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建设世界一流湾区需要有世界级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遍观世界上已成熟的三大湾区,均发展出各具特色且有国际地位的高端产业集群。其中纽约湾区以金融业为核心,旧金山湾区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东京湾区则在汽车、造船等高端制造业方面拥有世界级影响力。
相应地,规划纲要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的打造明确了定位和发展方向:将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将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创新” 大湾区产业升级的内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规划纲要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词汇之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发展目标。
广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江年认为,突出科技引领是规划纲要的亮点所在,大湾区是向科技要发展,通过对大湾区的整体规划,着力于解决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协调问题,推动系统性改革。
粤港澳大湾区所包含的区域范围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但规划纲要同时指出,大湾区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运行仍存在着产能过剩、供给和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规划纲要也给出了答案:大湾区发展要遵循的第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创新驱动、改革引领。
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认为,大湾区拥有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基础条件。但是同时需要认识到,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依然是个“卡脖子”的问题。另外,大湾区内各城市创新资源和禀赋不同,如何协调各自的优势,推动创新要素在大湾区内自由、高效流动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李善民说,在创新能力方面,大湾区内城市各有所长,互补性强。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创新要素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的壁垒,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比如,香港、澳门和广州拥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较多,基础研究能力较强,可以在原始创新力上发挥所长,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源头型城市。深圳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可以扶持企业自身成为创新高地。珠三角各市依托在制造业上的深厚基础,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由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新兴” 大湾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核
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依托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应该依靠一些新产业、新动能、新机制。大湾区不应该在旧的世界分工体系下进行产业格局的改良和升级,而是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试验田和培育地,形成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支撑,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主阵地。”李善民说。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多元产业结构,除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外,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传统制造业,这为先进制造、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先进技术和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从而有望加速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未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代表今后工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行业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实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主要城市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2017年,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时尚创意等千亿级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2017年,广州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而深圳2017年的全年新兴产业增加值也达到918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40.9%。
赛迪智库发布的《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展望》认为,新技术商业化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其中深度神经网络ASIC、5G等新兴技术将会在2019年进入实质产业化阶段。
“绿色” 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态环境也是衡量大湾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规划纲要要求,通过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在产业布局上,除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外,现代服务业将是未来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金融业发展上,大湾区将重点培育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产业,将把香港打造成为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认为,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就是更有温度。与之前只提经济建设、招商引资等不一样的是,规划纲要将人文湾区、健康湾区、休闲湾区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从产业升级到优质生活圈,将绿色发展注入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去,充分体现了惠商与惠民的兼顾。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是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其创新型的经济、可持续的生态和高品质的生活,都需要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来实现。”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立勋说。(记者 吕光一 广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