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丰子恺?榔槌、饭淘箩、麦泥锨…诸暨丹青高手画下即将消逝的老物件
窝篮箉、䶓箜箉、榔槌、饭淘箩、麦泥锨、铁扎、篕箈、坐轿、晒箕、风箱……当你用诸暨土话念出这些物件的名称时,脑海里是否会浮现从前那些难忘的场景?
怀着对这些老物件的深厚情感,诸暨人潘丹拿起画笔,画出了一幅幅以传统老物件为主角的画,同时配上老物件独有的诸暨方言名字,别具特色的一系列画作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因为那些物件,是过去生活的见证,同时更是很多人心底那一份温暖而柔软的回忆。
教物理的他还是一名丹青高手
潘丹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笔名三米。他是很多人熟悉的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数十年耕耘于诸暨教坛,曾任湄池中学、牌头中学副校长,诸暨综合高中书记,诸暨中专、诸暨职教中心校长。现在诸暨市教育体育局工作,主管职教教研工作。
受父亲的影响,年少的潘丹一直喜欢画画。1984年,潘丹考入了绍兴师范专科学校(简称绍兴师专)物理科。学校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各种学生社团非常活跃,尤其是秉承了古城绍兴的传统文化,习书作画尤为盛行。潘丹便选择加入了青藤画社——一个由中国画爱好者组成的学生社团。后来他师从以画牛而闻名的钱彰武先生,课余时间经常跑到胜利路的一条巷子里,跟着钱先生画牛、鳜鱼、山水、花鸟等,“这次我在画蓑衣的时候,构思是一名穿着蓑衣的农民牵着一头牛在耕田,画牛的技法就是跟钱先生学的,所幸的是这么多年没有丢下。”
兴趣广泛的潘丹不仅是名丹青高手,中年后他还开始钻研诸暨地方文史,曾主修《暨阳东安潘氏宗谱》,编著《诸暨·先生》《潘家坞》《三米见方——诸暨地方文史杂撰》《我们的传家宝——诸暨家训汇编与纵论》等书籍,时常有散文和文史类文章见诸于各类报刊。
纸上重现诸暨地方特色老物件
为什么会想到创作这一系列画作?潘丹说,是因为“老物件让我们留恋原生态的童年岁月。”“老物件寄存着我们对父祖辈们的念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是诸暨人日常生活必需的老物件,大多数被现代工业制造品所替代,有些已经完全消失了,有些被搁置在老宅的角落里,还有一些摆放在民俗博物馆或展览馆里成为“文物”……而有些东西,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闻所未闻。这让潘丹觉得,如果能用画画的形式留住这一份乡愁,也是一种很好的创意。
回老家的时候,潘丹挨家挨户去老屋里寻找老物件,拍下一张张照片,根据实物和照片进行创作。有些没有实物了,他就根据记忆创作。
在潘丹的画笔下,重现了诸暨地方特色的老物件。
比如“窝篮箉”和“草囤”,很多人在婴儿的时候,被放在竹编的窝篮箉里睡觉,长大一些就可以坐草囤了。草囤由稻草和韧性极好的竹黄篾条捆扎而成,整体呈圆台型,下大上小,确保稳定,离地三分之一处插入竹片作为底盘,再往上插入一块木板作为坐凳,天气冷的时候,可把火熜放入其中,起保暖作用。山区木材多,往往比较讲究,请木匠做个跟草囤形状相似的桶,方言叫“戤桶”,相对比较牢固,可使用很多年。
比如“䶓箜箉”,读音为“借空汰”,是妇女用于盛放针线之类东西的竹编器具。那时候,衣服大多是奶奶或妈妈自己做的,每天晚上,她们就在油灯下缝补衣服,拉拉家常,日子缓慢又飞逝,一转眼就过去了。
潘丹说:“看到䶓箜箉、榔槌、饭淘箩,就让人想起奶奶或妈妈在油灯下缝补衣服、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麦泥锨、铁扎、茅刀、钩刀的木柄上,似乎还残留着父祖辈们的汗水;爷爷置于民国丙子年(1946)的簟篓还留存着,那里载着老人家为生计而奔忙的印迹;父亲亲手描绘花卉图案的眠床还在,可他自己却走了……”
随着一系列画作的出品,朋友圈的好友都被潘丹的画惊艳到了。这些水墨画的画风继承了中国漫画大师丰子恺与诸暨漫画前辈俞乃大的风格,构图精巧,线条简洁,韵味十足。
每幅画都配有独特的方言名字
从前,老物件几乎都有自己独有的方言名字。小至顶针,大至被笼,即使是同一类物件,为区别起见,也各有自己的名字,譬如家里常用的篮子,便有簟斗篮、腰子篮、勃篮、茶篮、菜篮、苗篮等不下十数种;舀水用的有大小水竹管、挽斗;量米的有升箩、斗箩;装谷米的有食箩、车箩、簟篓等,但后来都被统一且单一的名称所代替,如篮子、勺子、斗、箩等。
随着这些老物件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它们的方言名字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所以在画这些老物件的时候,潘丹同时也用方言标注了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用途之类简单的注释,“看着这些名称,年岁大的会感叹时光飞驰,年少的则茫然不知何物。希望我的画,能给老物件留下历史的痕迹。”
精于诸暨方言研究的文史专家杨士安看了潘丹这些画作后,评价“这创意非常好,画得不错,还有场景。”杨士安还就方言用词与潘丹作了探讨,向他提供了一些方言资料以及自己所作插图的《诸暨农具志》以作参考,这让潘丹更有信心去做这件事了。
目前潘丹已经画了50多幅老物件,他的目标是100幅左右,计划还将举办相关展览以及结集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