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亚太日报观察 | 最亲密的朋友!“巴铁”眼中的“巴中关系总设计师”是谁?

2020-05-28 18:28 BY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巴基斯坦撰稿人Zamir Ahmed Awan

编译 道格

巴基斯坦和中国是最亲密的朋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两国都是战略伙伴,中巴友谊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两国正在共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这一项目价值数十亿美元,目的是协调发展和进一步加强现有联系。

这种坚实的合作和信任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历史先辈们培育了中巴关系,在这些伟大的人物中,耿飚将军堪称传奇。

1956年,时任中国驻瑞典大使耿飚接到了外交部的一纸通知:让他接替首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韩念龙的职务。1951年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巴基斯坦,原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8月,实行分治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挣脱殖民枷锁,成为独立国家。

耿飚虽然对自己的新任命很不熟悉,但还是欣然接受了,并承诺以他的新身份完成新的任务,迎接未知的挑战。

耿飚堪称“巴中关系的总设计师”。他于1909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的一个小县城。他出身贫寒,曾在水口铅锌矿工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事实证明,在阿尤布•汗将军统治巴基斯坦期间,毛主席将他派往巴基斯坦的决定高瞻远瞩,是正确和及时的。

耿飚确实是被派往巴基斯坦的正确选择。他军事生涯很长,这是巴基斯坦军事领导人非常尊重的特点,由于这一点和他开创的外交技巧,他与阿尤布·汗总统和巴基斯坦军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工作关系。这是两国关系的基础,一直持续到今天。两军很快形成战略共识,各层次交往频繁,进一步拉近了两国关系。

“中巴经济走廊”并非凭空产生,耿飚将军和毛主席当时就有相似的构想。在巴基斯坦任职6个月后,耿飚回到中国参加一个高层会议。会议结束后,毛主席请他留下来,并讨论了开辟一条从中国西部边境进入巴基斯坦的新路线的可能性。他告诉耿飚,这是他的新任务。这个想法在巴基斯坦很受欢迎,喀喇昆仑公路(KKH)随后建成。

可以说,“中巴经济走廊”是几十年前理念的现代化体现。耿飚先生曾经说过:“中巴传统友谊必然像喀喇昆仑公路一样越走越宽广。”今天,中巴关系发展印证了他的预言。患难见真情,中国和巴基斯坦都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善邻的珍贵、朋友的温暖。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实施制裁和经济封锁,巴基斯坦帮助中国与世界联系了起来,巴基斯坦被称为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窗口”。毛主席和耿飚将军的设想是通过喀喇昆仑公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进入阿拉伯海,作为中国在太平洋紧张局势下的出海的替代路线。

当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有多个军事基地,太平洋国家都是亲美国家。美国一直在太平洋地区保持霸权,这是对中国的永久威胁。如今,太平洋局势再次紧张,再次证明中国先人们富有远见的做法完全正确。


本文作者泽米尔·阿万(Zamir Ahmed Awan),是一位巴基斯坦汉学家、前外交官,同时也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特邀研究员,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市国立科技大学教授。文章仅反映作者观点。

61fc722352a14be280753a89600a584e.jpg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