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为什么要留伸缩缝?有什么作用?
仔细观察红木家具,会发现家具的不少部位都会留有一条细缝。也就是专业术语中的“伸缩缝”。许多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是家具设计制作时的失误所造成的。
其实,这条看似不起眼的“伸缩缝”非常关键,它并不是由于家具设计制作时的失误造成的,相反,伸缩缝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一种传统加工工艺。
这就好比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工艺--榫卯结构,不使用一枚铁钉,通过榫和卯的组合将家具的各部件组装起来。收缩缝也是传统家具制作工艺之一。它的存在为应对木材“温胀干缩”的物理特性、提高红木家具使用寿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伸缩缝,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一种传统加工工艺,即为了家具部件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正常伸缩所预留的合理的缝隙。
其宽度一般在0.3-0.5厘米以内,目的就是为了不致撑裂家具的边框或角榫,伸缩缝的宽窄根据木材的木性大小及最终使用家具的地区气候特征来决定。
春、冬天气干燥,经过人工烘干木材制作家具时,一般要留伸缩缝,否则,潮湿夏季到来后,会把大边涨坏。
反之,冬天烘干过的材料,过完年再来装,虽然可以装起来严丝合缝。但是雨季来临的季节肯定会涨裂。除非是在四季湿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做的家具,又是在当地用。
还有不同材料的应性也不相同,相对小叶紫檀的变化最小,酸枝木的木性则相对较大。
红木家具的材质是最具天然的、具有一定的活性,能随着周边环境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是有生命的、有体温的、有鲜活的人性的。因此,不同季节都与收缩缝有关。
材质特性决定收缩缝大小:伸缩缝在明清家具中无处不在,一般的明清家具都留有伸缩缝,特别是攒边打槽装板组合榫卯离不开伸缩缝,如绦环板、柜门、椅面、桌面、案面等。
伸缩缝目的是为了不致撑裂家具的边框或角榫;留伸缩缝的最高标准是空气潮湿的时候木板移动到没有伸缩缝,不撑裂边框。
为了减少木材的变形,红木在制作成家具前,有一道严格的烘干流程,有些可能要烘一个多月。规范的厂家为了控制质量,销往不同地区的产品含水量也是不一样的。
即便如此,为了防止家具变形,伸缩缝还是必须预留的,有些技术好的厂家做得比较隐秘,看起来似乎那是装饰性的缝隙。
而一些厂家做实木家具并不留伸缩缝,不留并不代表一定没有。因为厂家对木材干燥没有绝对把握,一般木材含水量高于空气含水量,这样即便制作时不留伸缩缝,家具制作完毕后也会有缝。
伸缩缝在提高实木家具使用寿命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红木家具的“自我保护系统”。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伸缩缝大小出现不匀时也无需担心,季节变化后大多会恢复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