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设立两周年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雄安新区新颜初绽

财经

2019-04-02 07:02

本报记者 杨洁 欧阳春香 实习记者 傅苏颖

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设立两周年。这片土地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将如何建设?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雄安新区发现,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已经初绽新颜。

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海军当日在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上表示,雄安新区设立2年来,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1+4+26”规划体系基本建成,“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承接,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加速推进。

基建工地热火朝天

4月1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乘坐D6655次复兴号“绿巨人”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耗时1个半小时抵达白洋淀站。从白洋淀站向东驾车36公里,抵达正在建设的雄安站。按照规划,2020年底雄安站将正式建成,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京雄城际铁路将正式通车,届时再去雄安新区只需要30分钟。

雄安站施工现场,几十架打桩吊车同时作业,起重机的起重臂直指云天,大型机械轰鸣,工人们更是铆足了劲。现场工人表示,近期工地24小时不停工。

雄安站位于雄县城区东北部,距雄安新区起步区20公里。站房采用水滴状椭圆造型,地上三层,地下二层。雄安站站房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29万平方米。站场总规模11台19线,建设工期24个月。

雄安站规划引入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北京至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天津至保定铁路、雄安新区至忻州铁路、天津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5条高铁和城际线路。该站从设计到施工直至交付运营,铁路部门将全过程采用多项智能设计理念、智能建造技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雄安站打造成为中国铁路客站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雄安站只是雄安新区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两年来,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骨干交通路网建设加紧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建设准备工作有序展开。

除了上述基础性工程,两年来雄安新区几乎没有大的动工之处,落实中央对于雄安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要留历史遗憾”的要求。随着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公布,雄安新区将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

3月5日,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两会期间表示,“不久的将来雄安新区将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新区建设局面。”

打造智能城市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试验田。从去年四月底成立开始,这个中心便宣布禁止燃油车驶入。中国证券报记者乘出租车来到容城县容和塔附近停车场,再乘坐新能源摆渡车来到市民服务中心。

在中心经常能发现让人惊喜之处。比如,不时出现测试中的百度阿波罗无人驾驶车、智行者无人扫地车等。一位游客向身边的朋友好奇地说,“这里地面都没有专门留下水槽和雨水井盖。”事实上,中心园区内,无论是绿地还是沥青马路,都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使用透水材料,雨水可以渗透进入地下的收集系统,净化后可用于园区内浇花和冲马桶。

《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雄安要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通信网络和智能多源感知体系,打造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

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海军表示,雄安新区将按照智能、绿色、创新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个未来之城。

吴海军表示,雄安新区首先要建设智能城市。新区将推进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大规模全领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城市。新区将推动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和跨领域应用,率先大规模商用5G,全面部署IPV6,为新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提供强大的信息化科技支撑,实现以数据资产驱动经济增长。

清华大学教授、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认为,打造智能雄安要始终贯穿“目标为王,技术为辅”的理念。智能雄安建设要始终坚持数据先导,共享开放,智能创新等关键环节。首先是数据先导,数据是智能化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智能化。第二,寻求互补互利的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只有开放共享了,才能够让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智能化的创新应用,才有各个领域的智能化。第三,有数据不等于智能化,智能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家企业能够做到的。一定要让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和智能。

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已应用到雄安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新区植树造林工程“千年秀林”工程中,雄安新区建立了大数据系统,系统里集成了每棵苗木的树种、规格、产地、种植位置、生长信息、管护情况等,通过“雄安森林”小程序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这些信息。

浙江大学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小虎认为,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区块链将逐步找到大规模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智能高效政府治理、产生巨大社会价值的应用场景。

吴海军表示,雄安新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智能城市和素质城市的建设,其中一个核心就是把数据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雄安新区设计大规模的推进,并快速建设区块链,实现数据从底层融合打通,使数据变成有价值的资产。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的模式和方式都在改变。

“千年秀林”绿树成荫

雄安新区市民中心向东南方向驾车行使18公里左右,便是已经造林11万亩、植树1100万株的“千年秀林”。根据规划,2019年,雄安新区将再造林20万亩,未来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40%,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

出租车司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仅从外观上看,这两年雄安新区的变化还不是很明显。“最大的工程应该就是种树。”自己家乡很多农民都参与了合作造林,“每一亩地每年给1500元,收益比种地强很多。”

“千年秀林”是雄安新区设立后实施的第一个工程项目。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栽下第一棵树,“千年秀林”工程建设拉开大幕。截至2018年底,植树造林完成11万亩。今年雄安新区计划植树造林20万亩。

从现场看,这些树苗树干手腕粗细,部分树种已经抽出新芽。每一棵树干上悬挂着“二维码”,这是它的身份证。

除了“千年秀林”工程,雄安新区设立伊始,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作为头等大事。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取得快速进展。截至目前,雄安新区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治理达标并通过验收,5条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的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

目前并非旅游旺季,但白洋淀景区已经游客熙攘。“白洋淀治理一直在进行,现在水更清了,生态更好了。”白洋淀文化苑顾问张奇元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认为,“绿色雄安”战略路线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始终。实施“绿色空间布局、绿色目标导向、绿色建设运维、绿色机制支撑”四大任务体系,将雄安打造成城淀融合、蓝绿交织、自然和谐、世界一流的生态宜居新城。

王金南表示,高品质生态环境是“雄安质量”的核心竞争力。绿色雄安高质量发展需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从淀水林田草角度实现系统保护;二是如何从京津冀范围实现区域流域协同治理;三是如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陈宝梁表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应以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为核心,坚持系统治理,整体协同保护,创新治理体制,打好治污攻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绿色雄安建设应从顶层设计、制度创新、污染协同防治、生态文化培育、大数据平台支撑上逐步推进。

创新解决资金问题

随着雄安新区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都对雄安新区创新提出了新课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金来源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雄安新区要建设创新城市,雄安新区的价值不仅仅是建设一座新城,更重要的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探索改革开放的新路径。比如,如何在不搞土地财政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如何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营造充满活力的生产体系;如何发展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子。”吴海军认为。

吴海军表示,雄安新区要建设好必须靠创新。但所有的创新起于科技创新。雄安新区不做土地财政,不做大规模的招拍挂,并不等于没有资金来源。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新区的价值洼地其实已经有所体现。土地创新会形成长期现金流。资本市场创新方面,如REITs、投贷联动、绿色信贷等,考虑到雄安新区的价值定位,新区未来甚至可能提出所有企业的债券都是绿色债券。雄安新区因为得益于土地价值和创新型企业的存在,资本市场会通过创新来解决新区建设的资金问题。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亭认为,雄安新区建设要走市场化道路,在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上,再由政府发挥相应的作用。

浙江大学教授、雄安发展中心主任石敏俊表示,雄安新区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建设资金来源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去土地资产化是重要的解决资金道路,雄安新区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在不搞土地财政同时又要解决大的资金需求量,未来值得探索。土地资产是重要的资源,既要有财政的资金,又要吸引社会资本,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如何令各种因素实现有效整合,可能需要探索一条新路。

大事记

●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 2017年4月26日 雄安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全球招标启动区规划设计方案。

● 2017年6月21日 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获批成立。

● 2017年7月18日 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初期注册资本100亿元。

● 2017年8月17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2017年9月28日 首批48家企业获批入驻雄安,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金融、360奇虎、深圳光启、国开投、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等。

● 2017年9月29日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发布,提出努力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比翼齐飞”的新格局。

● 2017年10月18日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 2017年11月13日 河北省政府与环保部签署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全面提升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 2017年11月13日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栽下第一棵树,标志着“千年秀林”工程拉开大幕。

● 2017年11月16日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试通水。

● 2017年12月7日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开工建设。

● 2018年1月3日 河北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 2018年2月1日 河北移动在石家庄召开NB-IoT(窄带物联网)商用发布会,宣布新一代物联网在全省正式商用,将引领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

● 2018年2月28日 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京雄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约335.3亿元。

● 2018年4月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 2018年5月16日 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挂牌成立。

● 2018年6月 雄安新区全面打响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战。

● 2019年1月 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河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

● 2019年1月2日 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

● 2019年1月24日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

● 2019年2月23日 雄安新区2019年第一个新开工建设项目雄安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开工仪式举行。

● 2019年2月25日 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新机场站主体工程完工。

● 2019年3月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