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防空导弹极其精准,为何解放军还要研发高射炮?

军事

2019-02-02 23:37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历经冷战到现在,大口径火炮正一步步走下神坛直到没落,相比起完全依赖高动能高质量的传统火炮相比,更为精确的导弹则更加受欢迎。为了应对逐渐发展壮大的空军,各国开始发展专门针对飞机的火炮,即高射炮。由于老式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较低,因此当时高射炮对战机的杀伤能力十分起作用。但火炮的发展速度和空间依旧不比飞机,因此高射炮逐渐从地面防空主力中退位。

中国自军工产业成型以来,就一直十分注重火炮导弹等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且水平居世界前列。然而在中国生产的防空导弹性能已经十分优秀的情况下,高射炮却依旧没有被放弃生产和使用。每当解放军展示防空火力时,都会出现防空炮的使用,且其中不仅有老式的防空炮,还有新生产的高射炮。这不禁令人发问,为什么在防空导弹已经十分先进的情况下依旧大规模采用高射炮

实际上,对于防空导弹高射炮之间的取舍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当时由于防空导弹的出现,使得高射炮一度遭到冷落。然而实战表明,防空导弹并不能完全代替高射炮,首先防空导弹存在低空射击死区,对于直升机等飞行高度较低的飞机完全不起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射炮的作用就得以体现了。其次,越为精密的武器对于使用条件要求就越高,因此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导弹可能会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事实上,并非所有种类的高射炮都在被逐渐替代。防空导弹主要替代的是大中口径防空炮,而小口径防空炮则依旧处于重要的地面防空火力梯队中,且发展迅速。与大中口径防空炮相比,小口径防空炮可以携带更多弹药,拥有更高的射速,在对低空飞机射击时能够提升容错率,增加命中率。尤其在解放军中高射炮多半以营连级为单位进行齐射部署,大大地增加了防空效果。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防空炮也逐渐从一门武器向一个系统进行发展,防空炮作战单位通常都同时配置有火控雷达和弹道计算机等辅助射击装备,以此来提升防空效果。而即使是因为电磁干扰等因素导致这些辅助装备无法使用时,作战部队依旧能够舍弃这些装备的使用,并根据自身的训练经验使用高射炮上的机械瞄具进行反击。此外,数量可观的高射炮齐射时展开的弹幕对飞弹和巡航导弹等武器也有一定的拦截作用。

除此之外,小口径防空炮同样也可以放平了当机炮用,至于一些装载在战车上的弹炮合一系统,其所能发挥的作战效能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越了高炮的存在。除了其依旧不容小觑的防空效能以外,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用途也是高射炮依旧不会被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