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红军战士的胜利女神,纳粹德国军队的噩梦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二战中,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成为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机动性为其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它能一次投入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国援助的卡车。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研制,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大量生产此火箭炮,并装备苏军预备炮兵部队。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主要用于压制地面目标,歼灭集结步兵,摧毁浅近纵深内的技术兵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多次用于苏德战场,中国在50年代初期引进,装备炮兵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
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红军战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队里传播开来,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