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观察类综艺:催完婚又戳“社畜”点,我们的焦虑成了“经济学”

文化娱乐

2019-03-28 17:53

“社畜的苦只有社畜知道!”

当聚焦职场的《我和我的经纪人》的第一期节目播完,粉圈讨论的是杨天真的业务能力,粉圈外更多感慨的是娱乐圈“社畜”话题。

白宇的经纪人琪仔因为跟不上艺人的成长速度而情绪崩溃;乔欣的经纪人浩浩因为合约问题而抉择不定;张雨绮的经纪人筱雅面对艺人的未来发展问题而不知道如何开口……

如此种种,看得荧屏外同样被工作裹扎着的观众“焦虑症”上头。尽管工作各异,但蔓延的焦虑情绪却殊途同归。

实际上,从情感观察类综艺走向“爆发”的上个夏天开始,这类节目似乎就和各类焦虑绑定了。

为什么还是单身?为什么还不结婚?为什么还不生娃?你对父母的关心够吗……

进入2019,观察类综艺甚至有了“生活工作两手抓”的趋势。

不管观众在劳忙一天后,是否还想再在荧屏上看“一地鸡毛”,从群体性焦虑中寻找观众情绪的出口,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综艺节目的核心主题。

从文化到情感

焦虑经济学接过“接力棒”

如果网络投票选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焦虑”即便不是最高票,但一定会是前三甲。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快速兴起的新技术和快速变革的社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让人们或者孤独,或者焦虑,或者既孤独又焦虑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通过“报复性熬夜”来疏解压力;算得上荧屏夜餐的综艺集体涌向“焦虑致富”的道路,便也不足为奇了。

在知识文化渴求的焦虑下,文化类综艺被催生。那些诗词朗诵、国宝名著成为弥足珍贵的情感寄托,为浮躁的社会带来一种精神满足。

为化解都市人生活、工作忙碌的焦虑,慢综艺的“诗与远方”开始盛行。摆脱了雾霾的山林乡村,似乎连空气都带着清甜的气味,透过荧幕扑面而来。

这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新风口的兴起,也见证了旧风口的陨落。而如今,站在“风暴眼”的综艺类型轮到了情感观察类。

开年几档亲情观察类综艺,把女艺人来自父母、工作、生活方面的焦虑尽情展露在大众面前:

《我家那闺女》里,对比其他同事后,吴昕就曾因为工作不见起色、恋爱更无处可谈而崩溃痛哭。一事无成的自我怀疑戳中了荧幕前不少观众的痛点。

《女儿们的恋爱》里,Selina和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张轩睿约会时“你年纪太小,我们的相处会让我觉得不太真实,会让我觉得你是脑子坏了才会喜欢我”的感叹,也让不少观众心窝一酸。

在充满着“心动的信号”的素人恋爱的观察秀中,选择与被选择的感情焦虑也无处遁形。

《遇见你真好》里第五次落单的郑晓雯在节目播出后迅速登上热搜,节目中郑晓雯的孤单透过荧幕化成“心疼”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上蔓延。

“即便身处于素人眼中绚烂繁华的娱乐圈,来自工作的焦虑也一脉相承。”

《我和我的经纪人》的开播,让观察秀的维度再次延伸至工作焦虑。随之,类似“原来工作对于大家的安全感是一样的”的讨论声音不绝于耳。

比起文化综艺传达的思考,或是慢综艺中的一时逃离,年轻观众们开始越来越喜欢将镜头对准自我表达的节目。焦虑经济学下诞生的社会热点,俨然正在成为综艺节目中新一轮的政治正确。

正像有媒评所言“比起看节目,‘观察类综艺’更像是观众在观看自己。”

消费“焦虑”的综艺

同样难逃焦虑

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像为了收获推文下角那行“10w+”而苦练各路招式的自媒体勇士们一样,焦虑的红灯警报同样高鸣在迷雾缭绕的娱乐圈中。

“爆款”“热度”同样是摆在节目制作人面前的一座大山

如何戳中吃瓜群众们的嗨点,将舆情风浪掀得更盛?在快节奏的社会互动模式下,这也成为每档综艺挣脱不掉的枷锁。

从开播到现在,期期承包热搜的《女儿们的恋爱》虽然是当仁不让的爆款综艺,但几位嘉宾的舆论方向却“好恶参半”,观众的争议也愈加激烈。

在杜海涛、沈梦辰展示的饱含趣味的情侣生活的对比下,傅园慧走马灯般“换男人”的“骚操作”,让节目局限在凑CP的一方天地之中,远远没有达到以爱情反述亲情的目标。

同样的,在《我家那闺女》中,被过分强调的“催婚”话题,让“大龄剩女”这类并不友好的标签深深的烙印在这些女明星的身上。

明星也许不怕“自我牺牲”,但聚光灯下的讨论却不算友好。

不过,相比于“黑红”的口碑焦虑,让更多综艺焦虑的或许还是同质竞争。

在文化综艺爆火的那一年,张国立老师曾说:“要注意一下市场需求,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把这个主语换成如今的情感观察类综艺似乎也同样适用。纵观2019年第一季度的综艺市场,俨然成为了情感观察秀的天下。

并且,这个局面或许并不会随着第一季度而结束。依据各大平台早前公布的2019片单,优酷的《想谈个和偶像剧一样的恋爱》,爱奇艺早前公布的《爱情捕手》《喜欢你,我也是》,腾讯视频的《心动的信号2》《女儿们的男朋友》,芒果TV的《我的年下王子》《剧想谈恋爱》等等都等着“排队出厂”。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观众即将被淹没在“情感焦虑”的海洋之中。

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即“想象一下,你一周七天,天天泡面。虽然,美名其曰,第一天辛拉面,第二天日式豚骨面,第三天干拌面……但是,对不起,我厌倦了,大众厌烦了。”

不久前,各平台关闭了以咪蒙为首的“贩卖焦虑”情况严重的一批账号。然而,咪蒙虽已不在,但“咪蒙模式”却还在大行其道。

不过,当被“刺痛”的新鲜感散去,观众便会清醒。当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响起,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或许也就将要落下了。

“情感关照”与“贩卖焦虑

只隔一条细线

对于综艺节目的“情感共鸣”,几乎是与中国人隐私生活的开放和多元同时发生的。

真人秀的拍摄视角让观众从观察者变成了共感者。节目中各个嘉宾所显示出的私密环境和心理状态,在观众不断对比自身的不断构建中,有了化虚为实、相互作中的可能。

这也正是情感观察类综艺,最能参与现实的抓手。

也就是说,谈到情感关照,观众最需要的是戳中痛点的同时获得勇气。如果把语态永远设定为质疑与反问,在点燃公众的负面情绪后,剩下的就只有“丧”了。

可是,综艺节目们到底应该如何把握焦虑之度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搞明白的或许是痛点与焦虑的区别。

痛点是对于用户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相对而言,焦虑则是由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而产生的烦躁情绪。

也就是说,焦虑和痛点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瞄准恐慌”,另一个则是“情绪关照”。

换言之,“贩卖焦虑”与“戳中痛点”中间的界分,在于是否“被治愈”。

这也正是相对于催婚的焦虑,《我家那闺女》中仅仅一期节目中就下车的郭跃或许更是直戳痛点的原因。

因为人生选择和父亲发生激烈的争议,两代人的观点差异通过节目而有所缓和,父亲学着理解,女儿学着改变,而观众在被治愈。

如果说一档情感观察类节目的最大价值实现是情感共鸣,那么想要后续源源不断的长尾效应则不应该止于“共鸣”。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但也会有温柔的相遇”,当“治愈系”渐渐成为一剂洗涤心灵、治愈都市病的灵药,也在为焦虑中的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指明另一条出路。

是要取材生活,但也要温暖而明亮。

(来源:影视mi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