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精神和鸣
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并展示出来,是一项历史性使命、世界性责任的宏大课题。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化和创新,不断丰富提高,努力超越自身,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时代与现实,这正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显现。任凭风吹浪打,中华民族永远砥砺前行。
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结构、教育水平、科学成果、文化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激起了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继承、弘扬、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
去年春节期间,一个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蓦然呈现在亿万家庭的电视屏幕和手机上,“一夜蹿红”。节目的名称已点明了它的内容、主旨和方式:“经典”、“咏”(“咏”亦“永”也)、“流传”。我未能逐期一一欣赏,仅就所看到的若干集而言,几乎都勾起了我难以言喻的激动、回忆和遐想。无论是《定风波》结句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是《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娓娓咏之、歌之,都在轻轻地叩打着观众的心扉,一似饱经风雨和磨难的祖先在我们耳畔叮咛:莫忘来路,珍爱当下,奔向未来——这就是中华民族永不散逸的一股“清气”。
今年的新春佳节,《经典咏流传》这一精品又把精心准备的“第二季”献给了数以亿计的观众。虽然时隔只有一年,舞台仍是这个舞台,但站位已更高,视野更宽阔,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手法,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
古诗词,包括作者已标注为“行”“吟”“歌”以及“调寄某某”诗词的曲调绝大多数已经亡佚,于是重新谱曲,配以朗诵,以新的旋律演绎之,乃至超越时空地让受众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和诗以歌”,既需要有浅吟低唱、曼妙轻缓的佳作,也需要有关西大汉,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精品。让我感动的是,中华诗词中的这两种相融互补的美学风格,已经不落痕迹地融入《经典咏流传》之中了。
在我看来,中华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上,每经衰而又兴之际都要开新枝,长新叶,滋新根。而在中国的新时代,尤需以历史为背景,以人民为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化古,使中华文化永流传。《经典咏流传》似乎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做出了可感、可敬的积极尝试,并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经典咏流传》的每个节目均把经典诗词既放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去解读本源,也置于横向的世界语境中,以当代人(包括大批外国朋友)能够接受并为之感动的方式,使台上台下一起产生强烈的“精神和鸣”。这种和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1000多年前,王之涣登高望远,用《登鹳雀楼》唱出了盛唐山河的壮丽磅礴;1000多年后,清华大学上海校友艺术团的新中国第一批建设者们,用5国语言“和诗以歌”,演绎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震撼了无数受众。这些可敬可爱的古稀耄耋老人以歌、诗、身所传递的就是这一精神。
几乎《经典咏流传》中的所有节目,都是通过朗诵、解析、演唱、鉴赏、互动——其中包含着真情演绎、锦上添花、溯流探源、再创意象——错落递进,最终落脚到当代、价值、血脉和承继。无论是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还是被归为启蒙类的小诗,也无论是比兴隐喻,还是直抒胸臆,这些诗篇都被升华成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篇章。厦门六中的女生们以阿卡贝拉形式演唱《送别》、来自美国的一对小姐妹在节目中用流利的中文演唱《声律启蒙》,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文化跨越国界互融、互鉴的成功尝试,这种开阔的创作格局,是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应循之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象而生动的阐释。
感谢《经典咏流传》的策划、制片、导演以及所有演职人员。我通过屏幕看出了你们胸中的丘壑,看到祖国的山山水水,看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城乡人民和居住在世界多国的中华同胞。因为只有怀着一颗如此的赤子之心,才能奉献给人民这样美轮美奂的文化精品,才会着力于经典语言的转换和艺术手法的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露滋润到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给世界拥抱,给自己微笑”。
才看过《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我已经急盼着想看下一季了,而且相信它也将是创新路上一颗耀眼的星。由此我又想到,如果全国各省区市广电领域的主流媒体,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时各展其能,都“更上一层楼”,那时,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大花园将是怎样的景象?如果这些精品中的若干节目陆续走进中小学校的操场、课堂,那时,“咏流传”之“咏”的双关意义就会更加鲜明、实在了。
相信这一天即将到来。
本文刊于《人民日报》2019年04月25日20版,原标题为:和诗以歌,精神和鸣——观《经典咏流传》有感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