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二战后美军测试日本战机,“疾风”性能差点上天,真相是?

军事

2019-03-25 09:57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多年来军圈中常有“日本战机战后测试”的“神话”,大意是:战后日本各型战机被拉到美国进行测试,在使用了美军的高标号燃油后,表现出惊人的高性能。于是也就不乏奚落美帝的声音出现......

面对美帝的“疾风”吧!hasaki!(1945年被美军抓走,由TAIC测试的疾风)

故事还得从太平洋战争说起。战争伊始,日本零式战机技惊四座,凭借着出色的机动性、超远的航程,杀了英美盟军一个措手不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横扫战场、制霸了太平洋的天空。作为应对策略,美国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战机的研发、更迭,另一方面也不遗余力的搜集日军战机的资料,为此专门成立了Technical Air Intelligence Center,即航空技术情报中心(TAIC)。


对于TAIC而言,他们的任务是:分析所有与敌方航空装备有关的资料。同时,还要为前线飞行员提供一份简明易读的“敌机手册”,以便于飞行员能够快速识别敌机、查询参数、制定战术。而我们所说的那些被误传的故事,正源于TAIC的手册。

问题在于,敌军的装备也不是说缴获就能缴获的。但前线战事紧急,对于拿不到的战机TAIC只能依靠照片和纸面资料进行估算。出于之前轻敌的教训和料敌从宽的原则,TAIC在给出数据时一般还会高估一些。原因也很简单,适当高估敌人性能有利于飞行员在战斗中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至于惊慌失措。

对此,TAIC在手册的前言中也写的明明白白:“除非特别标明,性能数字代表TAIC的估算值”。而且出于严谨,即便是已经实际测得的数据,TAIC也会再“拔高”一些。比如零战52型:TAIC手册写着最大速度358英里/小时。但下边又标注到:“飞行测试获得的只有340英里/小时”。这等于告诉飞行员:这飞机我们飞了,但感觉速度可能偏低,再给你们拔高一点才算保险!

这个速度快,开这个!

伴随着日本的战败,各型战机也悉数被美军俘获,美军确实也进行了飞行测试,只不过飞的很少就是了。而且也并非传说的“使用高标号燃油”,因为对于一款发动机而言,油不是说换就能换的,当中必然会有一个测试调整的过程。对于这些被缴获的战机而言,既没有技术人员的支持,数量又少的可怜,缺乏燃料转换的条件。

日本一败这些也就成了破铜烂铁

至于“疾风”战机,美军缴获的几架中只有3架进行了飞行测试,其中一架坠毁,另外两架的飞行总时长不超过20小时。如此短的时间内美军甚至连各项性能测试都没来得及做,更不用提“转换燃油”的了。

装船运往美国本土的疾风

此外,战后美军确实还缴获了一部分“紫电”和“紫电改”运回本土,但它们连飞行记录都没有。美军真正试飞过的“紫电”是一架紫电11型,但它们并不属于前边提到的那一批,测试也不是战后进行的,而是1945年初在菲律宾进行的,飞行总时长也仅有3小时左右。

美军缴获的“紫电”11型战机,已经涂上了美军的标识

可以想到以“TAIC手册”为基础,确定日本战机的实际性能的结果会如何。且不论“高标号燃油”的事情是否属实,只从其数据来源看就可以说并不靠谱。当然这并怨不得美国人,因为他们确实在有限的条件下做了最合理的估算,也确实注明了这些数据为估算值。


美国出版的一本名为 《日本飞行性能及特性》的书,可见封面醒目的“TAIC”字样,大家的误传恐怕是出自这本书

至于奚落之声...只能说要正视历史。零式技惊四座的性能是建立在舍弃装甲、极端减重的基础上,只能算是技术薄弱的无奈之举。日本战争初期的胜利,也不过是巨人短暂的眩晕。退一步讲即便传言属实,但日本依旧没有美军的高标号燃油,依旧是负于美军。要想真正战胜对手,光凭手段是难以为继的,靠的还应该科技等硬实力,稳步发展才是大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