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中国为何在当年选择了苏27,而不是美国的F15或者F16

财经

2019-03-28 23:03

中国当年和美国苏联都有军火贸易合同,而当时中国选战机的时候为什么选了苏27,而不是美国F15呢?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大部分认为。之所以没有买美国F15,第一是单价高,第二是当时的中美关系还不是很紧密,但是从已经披露的部分档案来看,并没有那么简单,在80年代中期,中央军委把购买新型的战斗机当作紧迫的任务,当时的张爱萍在86年,都有专门的指示说,技术引进是重中之重,耽误不得,经费不够的话可以空军自己筹措,或者和美国谈宽限还款,以5年或者10年为期限。

而当时的中美关系复杂性也确实是不容低估的,中美关系,由于引进先进歼敌机的风波中止,很快又重新展开,直到1990年底才无疾而终。军民两用设备对华出口也没有完全封闭,从已公开的档案中可以看得出来1992年8月份,美国向我国交付了一台可供三代机飞行员训练的模拟器,所以这是个综合问题,不可以轻易的下结论。

但实际上,我国从来没有和美国谈过引进F15战斗机整机的问题,但曾经对一些子系统的技术的问题,还是做过咨询的,大家也都知道普惠f100引擎,这些都是肯定想买过的。普惠是很想做成生意的,和我国的互动非常频繁,还曾经在美国的防务展上,展示过他们的飞机,而另一位来北京做过实际展示的是休士顿公司的雷达。我们拿到了一批技术资料,但是没有走到引进那一步,真正做到引进是大气数据计算机。

而当时出于共同警备苏联的需要,我的军队和日本的自卫队也曾有过互动,空军代表参观过航空自卫队的F15j,F4和f1,但是觉得,F15j太过于复杂,实际上空军倾向于引进单座灵巧的战斗机,比如说f16或者是幻影2000,要么就是大型精密的双座战斗机,比如说F4,但是因为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没有贯彻执行。

从已经公布的军力档案来看,1984~85年,军队中购买战斗机的呼声是最高的,但是从来没有提到过F15,而且f16也不是首选,实际上,美国原则上同意提供f16a。或者F46b,而不是80年代所生产的f16。不过我军和通用动力公司的合作关系一直都没有能够协调一致。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并不是一定人家转让生产线就一定能够生产得出来。在早年前美国曾经向中国转移的用石膏熔铸大尺寸铝合金零件的技术。而在美国这种技术已经是非常普遍,已经大量的应用,甚至连坦克都用上了,但是,因为仅仅是转移的技术,没有转移的数据,而这样的技术原理很简单,却需要大量的数据来保证。制造出来的零件可以拿来实用。这个技术也是中国搞了10多年才达到比较高的实用水平的。

如果真的引进了f16,很可能生产出来的零件重量和美国原产的就不一样。而中国也没办法,只能修改战斗机,但是中国以当时的那个技术,是完全做不到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