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一条朋友圈,差点毁掉《地久天长》这部好电影
刚上映的《地久天长》大家都听说过吧。
提名世界三大艺术电影节之一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并包揽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的奖杯,绝对是国产电影的骄傲。
更何况,还有三小只之一的王源客串,文艺青年和流量粉丝照单全收。
但就是这么一部资本傍身,万众期待的电影,口碑却硬生生被导演王小帅的的一条朋友圈给毁了。
由于《地久天长》是通过一对失独夫妇的苦难人生,来反映中国社会近30年的变迁史,足足有3小时,所以票房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但在导演看来,这倒有一个“好处”。
比如,推荐一个包你成功的“泡哥泡妹小技巧”——
实话说,芒妈还没看完,就已觉得不适,什么叫“没有这功效”,什么叫“过了初夜”,什么叫“不好意思拒绝”,外加一个欲言又止的省略号?
干嘛呢这是……
一个大导演,文艺工作者,拍的也是洞察社会变革的现实题材影片,背地里却以这么low的文案,歧视性言辞做宣传?
“等她哭了的时候递上纸巾,随手牵住她的手”,“你们就这样度过了初夜”、“送她回家,她不好拒绝的嘛”……
短短几句话,就把这部电影设置成一部适合半夜把女生约出来,看完就可以借机啪啪啪的电影。
难道你电影剪辑成三个小时,不是为了让观众更好感受内容,思索深意,而是为了让电影院的男女有更长时间相处,等到结束送女方回家再蓄意进行不可描述行为?
那你之前骂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四小时太长,让剪成俩小时,骂的是自己?
这也就算了,更值得玩味的是,王小帅也意识到措辞有问题,于是,他删了“初夜”二字,又发了两遍……
疯传网络?只点赞的不及格?
王小帅有多爱这个营销点子……还是以为删掉两个字就可以掩盖自己对女性的不尊重,想当然的直男癌思维。
如果说发一遍还是不合时宜的抖机灵,但孜孜不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发,只能说明他的价值观贴近这种恶臭段子了。
文艺工作本身是一件传递价值观、情怀、人文精神的工作,但在这种认知的促使下,无论导演技巧有多好,内核始终都是烂的。
但即使争议被顶上热搜首位,导演的回应也颇具玩味——
什么是“营销”,营销是你制造一个噱头,让人觉得有好处,有利可图,产生兴趣购买。
所以王小帅导演认为,“看完电影能借机睡女生”是一个好处?是能刺激观众转发,购买的噱头?
不得不说,这种不仅不尊重女性,也不尊重电影艺术,也不懂当下网友心态的中年直男癌导演,就老老实实闭门拍电影,不要出门营业了吧。
不过说起不懂年轻人的营销,倒让芒妈想起了《江湖儿女》上映时,贾樟柯导演的一波操作——
由于导演是山西人,故事也设置在山西,所以,贾樟柯便在山西各村里刷起了广告墙做宣传。
然而,“土味营销”也就算了,其中一些广告标语却与“催婚”和“催生”联系了起来,例如“看江湖儿女,没有剩男和剩女”,“江湖儿女等你,生儿生女由你”——
关键看电影的网友又不生孩子,生孩子的受众又不能提供票房……
我知道“土味营销”可能是导演想走搞笑路线,但这样不尴不尬的几句话,还不押韵,哪一个点能戳到让人去看这部电影的欲望上呢?
但下乡刷标语墙这种操作已经够心酸了,贾樟柯还在宣传时请出杨超越这条无数直男心目中的爱豆,网友心目中的锦鲤做宣传——
而主打的点竟然是让出生在江苏的杨超越,说看《江湖儿女》想起了故乡,而当媒体问贾樟柯,是否会邀请杨超越出演电影,贾樟柯说:“太有机会了!如果有歌舞元素的,她一定是非常胜任的。”
槽点又一次满到不知道从哪说起,可见贾樟柯导演对杨超越其实一无所知,想当然认为从歌舞节目出来的选手就一定会歌舞。
大导演下凡为自己电影站街值得鼓励,但想赚年轻人的钱,又不去真正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最后在世俗意义上的“流行文化”面前格格不入,真的对自己的电影宣传有所帮助吗?
“老炮儿”冯小刚的名声大家都知道,几乎每次新电影出来都会做一下妖,不是骂网友就是骂明星,经典语录——
但为了宣传自己的电影《芳华》,转眼打脸——
除了打脸,还仿效网红明星开直播,在里面一改往日“怼天怼地”的暴脾气,极尽慈祥回答网友关于电影角色、受众、风格的种种疑问——
顺便还到《中国有嘻哈》总决赛现场,戴着副蛤蟆镜,陪华少吴亦凡尬聊了三分钟后,发现这么聊不是办法,强行入题——
“那啥我最近刚好拍了个新电影,叫《芳华》,在这个国庆节上映。”
这也让姜文得到启发了,带着彭于晏和廖凡空降《创造101》总决赛现场,不好意思硬谈自己的新电影,憋了半天,含羞带臊地说——
“我能不能在7月13号我这个《邪不压正》公演后,也来报名参加女团?”
说完就跑,留下硬汉彭于晏和直男廖凡,做了个“比心”,完全就是前段时间热搜上说的#明星被迫营业#状态——
最后,连“喊出我的名字”的手势都由侯佩岑在一边示范才学着做了一遍——
这样的强行宣传也让王思聪看不下去,在微博破口大骂腾讯“够厚脸皮”——
可见,在粉丝经济、媒体时代,大导演们虽然作品质量好,但从营销来讲,他们其实是落后于时代的。
硬融,或许有反差萌的效果,比如在《影》上映前,张艺谋邀请papi酱到自己工作室参观,聊天过程还是十分好玩的,弹幕也都是夸赞张导的内容——
但有时候不懂年轻人,反倒弄巧成拙,看得观众一脸尴尬,比如贾樟柯说杨超越舞跳得好,冯小刚感觉下一秒就要跳起来骂人的慈祥直播脸。
更有甚者,像王小帅,自以为是的搞笑段子,伤害的却是网友的底线。
这都值得我们细细探讨,到底该怎么让市场和作品结合,而是不是作品质量好,营销手段高明,电影就会被人认可呢?
也不一定,如果你还记得去年《地球最后的夜晚》那个“一吻跨年”的营销口号。
虽然闪耀戛纳,并在金马奖上获得三项大奖,但《地球最后的夜晚》没有从口碑入手,而是把上映时间定为2018年12月31日,做了超级仪式性的“一吻跨年”活动,还联动了抖音等多个当下热门的平台,成功安利很多平时对文艺片并不感兴趣的观众进入电影院。
这一操作,直接使这部片子预售票房卖出1.6亿元,首日票房高达2.64亿元,登顶当日票房榜冠军,刷新国产文艺片的记录。
但当一对对小情侣带着浪漫跨年的心愿走进电影院后才发现,电影讲的故事跟他们预想的“一吻跨年”毫无关系,甚至还有很多人因为看不懂剧情,没等到那一吻就提前离场……
于是,观众有多期待浪漫,就有多愤懑霎时,报复性的差评在猫眼、淘票票甚至豆瓣等网站上大波涌现——
“剧情混乱”、“镜头混乱”、“影片无聊”、“导演差劲”成为了标黑粗体的关键词,2.6的评分,好于1%的剧情片与悬疑片,与之前的高口碑相印成趣——
又由于口碑的反噬,在第一天取得2.62亿票房后,《地球最后的夜晚》第二天就只有可怜的1029万进账,跌幅接近96%,创造中国影史首次日票房最大跌幅,主要投资方华策影视股票更一度跌停,市值一日蒸发16亿元。
这样拦腰斩断的断崖式狂跌,恐怕只有2018年度烂片《爱情公寓》电影版能够比拟。
但就艺术层面而言,虽然看起来晦涩了些,《地球最后的夜晚》不失为一部还不错的文艺片,只是因为营销的侧重点,和影片本身内容之间的巨大偏差,才导致了观众的心理落差给出差评。
所以,说到底电影营销是门学问,除了电影质量打底,前期对社会观察,受众群像都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让找到与影片内容及自身气质相匹配的营销方式,无论是大导作品还是粉丝电影,都要学习的东西,否则观众仅凭营销而不了解内容走进电影院时,得到的惊吓可能会比惊喜更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