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人民日报:看松阳怎样拯救老屋

财经

2019-03-30 06:41

本文图片 人民日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在浙江松阳,你真的会有一种“复得返自然”的余闲。在周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群山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松阳保留着上百座格局完整、乡村气息浓厚的传统村落,黄墙黛瓦、梯田茶园、绿水青山,俨然一幅典型的山居图景。尤其是那些随处可见的老屋如点点繁星,如同传统村落的“根脉”一样,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舒缓着无数人的焦虑。

松阳,如今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当年也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萧条,村里人不是选择进城务工,就是迁居城镇,乡村中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很多老屋闲置了,破败了,无人管理维护,保存状况岌岌可危。幸运的是,我们没有任由这些老屋消失,也不希望看到一幅幅“山居图景”消亡,无数的人因此行动起来,才有了今天的生机勃勃的松阳

实现村民对村落的自发保护

2016年的春天,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来到松阳,将松阳确定为低级别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公益资助项目——“拯救老屋行动”首个试点县。

松阳县成立了“拯救老屋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最值得称道的是项目一开始,大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放弃过去文物保护工程由拥有文物保护资质单位来承担“设计+施工+监理”的模式,采取村民自愿申请、基金会资助、政府扶持、专业技术团队引导的方式合作开展。

原有的传统工程实施模式为什么会被放弃?原因似乎并不复杂,老百姓的参与度不高。过去的模式专业性要求较高,所花费时间、人力、资金成本较高,村民无力承担,政府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包揽成为必然,这些房屋的真实拥有者村民反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就在无形中割裂了村民与自家老屋之间的情感联系。

于是,即使在面对不用花费一分钱就修整好的老屋时,村民情感深处还是缺少对老屋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很多老屋修好不久之后就出现各种违章搭建和改建,默默诉说着大家的不满。

因循旧制无以为继,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拯救老屋行动”重新梳理了村民、政府、社会力量的角色定位,重新规划了彼此应该发挥的作用,其目的是激发村民的自主性、加强村民的参与自觉,实现村民对于传统村落自发地保护、维护和传承。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松阳形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实施流程:申请初选、修缮方案和概算编制审核、项目合同签订、施工组织、竣工验收、档案整理,一步步紧紧相扣。

村民是文物建筑的产权人,自然也就是项目的主体,拥有产权人的自主性和自愿性,可以自主选择自己依赖和喜欢的工匠,由工匠配合产权人共同完成项目申报、修缮方案和概算编制以及施工组织。“拯救老屋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对村民开展项目全程帮扶、指导,具体承担申报项目初选、方案和概算审核、工程监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档案整理工作,起到辅助和监督作用。基金会承担社会资本的角色,承担资金资助,监管资金的使用,是项目的资金支撑;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项目技术的唯一支撑团队,重点把握项目实施的技术方向,制定技术标准,开展技术指导,培养地方工匠队伍。

这样产权人、政府、基金会、技术团队等几方共同构建起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实施体系。

2018年9月6日, 随着松阳县三都乡呈回村20号老屋修缮验收完成,松阳县首批142幢老屋已全面竣工验收,“拯救老屋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而这一切,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最初的框架设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为专业设计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直以为社会、业主提供设计产品为业务。然而,在松阳“拯救老屋行动”中,古建院感觉,要想真正实现护的可持续,其重点在于基层文物管理单位、地方工匠和产权人自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对于给村民一个修缮完成的老屋,不如将老屋保护修缮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教给他们。

作为项目唯一的技术支撑团队,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为村民们制定了简单易学的操作方案,包括《浙江松阳县传统村落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技术导则》及《修缮概算指南》《修缮方案要求》《修缮验收办法》四大技术文件,同时结合现场技术指导和工匠培训,摸索出一条以核心技术为引领的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浙江松阳县传统村落保护修缮技术导则》是松阳文物建筑价值特色保护、地方传统工艺传承、修缮与使用兼顾的引导性文件。我们以不改变文物原状、能修不换、坚持乡土做法、保护文物建筑景观环境为基本原则,以消除建筑的危害因素、保存建筑的传统风貌和特征要素为目的,制定了针对建筑基础、地楼面、墙体、木构架、木装修、屋面、装饰的修缮和防护的技术要求。同时在不影响建筑特征要素的前提下,增设屋面防水层,配备给排水、强弱电设施,增设厨房、卫生间的技术要求,努力改善老屋的使用功能,使其更为舒适现代。在这些技术导则和其他文件的规范下,松阳的传统乡村建筑保护和利用都有了自己的规矩。

古建院还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地方工匠和施工队伍。项目实施过程中,累计培训松阳工匠达900余人次,工匠的文物修缮观念日益加强,工程质量也基本达到文物维修要求的水平。目前,松阳已经组建传统工匠队伍30余支,初步建立了“工匠资源库”,打响了“松阳匠人”品牌。以此为契机,松阳县也进一步出台政策,将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艺精湛、专业齐全的工匠人才队伍变成常态性的工作。如今这些工匠不仅仅活跃在松阳周边,而且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技术输出,在更广大区域内进行传统建筑的维护与修缮。

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传统技艺只有实现了活态传承,乡村的振兴才算有了自己的动力支撑。

看起来,松阳老屋改造的实践中,不出施工图、不公开招投标、不规定修缮资质、不进行工程监理,但实际上却有效地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建设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形成了一套“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主导,群众自发参与,专业团队技术支撑”的经验模式。松阳老屋的修复,解决了传统村落中私人产权文物建筑存量大、分布广、修缮资金短缺的瓶颈,改善了百姓的人居环境,拓展了村民公共活动空间,吸引了更多人才和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而推动了乡村新型经济业态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到松阳走进老屋,居家养老中心、党建中心、中医馆等乡村公共活动场所也选择老屋落户,红糖作坊等传统产业实现复苏,乡村民宿、摄影写生基地等新兴产业经济雨后春笋般涌现。老屋的修复,带来了人心的修复、文化的修复和经济的修复,松阳“拯救老屋行动”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觉,激发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原标题《看松阳怎样拯救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