局限,让丽云在失去孩子的时候,还失去了未来拥有孩子的可能。
差一点点,这个家都好像还有希望。
但是在大的变革面前,小人物的生活就是这样脆弱和不堪一击。
电影《罗马》里女主角因为看到逃跑的未婚夫和革命军,受到惊吓羊水破了,用尽力气生下的孩子却是个死婴。
她的哭泣声无助迷茫:她要去怪谁啊。
怪那个冷酷无情的男人吗?
怪自己的眼光和草率的信任吗?
还是怪浩浩荡荡呼啸而过的军队?
或者说,怪自己活在一个动荡崩塌的社会里?
同样的,耀军和丽云找不到苦难生活的凶手。
他们在下岗时流泪,在绝望中放逐自己,在找不到答案的生活里苦撑着。
我很难说这算是与时代的和解。
因为时代的冷酷在于,它根本不在乎小人物是否谅解那些过往。
「日子地久天长:一边走一边隐痛」
时代不在乎,小人物犹自痛苦。
丽云自杀过。
因为察觉到丈夫出轨,而养子离开,真正的星星只活在相框里。生活是一潭死水,没有希望也没有回应,你倾注再多的认真,都石沉大海。
她撑不住了。她选择放弃。
但还是被耀军救了回来。
耀军为什么会出轨呢?
有人骂耀军渣男,说这是中年男人的通病。这当然是很政治正确三观极正的说法。
但我想,我的确能够在导演的用意下,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
因为像丽云一样,耀军也好累,他在很多个时刻也好想放弃这不值一提的生活。
他爱丽云,爱这个家,但是他面对的永远是疮痍,永远是抹不平的伤痛。
他和丽云之间的台词都很少,因为不必多说,都知道彼此的痛苦和心意。
在这样的压抑生活里,耀军想要透一口气,我真的能够理解。
当一个人带着的爱本身是沉重的,深情就会变成另一重枷锁。
好在,他们在只有彼此的日子里,相依为命,缺一不可。
从感到“时间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到“真好笑,我们居然会怕死”,是夫妻俩点燃生活勇气的小注脚。
这份感情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共同经历了伤痛,还在于知道对方只有自己,却没有选择当个轻松的逃兵。
我们会看在情面上原谅他人,也会在洪流中默默承受时代的苦难,但很难真的与自己和解。
撕心裂肺不活了,是父母能为子女做得最容易的事;
但坚持活着铭记,多年后来坟前看孩子,反而更需要勇气。
我最反对的一种声音是说电影消费苦难。
能讲出这样话的人,真的太高看苦难了。
苦难是什么限量发售的东西么?还要拥有的人物尽其用?
事实上,那整整一代人,都承受着细节不同、程度不一的伤痛。
你走到大街上随便拉出来一个家庭,去公园里随便找一个老人,就会发现这样的故事不稀奇。
有些人看起来是在跳广场舞,其实心碎的时候想过喝农药。
下岗的故事,东北实在太多;失独的故事,到今天仍旧发生;两代人的牵绊和纠缠,你我最清楚;还有那些曾经最美的年华炙热的情谊,变成渐行渐远的关系,你也并不陌生。
苦难是什么东西,它根本不值得消费,人们的坚强才值得歌颂。
在生活中生活的人,从没有一刻真正远离痛苦。我们努力寻找的答案,有时即便是无解的,却还要坚持求索。
我觉得这是那一代人的傲气。
所谓“地久天长”,是日子地久天长,我们都要努力好好活,好好过。
就像导演王小帅说的:
“这就是真的生活。在大团圆的下面,一直有暗流涌动、一直有心酸、很隐隐的痛。”
订阅微信公众号:ONE文艺生活 阅读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