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女神、解禁令、画作 元宵是怎样变成全民狂欢日的?

独家观点

2019-02-23 13:12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之杂耍

元宵是新年里第一个节日。它始于汉朝,繁盛于唐宋,流行至今。说起元宵的历史,我们得从一位女神、一道解禁令、一幅画作中,一窥元宵如何从一个传说演变成今日全民狂欢的节日。

源起:女神崇拜

元宵节的由来,部分学者认为源于民间的女神崇拜。这位女神紫姑神。自唐代以来,民间就流传有元宵紫姑神和“迎紫姑”习俗。

关于紫姑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刘敬叔的《异苑》卷五。文章中写道:

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

从这段记载里,可以看出,紫姑是一个悲苦的平民女子,她的个人命运并不能由自己掌握。这样的身世感怀,恰是契合了当时社会里平民大众尤其是女性的人生处境。

唐代起,紫姑神崇拜开始盛行,许多诗歌对此均有反映。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写道: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陂日休在《太湖诗·圣姑庙》中则写道:

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

月下留紫姑, 霜中召青女。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崇拜紫姑神呢?在刘敬叔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

“捉者觉重, 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

老百姓认为,紫姑神可以占卜,尤其是占卜农事——这是农耕时代平民百姓最重要的生活来源。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人们祭拜紫姑神的场面:

“风俗望日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而祭,其夕迎紫姑神以卜。”

从内容可以看出,人们占卜用的是杨柳枝,主要是问前途吉凶、婚姻情况、生育子女等。同时,妇女们还可以对女神倾诉一年来的内心悲苦,闺中之事不能为外人道者都可以说给紫姑女神听。

这种占卜风气,后来在唐宋演变成为扶乩,为上流社会所信奉。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扶乩形式,沿用至今:

“黄桥人郭氏,每岁正月迎子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到了唐宋,问占卜工具也很多,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下节物》诗注:

“俗传正月百草灵,故帚、苇、针、箕之属皆属卜焉,多婢子辈为之。”

元宵节中的女神,她和天下所有女人一样,不可把握自己的命运。死后升为神灵以后,也就能够真正体会女人的甘苦。节日是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日子,元宵既然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当然应该有个女性神灵作为节日的主宰,女神是女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人生盼望。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之放烟花

发展:一道解禁令

一年复一年,火树银花夜。元宵的节俗,最具代表性的是看花灯。但在隋朝以前,正月十五仅仅是一个节日,节俗与灯无关。

第一次将灯作为正月十五主角的,是隋炀帝的《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

法轮天下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隋炀帝站在楼上,俯视灯夜,不但感受到了旋转不息的法轮大法,也听到了空中缥缈的梵音。由此开始,灯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成为正月十五夜的主角。

灯火为夜晚带来了一种光。这种光具有全民参与性,也触动了君王开始放开宵禁,鼓励百姓参与这个狂欢节日。

从唐中宗李显开始,大力提倡元宵夜游。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工贾平民,都能参与到夜游中来。唐中宗甚至还允许上千名宫女放假去看灯。

到了唐玄宗,元宵夜游开始出现灯树、灯楼等大型夜灯。有文献记载,唐玄宗时有南方巧匠毛顺,善于巧思设计,以缯采结为灯楼,这座灯楼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微风吹来,金玉铮铮作响。灯上又绘龙风虎豹,作腾跃之状,栩栩如生。

唐代宵禁很严,但元宵节前后,却特许驰禁,放三夜花灯。可见,唐朝对元宵节的重视。唐朝几乎每位皇帝对元宵的盛行都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他们自身的积极参与既大开元宵奢侈之风,也鼓励臣民放纵行乐。

到了宋代,元宵节成为法定节日,放夜时问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谓之与民同乐。宋徽宗时,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开始在景龙门“预为元夕”,大放花灯。同时,他在节日当天还悬挂金书“宣和与民同乐”字样的大牌,每个在楼下仰瞻圣颜观赏花灯的仕女,都能获赐御酒一杯。

无疑,皇帝对宵禁的放松,对节日的提倡以及对张灯者的赏赐,都大大助长了这个节日的全民同乐之风,也因此丰富了这个节日的民俗文化和文学内容。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之货郎

节俗:元宵要闹

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在历代皇帝大力提倡与民同乐的元宵节里,“闹元宵”是最重要的节俗,古人们究竟是怎样“闹”的?我们不妨去看一幅画,《宪宗元宵行乐图》。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宪宗元宵行乐图》叙述了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在宫中模拟民间街道市井,观赏宫中众人放爆竹、闹花灯、看百戏,欢度元宵节的情景。整幅画全长6.3米,涵盖三个场景:宪宗观看放烟花、宪宗观看货郎与走会、宪宗观看百戏。

“货郎”是元宵民俗表演之一。表演者们模仿民间走街串巷的货郎,推着绘有华丽装饰的货车,叫卖着、吆喝着依次走过,车上装着种类繁多、样式精美且具有美好寓意的货品,以此彰显当时社会物阜民丰、太平欢乐的气象。

货郎卖什么呢?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瓷瓶、葫芦、靴子、三弦等,货郎腰间还挂着锣,热情地向孩子和宫人出售自己的货物。另一个货摊上,除了瓷瓶、葫芦、木偶等货物,还出售有腰鼓、琵琶、扁鼓等乐器。

走会表演场面最为壮观。走会队伍由一人持灯开路引导,后面跟随着34位表演者们依据表演主题分为文武僧俗、竹马戏、外邦朝贡和钟馗四组,他们或舞、或唱、或奏,花样百出。钟馗队伍之后有三人,两人捧牌,一人持幡,幡上写着吉祥颂语,作为整个走会队伍的结束。市井生活的繁华特色和热闹样貌成了独特的元宵景观。

有学者曾做过统计,这幅画共出现了86个人物形象,描绘了17件乐器。其中,锣3件、拍板3件、扁鼓2件、琵琶2件,是场景中出现次数最多的4种乐器,形成了一种热火朝天、声势浩大的节日盛景。

同时,从这幅画里,我们大致就可以分辨出人们常常提及的“闹元宵”中的“闹”字有怎样的场景了。《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毫无疑问,锣鼓喧天、张灯结彩是元宵节特有的节日氛围,也就是这股“闹”劲儿,流传至今,成为人们欢度元宵的最喜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