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却都过不好?别再让原生家庭背锅了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重男轻女宠溺儿子刻薄女儿的母亲、虚伪愚孝死要面子的大儿子、啃老无能有暴力倾向的二儿子,对母亲之死看似冷漠实则掏钱帮忙的三女儿,懦弱温和却自私自利的父亲……热播电视剧《都挺好》犀利戳中疮疤鲜血淋漓、孝悌一地鸡毛的中国式家庭关系痛点。
观众被剧中各有性格缺陷的奇葩人物形象气得火冒三丈,一时间,“原生家庭决定论”、“父母皆祸害”成了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热搜。
原生家庭,影响有多大?
什么是原生家庭?即个体出生以后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直到成年后找到配偶组成新家庭。那么,原生家庭对于个体成长真的起了决定性作用吗?事实并非如此。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称,个体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变量,学术研究中不会下定论说某一个变量与结果有必然因果关系。”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背景、社会阶层、经济条件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与子女日后的成长之间有相关性,但不是决定性的因果关系。
比如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可能没有给女儿提供资源支持,但是不妨碍她在学校里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及走向社会后通过社交人脉来获取更大的上升空间。“个体是可以跳出原生家庭,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沈奕斐表示。
事实上,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遗传基因,个体性格的40%-50%是由基因决定的。
著名的明尼苏达双胞胎研究报告得出两个明确的结论:遗传因素在行为变异性中的影响占很大部分,以及在相同环境中抚养并不能影响相似精神特征的形成。
“将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失败,简单粗暴地归咎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是一种自利偏误。”上海知音心理咨询中心教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嘉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很多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因,这在心理学上叫作‘自利偏误’,这是为自己不负责任而找的借口,是自我为中心者极端自私的表现,甚至有些人陷入被害者思维。”
孙嘉仪认为,所谓的“原生家庭决定论”或者“父母皆祸害”的概念之所以会成为热搜爆款,是因为其方便大众理解,且有很强的代入感容易引起共鸣。
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和错误让“原生家庭”来背锅,这是很具有危害性的。比如,不少影视作品中会在结尾处追溯某个反派人物甚至罪犯的童年创伤以此来“洗白”。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但不是每个有童年阴影的人都会入歧途。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不能作为犯错甚至犯罪的托词。” 孙嘉仪表示。
避免创伤代际传递
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这样写道:“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那么,当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困扰甚至伤害的时候,应该怎样面对呢?
孙嘉仪建议:“要尽早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并且独立,这里的独立包括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当自己成人后组建新的家庭,不应该被权威性孝道道德绑架强迫自己做出过多的牺牲,能力范围内尽到标准意义上的赡养义务就行。有了新的家庭,你自己是第一位,配偶关系是其次,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都在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当个体结婚生子组建新家庭后,角色就有了转变,当初为人子女者成为了父母,成为了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
沈奕斐教授提醒,孩子早期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会决定之后的亲子关系,要避免创伤代际传递,“有点原生家庭的创伤很正常,没有人能做到完美,父母更不可能是完美的,成年人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要对原生家庭给自己的影响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和反省,避免给自己的下一代带来相似的负面影响。”
沈奕斐教授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如今的家庭教育太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其他有意义的部分。家庭时光应该是快乐幸福的,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而不是带有很强的控制欲或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其实孩子的有些行为并不是叛逆,而是父母和孩子产生了代际差异,无法理解或者不想真正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想法。”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