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红刊财经】切莫对科创板注册制会错了意

财经

2019-03-24 07:33

文/胡东辉

创板衔枚疾进,一些券商也想趁热打铁抢先申报手中的IPO项目,尝鲜头啖汤。不过他们可能对注册制会错了意,没有认真审视创板的定位和要求,以为只要抢先申报,就能抢得先机。本周四有传闻说,某券商3月18日申报的两家创板企业被上交所劝退。虽然后来事实证明是乌龙事件,但这也提醒保荐机构,创板是有门槛的,在创板试点注册制,并不是随便什么企业想上就能上的。从某种角度看,创板的审核比主板还严格。

强化保荐机构的把关责任

创板是国家战略,从创板的定位可以看出,有关方面对创板的期望很高。在创板试点注册制,对IPO并不是不审,而是有着严格的实质性审核标准,上交所为此专门成立了创板上市审核中心。有些人之所以会产生创板上市标准降低的错觉,是因为创板允许亏损企业上市,但亏损企业上创板还须符合其他诸多更为严格的条件,虽然盈利的要求降低了,但同时抬高了其他的条件,要有核心技术,并且要有先进性。据悉,在近期举办的创板保代培训班上,有领导表示,去年让保荐机构报了一下可上创板的企业名单,但报来的情况很不理想,说明券商的觉悟不高,没有切实担负起责任。这印证了创板审核之严。

创板大大强化了保荐机构的把关责任,若同一家券商提交申请文件因不符合创板相关规则要求连续两次被拒收,则该券商将在三个月内被停止申报新项目,三个月后才可继续申报。这主要为了让保荐机构在筛选项目和申报材料的时候要更加谨慎,切莫抱着闯关的心态降低标准来推荐企业,不能单纯追求保荐数量,更不能降低保荐质量。一些券商的思路还停留在过去,只是简单的对照行业清单来推荐企业,以为只要是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就可以上创板。思路停留在过去的还有投资者,以为那些宣称要上创板的企业都能上创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炒作所谓的影子股。当然,二级市场还有自身的逻辑,或许没有人在乎那些影子股是真是假,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炒作的借口。

创板是严审的注册制

创板诞生的土壤、空气和环境与过去没有任何不同,券商还是这些券商,投资者虽然加了50万元的门槛,其实也没有本质变化,即便是上市的公司也没有太大的不同,君不见一些本来要上创业板的公司临时决定改道创板,一些新三板公司也纷纷表示要转板创板。如果都是这些公司抢得创板头筹,或者创板充斥的都是这些公司,那么创板的高标准定位还怎么实现呢?应该说这并不是有关方面所乐见的,因为创板并不是另一个创业板,他们希望看到未来在创板中能诞生像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这样的伟大公司,如果是那样,创板就成功了。现在这一切都是未知的,惟有高标准严要求才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注册制为创板量身定做,是严审的注册制。

在所有外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创板想要有所不同,因此设计了一些与主板和创业板有所不同的交易制度,以突出市场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但这些设计要获得预期效果,必须取决于A股的市场定价机制是充分有效的,比如好公司有好价格,产生良币驱逐劣币效应。然而现实是A股的市场定价机制往往是失灵的,因此那些有所不同的交易机制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连方案的设计者也忐忑不安。比如询价发行会不会导致价格失控就无法预知,过去就是因为询价结果失控才改为定价发行的,创板最终会不会也回到定价发行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新股上市前5天不设涨跌停板会发生什么情况?现在也无人能预料,20%的涨跌幅限制如果出现一个“天地板”,那也是绝对刺激的。

面对所有的未知因素,市场化的因素都不可控,只有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可控的,因此严审就是必然的选择。上交所最新公示了第一届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阵容可谓豪华,这都表明了上交所严把创板质量关的决心。想上创板的公司光有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是不够的,手里得有掌握前沿科技的金刚钻。保荐机构切莫会错意。

(本文已刊发于2019年3月23日出版的《红周刊》)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红刊书店,购买更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