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藏着的这些“共生院”,你会去住吗?
初春时节的北京寒意渐退,探访这座城市的旅游者也多了起来。除了那些必须打卡的名胜古迹,“在胡同里住下来细细品味‘老北京’的生活”已成时下年轻游客旅行清单中的“必选项”。在北京西城区什刹海银锭桥胡同里有一家体验式民宿,从去年试营业开始一直火到现在。这家民宿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身处一个半腾退的院落里,游客可以和院落的原居民生活在一起。
先来看一段视频感受下现场的氛围吧~
“原先,该院落一共住着6户人家,2016年其中的两户人家签署了腾退协议。搬离后他们空出来的房屋建筑面积达到104平方米。房子空了,如果不实现再利用,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于是我们决定引入新业态,让游客与原住居民‘共生’。”北京隐海文化民宿空间院落负责人介绍道。这家名为“海棠画院”的民宿从2018年7月试营业开始,已经接待了上百名游客,在很多游客眼里,这样的“共生”让他们与北京胡同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对于长居在这个院落的住户来说,他们的住宿环境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海棠画院
近年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特色城市风貌塑造成为了北京的新课题。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对于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平房在几年前就试点开展“申请式退租”工作,部分居民自愿选择了外迁。这些腾出来的房子怎么利用?原居民的生活条件如何改善?老街区的传统文化如何留住?在此背景下,东城区和西城区均提出了“共生院”概念,为老城区的保护提供新的破题思路。
为老城区注入新活力
何为“共生院”?可以概括为在通过对腾退的院落改造,改善提升原居民的居住条件,实现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具体来说,就是对腾退出来的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形成一种建筑共生;引入新居民入住,和原居民做邻居,形成居民共生;将新的文化产业与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融合形成文化共生。
“‘共生院’模式创新了北京文化传承的方式,是一种对北京历史风貌保护的新途径。”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韩玉灵看来,北京老城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仅让北京的环境更美了,胡同、大杂院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改善。“共生院”这种如绣花般精细织补的改造模式为老城保护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尤其是在历史文脉丰厚的核心区的院落,居民不是整体腾退,腾退的房子又不能任意拆除的背景下。“在‘共生院’里,老建筑得到了保护性修缮;居民的生活设施配套得到完善,同时可以以青年公寓的形式引入新居民,以院落体验式民宿引入游客;也可以让图书馆、文创空间等产业进入,使新文化纷至沓来;还可以成为便民服务网点、社区居民服务中心等。不仅如此,‘共生院’概念可以扩大到‘共生街区’层面,不同功能、形态的院落之间也可以实现共生。”
目前,东、西城平房院落的“共生”实践都处在起步阶段,已有部分片区开始试点“共生院”。比如,什刹海片区银锭桥胡同7号院尝试引入体验式民宿;草厂区域的院落升级改造后,将功能定位为“青年公寓”,引入知识层次高的年轻人群,与老北京人做邻居,试点共推出了9个院子约16套房间;白塔寺区域的青塔胡同41号院营造出了一个温馨的阅读和活动空间。“白塔乐坊口琴之声”“青塔棋社”“胡同手艺社”“青塔读书会”……十多个社区兴趣小组,轮流使用活动空间。
体验式民宿激活“共生院”
从烟袋斜街走过银锭桥,一拐弯就到了银锭桥胡同7号院,门口挂着小巧的金属铭牌——“海棠画院”,推开红色的对开门,古香古色的院落在眼前展开。雕花隔扇门、木质花窗、明代青石碑,还有那棵因其而得名的海棠树都还是旧时的模样。“为了极大限度地保留建筑原有的架构和历史风貌,我们还特意请来了故宫里的师傅参与修复。”北京隐海文化民宿空间院落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如今原先的两间旧房被隔成东房、西房和客厅三间,分别取名为山水、水墨和丹青。每个房间的设计风格正如其名各有特色。
海棠画院
当被问及打造共生院里的民宿与普通民宿有何不同时,该院落负责人说:“照顾原居民的感受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在院落改造时,为了尽可能不打扰原住居民的休息,我们一天只施工5个小时,整个院落打磨下来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完善了整个院落的消防设施,安装了电子门禁,为了防盗,院内设有摄像头,原先坑坑洼洼的地面也铺上了新砖。现在每天保洁阿姨除了清扫客房外,还会将整个院子打扫干净。让原居民的生活在点滴中得到改善。”
北京隐海文化民宿空间院落负责人坦言,预订入住“共生院”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很享受和老街坊们住在一起,特别有家的感觉。而这个院子里的原居民年龄层偏高,一开始居民们会有一些顾虑。可是日子长了,他们不但放下戒心,还会跟年轻人唠嗑,讲讲这里的历史、说说周围好吃好玩的。”
韩玉灵认为,“共生院”改造成体验式民宿,对于北京文化的传承具有意义。例如,四合院是北京胡同资源不可缺少的元素,有人住就是对“活文化”的保护,在近距离的与原居民接触的过程中,游客可以深刻感受北京文化。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房屋应该具有北京民居的特色,改造的时候不能破坏、要与环境相协调。
“共生”模式仍在探索
民宿很强调主客互动。但是,大部分原居民都可能会有平静的生活被打乱、隐私可能被窥视、不同的生活习惯会有冲突等顾虑。在韩玉灵看来,如何做好原居民的思想工作,可能成为“共生院”引入体验式民宿时最大的挑战。
对于如何通过与原居民互动,转变他们的思想,北京天桥衡融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融公司”)在几年的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衡融公司营销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腾退工作第二年他们就提出并开展“天桥美好生活计划”,与当地社区展开互动,在北部平房区腾退并改造完的储子营31号院举办各项有针对性的文化体验活动、展览展示等交流活动,构建融洽邻里关系。衡融公司还邀请原居民参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大型活动,甚至将团队的设计师请进居民的家中,由居民担当志愿者、解说员,让原居民的观念在互动中逐渐发生改变,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观念上、理念上、行动上影响他们形成一致性。
储子营31号院
是不是所有的区域都适合发展体验式民宿?衡融公司营销负责人认为,每个区域一定都有自己的属性和特色,还是要根据每个片区的特色和性质来决定引入哪些新业态,要因地制宜。“我们立足‘学术共生’‘艺术共生’‘文化共生’,提出了‘共生天桥’的概念。天桥片区的住房资源非常紧缺,腾退出来的房屋需要整体规划,在保证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将产业的配套需求的业态和腾退房屋利用相结合,吸引先进产业入住,提升区域影响力;加强不同领域的合作,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新天桥的建设和西城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略,以演艺产业为特色,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形象,推进新业态与老城区的有机融合。比如,我们将联动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博物馆、天桥艺术大厦等现有引进产业资源,结合已经腾退出来的北部平房区的部分资源,打造一系列活化天桥传统文化探访活动项目、区域需求的文创工作室,长短租公寓等,但未来为了让富有文化底蕴的天桥区域体验式文化产品更有内涵,让游客可以停下细细品味天桥文化,将在腾退房屋和拓展区域存量资源中引入体验式民宿、精品酒店等住宿业态。”
也有对“共生院”有相关研究的业者建议,“共生院”的改造要避免同质化和千篇一律,“共生”的内容要接地气,引进的业态要符合社会需要和市场规律。在让大家对胡同里的生活有所感受的同时,也能让传统文化获得传承。最终实现传统院落居住文化与现代居住文化共生的目的。
储子营31号院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当前对于“共生院”的运营,最迫切的呼声是政府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衡融公司营销负责人坦言,对于北京老城更新,目前大家都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尽管政策信号有了,但还未落到可执行的层面。希望对于如何利用、经营已腾退资产的支持政策能够尽早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