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鹿晗和吴亦凡们要从流量明星变为大众明星了吗?

文化娱乐

2019-04-23 15:12

最近有几条生猛的流量明星新闻。鹿晗的数字专辑《π-volume.1》成为他的第8张QQ音乐钻石唱片,吴亦凡的巡演“天·地·东·西·ALIVE TOUR”昂贵浩荡,他的新单曲《大碗宽面》“恰好”借蔡徐坤状告B站的东风登上各大热搜,舆论一扬一抑,路人好感顿生。流量明星距离大众明星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

1

认可与赞美其来有自。鉴于流量明星的特殊性质,出圈看正面评价的来源比较客观。很多赞美来自对音乐制作部分的认可,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投入极其慷慨大方。

出了三张录音室专辑的鹿晗有相对稳定的音乐合作伙伴,主要来自国外厂牌如Djemba Djemba、Santell、Picard Brother等;吴亦凡的首张个人专辑《Antares》得到环球总部的支持,聚拢一批美国顶级hip-hop制作人做嫁衣,新巡演的制作在国内顶尖,仅LED屏的数量和体积就碾压几乎所有华人演唱会。

鹿晗和吴亦凡们(包括其他流量明星)的大手笔投入与骄人商业成绩对音乐行业来说是好消息。流量明星的成绩或能产生灯塔效应——既树立音乐制作上的高标准,又在与音乐平台的合作中不断创造新的营销手法,刺激行业发展。

有钱就有人才,有人才便可能繁荣的逻辑虽有例外,但在华语流行音乐积贫已久,幕后专业人士流失严重的今天,充沛的资金和资源能吸引人才回流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2

这一波路人态度的翻转也很有意思。在吴亦凡和鹿晗们为摆脱 “流量”二字,成为大众明星努力时,伴随着对“饭圈偏见”的主动修正,生成的巨大反差成为路人好感的来源。

大众眼中,“饭圈文化”曾与cult组织相去不远。流行明星与粉丝的强相关对应教主与信徒的强力黏合。且饭圈常给人孤芳自赏、狭隘偏执、组织严密、攻击性强的印象,因此他们坚守的亚文化无可避免地与主流文化发生碰撞。

吴亦凡的“《Antares》买榜事件”和蔡徐坤状告B站引发的群嘲是大众对饭圈文化的集体反弹。但当自信满分的吴亦凡用《大碗宽面》展现幽默、宽容和自嘲时,反差立即出现了。它的效果或许比团队预期的更好,因为流行文化中的人设建立只是初阶操作,漂亮地打破它才是神来之笔。

鹿晗和吴亦凡们身处的音乐行业优势提供了好感的另一个来源。作为歌手,他们能通过歌曲直接表达意图、回应粉丝、对外界情绪做出反馈,无需通过中间环节。

与影视业相比,音乐行业池小水浅,行业链条相对简单,制作上与欧美“先进”水准接轨较容易,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歌手对作品的掌控也比影视明星大很多。钱和资源不一定能换来一个好剧本,何况从参演到上映、叫好、卖座、拿奖之路充满变数,钱和资源却更容易换来一张制作优良的录音室作品和一次巡演。

流量明星回到本职,制作音乐作品时,投入的钱和资源能直观地变现,告知粉丝和路人:“我没有闷声发大财,相反我很愿意用财富与资源反哺作品。”

当艺人进阶为明星后,Ta对事业的诚意最易赢取好感。前几年影视业大量热钱涌入时,影视明星们开了个坏头。只顾赚快钱却懈怠本职的做法为大众积怨已久,一眼望去只见明星春风得意、数钱手软,不见演员和作品。今见鹿晗和吴亦凡们展示对作品的诚意,与影视圈的浮躁风气相比高下立见,如同一股清流。

《大碗宽面》的效果或许比团队预期的更好,因为流行文化中的人设建立只是初阶操作,漂亮地打破它才是神来之笔。

3

但有一个问题:头部流量明星只是用资源反哺制作,就能摆脱“流量”吗?他们成为大众明星的努力,是否走对了方向?

大众舆情中(而非粉丝内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制作为王,商业的事从商业层面考量足矣。

隐含的意思是,流量明星在商言商。如果做音乐,只要制作高级,紧跟潮流,商业成功,就可以跨过作品,自动打破亚文化圈层,进阶为大众明星

但大众明星真的能脱离作品单独存在吗?放在影视圈这个问题可以换作:毯星是真正的明星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剥掉附着在“大众明星”身上的泥泞,定义何为“明星”。很久以来,大众明星的空间一直在萎缩,一并收缩的还有流行音乐的含义。除了个人魅力及作品影响力,真正的明星还要具备引起大众共鸣的广泛影响力、原创性和前瞻性。流行音乐也是同理,它们非但不是廉价和媚俗的同义词,还应该是它的反面。

这其中个人魅力是基本,作品是阶梯,共鸣、影响力、原创性和前瞻性属精神层面,天然地不会被局限在圈层中,因其触及的是人性相通的部分。

以迈克尔·杰克逊、张国荣或大卫·鲍伊为例,他们推进流行文化范畴和人类共识的边界,把石破天惊变为光辉灿烂。在他们之前,黑人漂白或雌雄莫辩是禁忌,是他们丰富了流行文化的语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景观和体验。

4

回到鹿晗和吴亦凡们,在成为大众明星的路上,他们恰恰尚还缺乏这个核心的部分。

资金和资源无法搭建从流量明星到大众明星的快捷通道,只能锦上添花。回望,没有一场经典演唱会、一张经典专辑仅靠昂贵的制作被记住,历久弥新的总是更精神性的部分,而这些绝不是迎合大众的部分。

面上来看,流量明星们似乎也在创造“新”的东西。

他们不约而同地讳提“流行音乐”,好像它是较低级的存在。在力求具有国际视野时,他们爱把贴合自身特质的“小众”音乐风格拿来使用,营造“先锋”的音乐形象。

这里“小众”仅指令华人歌迷陌生,不是真正的“先锋”。好用的标签包括电子、RB、hip-hop,宣传效果立竿见影。把不熟悉的东西带给粉丝,好让粉丝脸上有光——自家爱豆时髦进步,眼界开阔。亦得路人刮目相看,原来这位流量明星对音乐那么有追求又毫不媚俗。

为保守的华语乐坛开窗通风这件事本身挺好,但回到作品质量和突破性的层面,没有,无非是精细拼贴和步人后尘(偶有例外)。还有个潜在的坏处,即把hip-hop、电音等类型狭隘化,把拿来主义捧作行业高山。

去年吴亦凡发首专,口号是进军欧美,但欧美不太买账。《卫报》倒是为《Antares》写了一篇简短的乐评,观点是:“这张专辑充分显示了这位艺术家创造力的匮乏。这或许是因为语言障碍,也可能是原创力的低下。”这位乐评人在专辑中听到了Travis Scott、Quavo和Drake的影子,“但是吴单薄的男孩嗓音就是无法与他的模仿对象一样充满魅力。”

对于歌词的评价则是:“他的绝大部分英语歌词都是嘻哈界的陈词滥调,只会让人无比尴尬。轮廓鲜明的吴显然不是一个野蛮人,他的抱怨‘suicide when I can’t see my shorty’听起来很蠢。”

吴亦凡未必是真的想进军欧美,但冲击的姿态能有效促进内销,回馈粉丝,占领文化输出的舆论高地,给人出圈成功的印象。

这样也没问题,是进步,但操作方式仍停留在偶像运作的范畴,只是偶像工业自身的优化。提高偶像吸引力,丰富偶像人设与作品的维度,但不是真的在往大众明星的方向努力。

说到底,这是拓展,但不是创造。是高级感的营造,但无法成为流行。

流量明星的运作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挖掘“我”,塑造“我”,展示“我”也有一颗心,“我”听到你们在说什么,“我”及时做出反馈,“我”接地气,“我”有诚意,“我”砸钱。强调“我”,放大取悦的部分,那么此起彼落,开拓和前瞻的比重就会减少。

如果流量明星只想做到这样,或者以为自己在突破,其实还在新瓶装老酒,那很无聊。

吴亦凡新巡演的制作在国内顶尖,仅LED屏的数量和体积就碾压几乎所有华人演唱会。但资金和资源无法搭建从流量明星到大众明星的快捷通道,只能锦上添花。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