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场景成人工智能产业突围关键
本报记者 张兴旺
多位业内人士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进入平静期,缺少落地场景、现金流不足的创业公司发展将愈发困难。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应尽快将技术落地,与传统产业融合,尽早商业化。
挖掘应用场景
“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好。我们企业发展很快,2018年营收比2017年增长了好几倍。”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优必选”)首席财务官、高级副总裁兼董秘张钜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由于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因此加入优必选这家创业公司。
张钜选择踏入人工智能行业,是近几年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清科资本的数据,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融资额超过450亿元,相比2017年的260亿元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周全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行业在过去两年爆发,受到资本追捧,以致于一些缺乏技术实力的公司同样融到资金,依靠融资支撑发展。在人工智能行业,员工工资通常相对较高,一家公司如果人员多,开销就很大。如果收入不足,一旦投资人出现观望,这些缺乏现金流的创业公司将面临风险。
“今年是人工智能行业挤泡沫的一年。任何一个行业受到资本追捧,总会产生一些泡沫。有些公司依靠融资发展,缺乏应用场景和现金流,如果后期投资跟不上,可能垮掉。”周全说。
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报告,在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100强榜单中,预计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人工智能非上市公司仅8家,预计2018年营收不超过8000万元的公司44家。
亿欧公司副总裁张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18年实现盈利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较少。总体看,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没有落地能力及场景的公司将趋于被淘汰。”
“行业发展进入平静期,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位大型券商行业分析师李明(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强者愈强
李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前期没有收益,需要靠“输血”来维持。“初创企业研发成本高,而且产品落地引流都需要大量资金。底层芯片和算法主要靠研发投入,而应用初期需要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人才比较短缺,研发费用高。”
周全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行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IT桔子数据显示,2018年,多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大笔投资。例如,旷视科技D轮获得融资6亿美元,商汤科技C轮战略融资6亿美元,优必选C轮融资8.2亿美元,依图科技C+轮融资2亿美元。
“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单笔融资额节节攀升,具备商业落地能力的公司更加吸引资本关注。强者愈强,弱者生存空间收窄。”张帆认为,对于资本而言,“人工智能投资进入重点培养阶段,广撒网阶段已经过去。”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国人工智能企业4040家,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1070家,占比26%;全国拿过风险投资的人工智能公司合计1237家,北京市拿过风险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431家,占比35%。
业内人士认为,科创板将为优质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李明指出,人工智能企业初期投入较多,若能在科创板上市,可以获得更多融资机会。尤其是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有利于创业公司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并为其股权投资搭建了新的退出通道。但一些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一级市场估值过高。
对于公司是否考虑在科创板上市,云天励飞联合创始人王孝宇表示暂时没有信息透露。据一位接近云天励飞的人士透露,不少投资机构已到该公司调研。
而优必选已公布上市计划。“资本市场的支持很重要。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张钜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调研公司的人很多,中金公司已进入优必选进行上市辅导。“不管在哪儿上市,埋头苦干先把公司做好才是王道。上市之后,我们的竞争力、融资能力、研发投入都能得到提升。”
与传统产业融合
对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存在的问题,李明指出,有的公司产品理念好,但落地难。人工智能要与传统产业融合,尽快探索出技术落地方案,尽早商业化。
“AI本质上是对之前的生产方式或工作方式的数字化推进。”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企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据中国信通院2018年9月发布的报告,在各类垂直行业中,人工智能渗透较高的包括医疗健康、金融、商业、教育和安防等领域。其中,医疗健康领域占比居前,达22%;金融和智能商业领域占比分别为14%和11%。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仍以政务以及企业场景需求为主,消费者相关应用爆发时点未到。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看好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人工智能。就像农业时代迈进工业时代,充满发展空间。”张钜说。平安证券预计,到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