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多方力促品牌向上 江淮汽车加快“四化”布局主动谋变

财经

2019-02-21 11:24

“主动变革着力提质增效,开放合作加速转型升级。”这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办公大楼门上的一幅对联,也是江淮汽车近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江淮汽车销量53450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71%,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作为一家具有55年历史的地方汽车国企,江淮汽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建厂成立时的白手起家、技术空白、资金短缺,“蜕变”成安徽省第一、中国知名车企。如今,江淮汽车已从单一的以轻卡汽车制造为主的地方车企,发展成为以“商乘并举、传统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进”的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全国性汽车集团。江淮汽车在SUV、MPV、轿车、皮卡、轻卡、重卡、客车、新能源等领域全面发力,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相互融合,在为用户提供多元选择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下行行业迎来“淘汰赛”

“当前,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企业兼并重组在加快。”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一年3000万辆的新车销售规模已经足够大,随着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战略方向,预计传统燃油车的销量将会逐渐减少,无人驾驶车辆将会形成规模。

项兴初的论断,绝非“空穴来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产量2780.9万辆,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2%;汽车销量2808.1万辆,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8%。

具体来看,2018年,占市场整体销量8成以上的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4.1%,降至2371万辆,比上年低了近1.2个百分点。从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乘用车四类车型均出现负增长,交叉型市场继续萎缩。其中,轿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和2.7%;SU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和2.5%;MP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为17.9%和16.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0.8%和17.3%。

对此,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较大压力,产销增速低于年初预期,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趋缓,增幅回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近28年来首次负增长。

市场拐点已经显现,品牌淘汰赛已经开场,而且正在加速。无论国际车企、合资车企,还是自主车企,过去较多谈论的是发展的快与慢,而现在大都谈的是生与死的严肃话题。“面对现有局面,江淮汽车要为活下来而奋斗。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市场竞争,还有政策导向。”项兴初向记者坦言,在这轮淘汰赛中,能生存下来的车企就是赢家。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指出,我国于2018年7月28日起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合资股比的放开,将进一步加速汽车产业格局的改变,也将推动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开启新竞争时代。面对愈演愈烈的淘汰赛,一些汽车厂商开始重新寻找消费者的新定位。专家指出,“在这场行业大考中,中国汽车品牌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比如,更了解中国各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在车型布局以及品牌向上等方面更具优势。”

以江淮汽车为例,在小型SUV价格普遍下探、用户需求正在发生变化的当前阶段,江淮汽车将规模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高性价比的S4抓住了市场需求。在后期规划方面,江淮汽车正在打造全新平台,通过推出九款车型来支撑企业品牌向上。“我们要转变作风,在经营和预算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弹性预算,以追求对内费用最小化、经营收入最大化。从预算管理角度来说,这样将能获得更多利润,也能将现金流挤出来。同时,将把费用控制得更紧,也将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更加务实、更加精益。”项兴初说。

面对行业“淘汰赛”,项兴初表示,江淮汽车每天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只能依靠自己实现滚动发展。只有先将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也不怕竞争,因为这些年来都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现在取得的成就都是拼来的。所以就这样的情况来说,我认为竞争本身并不可怕,我们就是在竞争中成长的。”项兴初坦言。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的领域。业内专家认为,40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在一定发展基础上,只有开放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只有开放才能倒逼企业创新,只有开放才能集聚国内外资源。

赋能多方发力促品牌向上

近年来,自主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了千万大关。不过,自主品牌车型廉价、无法与合资品牌形成直接竞争等问题,仍在困扰自主品牌车企。

业内专家指出,品牌影响力不足是根本原因。“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汽车品牌的诉求开始觉醒,因此,竞争的根本是回到以用户为中心,无论是技术的变革还是产业政策的变革,只要牢牢把握好用户需求,企业就能活在未来。江淮汽车要更加了解用户、贴近用户,以用户来驱动企业各项变革和调整,从而真正成为一家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项兴初分析道。

江淮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江淮汽车管理层将突破的关键放在了品质提升和技术创新上。近年来,江淮汽车坚守自主创新,注重产品研发投入,通过在汽车工业多领域超前部署,拥有了一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开发出中国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结束了中国客车用货车底盘改装生产的历史;开发出中国第一款多功能商务车,引领中国多功能商务车市场潮流……截至2018年年底,江淮汽车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23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50件,成为国内首家专利过万的车企。

“过去几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均达到销售收入的4%左右。在产学研合作中,我们的思路是瞄准商品化,按照量产的目标去做。”项兴初表示。

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节能环保新需求,江淮汽车积极推进与大众汽车的合资合作项目,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该项目被列为安徽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项目投资总额6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股比为50%:50%。

基于与大众开展合资合作的基础,江淮汽车引入大众标准,进行大众共线生产,产品经大众精心调校,实现了全面共享大众技术成果,使产品达到大众品质。从2018年2月起,江淮汽车各制造厂开始全面应用大众VDA质量管理体系,对江淮汽车的制造过程管控、供应商体系优化、零部件质量提升都产生了重要意义。

据江淮汽车工作人员透露,在全面导入大众VDA质量管理体系后,全新瑞风S4在研发、试验阶段,对照大众标准严控车体精度,进行了累计480万公里复杂路况和严格区域的整车耐久性验证。在生产制造阶段,瑞风S4与江淮大众实现共线生产,在焊装线、涂装线投入了两百多台机器人,采用了超声波焊点无损检测等先进监测手段。另外,在调校过程,通过大众专家调校底盘系统,瑞风S4的整车冲击感、滚动舒适性、起伏等指标均超越了合资竞品。

为促进品牌向上,江淮汽车积极探索多方合作。2016年4月,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合作。2017年8月,江淮汽车和百度宣布共同研发自动驾驶量产车型。2018年5月,康明斯与江淮汽车及纳威司达签署交易文件,安徽康明斯将协同运用江淮汽车与康明斯在整车技术和动力领域优势,打造独有且更具竞争力的尖端产品线。

此外,江淮汽车还力求全面借力科技企业研发力量。2018年12月30日,江淮汽车全球首发科大讯飞为瑞风S4量身打造的汽车语音助理3.5系统。业内人士指出,科大讯飞与江淮汽车的合作,推动产品更加年轻化的江淮进一步走近了消费者,且得到了市场认可。在车市寒冬中,智能化SUV瑞风S4自发布以来45天累计订单过万台。江淮不仅在为年轻一代消费者“重启梦想”,也在为实现品牌向上“一键重启”。

“我们通过大众的德系品质赋能、科大讯飞的声源定位系统赋能、安+的安全技术品牌赋能,推动江淮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江淮汽车乘用车营销公司综合部负责人唐锋胜说。

谋变江淮的“四化”布局

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1月30日,江淮汽车公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在整体行业不景气背景下,江淮汽车在包括新能源车、国际出口业务等领域仍然涌现不少亮点。在商用车业务方面,轻型商用车全年销售近20万辆,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二;新能源商用车全年累计销售近3600辆,同比大幅增长380%;高端重卡跨越K7全年累计销售2000余辆,同比增幅近90%。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截至目前,江淮汽车累计示范推广突破12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0亿公里,单车最高运行里程35万公里。在目前纯电驱动家轿市场,持续保持私人用车领域推广规模领先。2018年,江淮新能源乘用车在补贴标准退坡的情况下,仍然销售5万余辆,实现同比增长80%,该领域已逐步起到公司经营效益和转型的支柱性作用。此外,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联合打造的世界级智造工厂,采用“互联网+智造”模式,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配备大量智能化设备,整体自动化率高达97.5%。

成绩的取得完全归功于公司管理层的前瞻眼界。在汽车行业未来发展两大趋势的新能源和无人驾驶领域,江淮汽车均进行了大胆布局。在新能源领域,江淮汽车已系统掌握了电动汽车的电池成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以及能量回收、驱动与制动电耦合等关键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车在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搭载在iEVS4、iEVA60等车型上的新一代电池智能温控技术,通过独立液冷循环,确保了车辆电池始终处于10至35摄氏度的工作环境,在提高用车安全的同时大大延长了电池寿命。

在智能网联领域,由江淮汽车自主研发的“最听话的车联网管家”——智聆,可实现全面多媒体互联功能,提供全网资讯在线、动态交通在线等服务,目前已全面搭载在瑞风S3、S4、S7、M6等量产车型上。由江淮汽车与百度共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基于江淮纯电动汽车平台开发,可达SAE3级水平,目前已具备自主跟车、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自动超车等功能,能够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环境下实现自动驾驶。

近日,江淮旗下移动出行品牌“和行约车”正式上线,标志着江淮汽车正式进军网约车行业。“和行约车”平台采用自有车辆,配备专职司机,确保平台、车、人三证齐全,计划2019年内完成一万辆新能源车投放。

事实上,不只是江淮汽车,2018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央企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网约车国家队雏形初现;长城“欧拉出行”启动运营;众泰与福特成立移动出行合资公司;戴姆勒和吉利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高端专车出行服务领域;宝马在成都拿到网约车牌照。

对于汽车企业纷纷布局网约车,业内专家指出,现阶段网约车布局的意义更多是在战略层面,而非在于该业务本身。车企布局移动出行市场,是为了避免未来在某个市场领域处于被动,也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市场。

项兴初表示,“和行约车”是江淮汽车坚守制造业基础上的战略延伸,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江淮汽车整车制造一体化的技术赋能与平台的深度融合,确保了“和行约车”平台持续、健康发展,使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绿色环保体验和可持续移动带来的便捷生活。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表示,网约车共享出行是未来趋势,网约车平台搭建也为车企积累了很多有用的数据资源。

作为安徽省首家国企改革试点企业,江汽集团目前已率先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启动整体上市程序,从而为公司的灵活决策、高效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 王恒涛钟源 程士华 合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