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艺术创作必须扎根于人民,上海文艺界代表谈“两会”学习精神

文化娱乐

2019-03-28 10:08

上海文艺界学习“两会”精神座谈会现场 本文图均为蔡晴 图

3月27日,上海文艺界学习“两会”精神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文艺大厅举行。会上,曹可凡、茅善玉、魏松等“两会”代表传达分享了全国“两会”精神,王汝刚、郑辛遥、李守白、速达、徐俊等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代表则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心得体会。

“新时代呼唤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上海文艺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继去年6月,习总书记给新近入党的84岁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之后,再一次对全国文化艺术界发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号召,令上海文艺界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上海的艺术家们在座谈会上畅议了文艺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畅论如何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就获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之作,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说《长恨歌》等等,还有电视剧《美好时代》、《大江大河》、《平凡的世界》等等,这些创作接受了观众的检验,以及接受了时间的检验,”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视协副主席曹可凡首先谈了他对中国电视文艺发展的看法和变化,“近几年电视文艺呈现出了新格局和新气象,一些脱胎于传统文化的节目,如《国家宝藏》、《经典永流传》等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此外还有一大批聚焦当代现实生活的主流电视文艺节目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我的体会就是一切创作必须扎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万千普通人的生活中去,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上时代步伐,此外还要充分的运用一些新的技术、机制、模式来创新传播手段,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传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信心。”

上海市视协副主席曹可凡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剧协副主席茅善玉说,两会结束回到上海以后,上海沪剧院在排练《敦煌女儿》时就传达和学习两会精神,也在昨天中午成立了《敦煌女儿》党支部,凝聚人心,上下同心。沪剧院这几年出人出戏出影响力,在抓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方面不遗余力。《敦煌女儿》就是一部用工匠精神、用情、用心、用功,历史八年打造的原创剧。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剧协副主席茅善玉

茅善玉说起了带队去敦煌体验生活时的种种困难,被毒蝎子咬过、摔跤受伤、创作出现瓶颈等等。“ 《敦煌女儿》当中有一段非常好听的唱段,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流传很广,有几个戏迷跟我说感觉非常振奋,觉得这段唱腔很正能量,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听一段唱腔有正能量的,所以我很感动,说明老百姓需要正能量的精神食粮。也曾有人问我为什么对《敦煌女儿》如此执着,我想戏迷的一席话,是让我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理由。”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音协副主席魏松认为,在红色基因创作上,上海的步伐跟进得非常好,“上海市提出三个特色: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在这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今年是祖国70周年华诞,上海歌剧院正在排演歌剧《田汉》,希望今年年底能将作品呈现出来,为祖国献礼,这对传承红色基因很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音协副主席魏松

上海市人大代表王汝刚也聊到了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人民,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近几年来在扎根人民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比如说春节期间,上海市文联号召各个协会一起联合举办文艺嘉年华活动,各个协会的艺术家为老百姓讲故事、写春联、做讲座,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比如在闵行的那次活动搞得非常成功,最后他们还单独请我去做了一次讲座,讲了两个多小时,和观众进行互动,有些观众和我交流,使我深受感动,我们已经做过的事情他都记得。”

上海市人大代表王汝刚

上海的艺术家们在座谈会上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以“两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培根铸魂”既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也是不断坚守的目标。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文艺工作者应当更加自觉地以此为圭臬,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努力奉献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