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时代与个人的选择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死亡诗社》,我觉得,虽说不至于拔到那么高的高度,但作为国内少数把主视角聚焦在老师这个身份上的电影来说,《老师·好》是很不错的,而“不错”,对于国内的校园电影已然难得。
这几年,国内的青春电影、校园电影很多,也许是看准了还在校的以及刚刚离校的这一代年轻人成为了最大的电影购买力群体,各种青春文学都被改编成了青春伤痕故事被搬上大荧幕,个中有小部分是还不错,但大部分都让人失望,最大的原因已经是老生常谈却依然屡见不鲜,那就是国内编剧总是妄图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构架青春时代,而这样产生的故事是不真实的、没有代入感的。
《老师·好》与导演张栾让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就在于,他的创作初衷就是承认自己与当下年轻一代的青春已经有了鸿沟,所以才去拍一个80年代的师生故事,去向年轻人叙说当时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
在电影点映的现场,张栾说,这部电影的起因就是他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个中学生与老师发生冲突的画面,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让他对现在的师生关系感到十分困惑:难道现在的孩子不再尊师重道了吗?
于是,他就创作了一个与自己的学生时代相近的故事,并且找来了也在80年代读中学的于谦当主角,饰演南宿一中的一名教师苗宛秋,这个名字在他刚刚走入三班时还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这实在像是个女孩子的名字。但三班的同学们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名字十分娘气的老师,几乎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这部电影我觉得值得表扬的有三点。
第一点是片中的人物都很可爱。
虽然我也看过于谦老师演戏(《战狼2》、《缝纫机乐队》),但毕竟那些片里他都不是主演,看《老师·好》前还真有点紧张,看到一半才放下心来了,于老师演得真得不错,而且后来真人来到现场,一身皮大衣,非常有范儿,和荧幕里那个老师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至于同学们,都展示了那个年纪的青春活力,那是无论80年代还是现在都没有改变的一个东西。
三班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桀骜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设、八婆海燕、奸商耗子…可以说涵盖了每一种学生的类型,我觉得大部分人都能找到自己在学生时代对应的角色是哪一个。
我在学生时代基本上就是洛小乙的翻版,坐在教室最后面,整天在外瞎混,虽然没干什么坏事但就是一副屌屌的谁惹我我揍谁的样子,其实骨子里是有上进心的,但就是缺乏引导或者前进的动力,偏偏这样还要喜欢班上最乖的女同学。因此在现场看到饰演洛小乙的演员王广源时,我还投去了惺惺相惜的目光。
在现场见到这些年轻演员最大的感慨就是,他们在现实中和在戏中的形象反差也非常大,尤其是安静的扮演者,在电影里是一副缩手缩脚的三好学生乖乖仔模样,但在现场看上去是个非常阳光开朗的女孩。这让我又回想了一遍电影里这些年轻演员的表现,觉得他们还是十分优秀的。
我想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遇到过这样一群同学,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特别,但正是因为那段特殊的时间赋予了这些人特殊的意义,就像电影开头的第一句话念白:“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另外,在这群特别的人中,还有一个尤其特别,成为了时光洪流里无法抹去无法背叛的过去,就像电影里说的 :“那时候,一个人的心里装下另一个人,只要一眼,就一眼。”
电影第二点让我觉得好的地方,我认为是导演的目的达到了,从电影里明显能看到那个时代与现在师生关系的差异。
从80年代到现在在,师生关系、学生的心态都已经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无形的、难以让人察觉的,但却又真实存在的。
在导演张栾的学生时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现在要巩固得多,那是一种严肃中又带着柔和的关系,其中离不开学生、老师、家长三方的原因。
在那个时代,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找了家长,家长到学校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你怎么不替我抽他呢?”当然,体罚学生在现在看来是绝对错误的事,但在当时,就是借由这种老师的威严感和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权让渡,才有了严师与高徒的关系。
于谦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说他的阿姨是一名老师,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每天在接送他的同时还接送着一名小儿麻痹的学生,这一接就是五年。于谦说这是一个特别普通特别平凡的故事,所以它不会被拍进电影里,但就是这样的故事的普通,又能说明那个时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有多么亲密,有时是如父如子一般。
而现在,学生、学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度都远不及过去,三方的关系更多像是都在尽某种义务一般,很少能够有当时那种一个老师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一生的感觉了。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闪光的地方不在于师生情谊的展示,而是让我去思考一个更为宏大的主题——时代与个人的选择。
这个时代赋予了我们比那个时候更多的选择。我想作为一个90后,在小学就迎来了全民计算机时代,现在的我们有了互联网,有了比过去更宽广的眼界,站在前人留下的历史积淀和日新月异的未来双重的十字路口,感觉往哪个方向去都有或许光明的未来,哪怕不一定光明,至少也是带着“可能性”的。
而回首80年代,虽然有着苗老师会在夜晚靠一个小黑板给学生们免费补课的温情,但温情的背后也是时代的悲剧性。在电影里,好学生要么就去北大变凤凰,要么就去师范当老师,坏学生不好好学习要么去打工,要么混日子。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在学生时代遇到一位像苗宛秋一样的良师有多么重要。而对于那个年代的成年人而言,许多工作都是按需分配,许多道路一旦走上就很难再回头,比如苗宛秋也是,他明明录取北大,却因为家里成分有问题不得不最终成为一名教师——那是一个人人都没有太多选择的时代。
而在可以选择时,要如何做出选择呢?是去选更为平坦的、可以预见结果的道路,还是去选需要更大的奋斗、不会一帆风顺的道路呢?是去选择更能被世俗承认的,还是去选择自己的内心更想遵从的呢?我想,这是每一位年轻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都要面临的。
看完整部电影,我感觉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是借着被苗宛秋老师寄托希望的安静,我认为电影是有倾向的。
看到一些人点评这部电影时提到了那本同样主角是教师的小说《斯通纳》,它讲述的主角斯通纳获得博士学位后,接受了母校的教职,一直在那里教书直到去世。在他的任职生涯中,他没有从助理教授的职位上再升一步,也没有几个学生在上过他的课之后能清楚地记得他。
他的一生平淡无奇,从世俗角度来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也毫不为过,但对他自己而言,他做的却一直是他自己想做的、愿意付出感情的、觉得有意义的事。他用追求知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武器,一生拒绝妥协。
所以,我觉得,《老师·好》没有明说,但它应该也是想告诉我们:最大的成功,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这是在电影之外,我们每个观众都应该去继续思考和摸索的命题。
最后,看到有观众说看完电影决定去看望一下自己的老师,感慨之余还有一丝丝遗憾,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建立过这样一段浓厚的师生情谊,会不会有点可惜呢。
但我知道,在我生命里出现过的这些老师,他们大多于我有恩,虽然并没有哪一个如苗宛秋一样恩重到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但我还是会怀念在那个时候,他们曾解答过我的一些疑惑、揭开过一些盖在我的生活上的薄纱、在我的前方为我点燃过蜡烛。
我也曾在、将来也会在学校之外的某条街道上遇到他们,无论他们是否还记得我,我依然会道一声——“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