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和故事致意时代,这是一场全民成就的“K歌盛宴”
导读:旋律与故事融合、音乐与时代辉映,这档“接地气、冒热气、带露珠”的节目走到了这一季的尾声。用多元的方式呈现“美好生活”的鲜活图景,《流淌的歌声》让观众在温暖平和的讲述中真切感受到音符上的家国变化。
文 | 霓星
“一看到这个节目,我爸妈就激动起来了,每个周末都守着电视机等”“我妈跟着《我不想说》一直唱,客厅瞬间变成了KTV”……引发网友热评的,正是刚刚收官的《流淌的歌声》。自2018年12月29日在广东卫视开播至今,这档特别的音乐节目热度不断走高,微博话题#流淌的歌声#阅读量破5亿,强势占据综艺话题榜TOP10,百度指数同比增长616%。
12期节目、50多位艺人,《流淌的歌声》已陪伴全国观众度过一季难忘的周末时光,歌声不仅流淌在节目现场、流淌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耳边,更流淌于台上台下、网上网下,音乐成了融通边界的最好武器。
《光明日报》点赞其为“一档承载了中国人共同记忆的节目”,这档节目用独特的样态展现出音乐类节目的破与立,用全新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中国人初心不改、携手放歌的幸福接力,祖国的传奇复兴在电视的注视下回声嘹亮。
立意生成
“听歌”背后,还有更多事与情
与观众同行、与时代同频是《流淌的歌声》的取胜之匙。据相关数据统计,《流淌的歌声》在跨代际观众群体间都拥有着较高的忠诚度,真正意义上构成了一档“老中青”都爱看的音乐节目。广东卫视副总监、《流淌的歌声》总制片人何伟谈起节目的创作初衷,在策划之初从未有过迎合某一类具体观众的想法,而节目播出后收获的各年龄层、各行各业的观众都对歌曲产生共鸣、对演绎有代入感的效果,正是由于“经典一直在流传”。
翻开华语音乐的发展史册,不同阶段的音乐作品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国变化。《流淌的歌声》邀请到各行各业的时代亲历者,通过歌曲的听赏挖掘时代故事和文化烙印,让观众在歌声中回味往昔、重温岁月,《鲁冰花》《滚滚红尘》《一生何求》《童年》等经典金曲首首动人心。
温兆伦《一生何求》
对于年龄稍长的观众而言,《流淌的歌声》带来的是更怀旧、更温暖的情感体验。当蒋大为与杨洪基同台,两位老艺术家之间的谦让和打趣瞬间拉近了时代叙事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朱明瑛在舞台上回忆起自己在东方歌舞团演唱非洲歌曲时常常要涂黑全脸,由于当时的化妆品材料会对皮肤造成一定影响,可以拿到每场三毛钱的补助,她将此戏称为“中毒费”,讲述至此,观众对这位原本停留在音乐记忆中的人物亲切感倍增。
朱明瑛、蒋大为、杨洪基、郑绪岚
电视是“客厅文化”的重要承载,这也决定了《流淌的歌声》要打造的是一档“合家欢”的音乐节目。众多嘉宾登台演绎的《当你老了》《可惜不是你》《爱如空气》等年轻一代观众记忆里的金曲,重温关于青春的爱与感动。与此同时,随着一个个关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关乎百姓幸福生活的点滴被搬上荧屏,年轻人也开始了解与当下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坐在沙发上,听身边的父母讲述粮票、布票、“四大件”、用自行车结婚等岁月中的故事,由此感慨峥嵘岁月中无数前辈的奋斗,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曹轩宾《可惜不是你》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程全方位地逐步推进,众多学生在异乡求学,也有很多年轻人南下去打工,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书》当年听哭了多少离家在外的游子。《流淌的歌声》正是通过描绘生活各处的细微末节,从而为观众谱写出一幅幅改革开放的生动画卷,使其在聆听中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变得更加丰满立体,每一次变革飞跃都让人热血沸腾。
李春波《一封家书》
值得一提的是,《流淌的歌声》拒绝刻意煽情和做作表演,一切流淌的情感都是热切和真挚的,在构建起的纯粹、深情的“时光隧道”中完成回忆和致敬。在收官这一期节目中,90岁高龄的李光羲老师克服重重困难从北京赶到广州,只为再一次为祖国歌唱、为人民歌唱。
李光羲《祝酒歌》
浙江网友发帖求助,想为身患绝症的妻子圆再听一次挚爱之歌《可惜不是你》的梦想,曹轩宾得知后特意为这对夫妇带去一场特别的歌友会;孙伯纶在坎坷的音乐道路上一路坚持终于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肩上芭蕾”的创始人吴正丹、魏葆华夫妇相识相伴31年,《一路上有你》是他们历经风雨、一路追梦的写照。《当你老了》《父亲写的散文诗》《滚滚红尘》《走过咖啡屋》……这些歌曲以小见大,带出故事,带出文化,带出励志以及热爱的时代精神。
千百惠《走过咖啡屋》
在《流淌的歌声》总导演黄敏丽看来,浓浓的爱国情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是节目的基调;《流淌的歌声》不止于“听歌”,音乐在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永恒的主题里完成重新叙事,于润物无声处打动观众。
创作解构
这档音乐节目究竟有何不同?
没有赛制、没有淘汰、没有导师,摒弃排名和对抗的形式,《流淌的歌声》无疑用崭新的面貌对音乐节目品类给出了一次再定义。
除了邀请到与该歌曲相关的“时代同行人”演唱经典、为观众讲述当年的故事,《流淌的歌声》更把“经典好歌+时代故事”的线索活用在节目的整个形态结构中。从“风起南方”“怒放如花”到“一生有你”“岁月如歌”,校园、影视、爱国、思乡……每一期特定的主题都是对改革开放进程里的多维生动描摹。
歌者亦是改革开放进程的亲历者,对社会生活巨变的参与和见证让他们的演绎更能引起观众共情。歌手陈明说:“我是演唱者,也是时代亲历者,很开心能在这个舞台上唱响熟悉的旋律,给大家带来温暖和鼓励。”同样,作为第一位来到大陆演唱的香港歌手,张明敏此次和张颂华父子同台唱响《我的中国心》,让这首代表全球华夏儿女心声、连贯五千年的炎黄血脉、澎湃激荡着不朽的中华豪情的歌曲将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张明敏、张颂华《我的中国心》
多元身份、各司其职的“听赏嘉宾”则相对应地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带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同探寻、讲述、揭秘歌曲背后的故事、时代的故事。流行音乐大师李海鹰是多首经典作品的词曲作者,常常从创作的专业角度解读经典金曲;学者郭冰茹则更多地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给出对于时代特征的诠释;曾为音乐主持人的伍洲彤和秦海菲也因为年龄、阅历的不同有着各自的出发点。此外,听赏嘉宾的流动式加入也丰富了“讲故事”的层次和视角,甚至有的嘉宾在演唱后直接落座听赏席,鞠萍老师在台下听完李玲玉老师的演唱便道出了二人之间密切的关系,并在现场合唱《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听赏嘉宾
黄敏丽谈到创作上的细节,具体到每一首经典流行歌曲,节目都在保证其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力图在配乐、风格等方面增加新鲜元素。例如,舞美方面,完整的大屏有更壮观的视觉效果,与致敬时代的大格局相呼应;致敬台则强化了节目的仪式感;麦克风、黑胶唱片等音乐元素加强了设计感、突出了音乐性;手写的原版歌谱体现出对音乐、对时代的敬意,将词曲作者与演唱者一同标注出来则是节目组对文艺创作者的尊重和敬仰。每当致敬时刻来临,冰屏缓缓而降,致敬者的自豪感和敬重感油然而生,观众也从中感受到歌曲的时间重量和时代意义。年逾70的音乐人陈彼得站上致敬台,就曾几度红了眼眶。
《流淌的歌声》完成了一次对音乐类节目的再升级,除了有对题材和模式的纵深挖掘,多元传播渠道的联动也是节目特色之一,让节目真正实现台上台下、网上网下同步的“全民K歌”。在线下,节目组搭建K歌体验场景“流声厅”,进驻到社区、文化共生空间、民宿等场景。每个普通人都有发声的机会,他们可以演唱属于自己的“经典歌曲”,并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在线上,《流淌的歌声•全民欢唱赛》活动已在全民K歌APP中上线,网友可通过手机,在线免费欢唱《流淌的歌声》推荐的数十首经典歌曲,并有机会登上节目舞台。根据数据显示,在12期的《全民K歌·全民欢唱赛》落下帷幕之际,经典金曲已在近百万网友的演唱当中泛起了一股“流淌热”。
流声厅
在何伟看来,无论市场风向如何改变,好听的音乐、情感的共鸣、创新的模式永远都是音乐类节目的制胜法宝,《流淌的歌声》做到了。面对当前综艺市场上出现的过度娱乐化倾向,《流淌的歌声》坚守住的是对电视品质和艺术精神的追求。
在音乐节目中做出文化深度和时代特性,接地气、不高冷、有笑有泪有故事、有好歌也有感动……《流淌的歌声》通过音乐的联结,挖掘到不同层面的故事和精神,完成了一次较为深度的社会互动。能够从中看出,植根于大众需求和应约精神,作出与时俱进的迭代,才是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现实观照
“美好生活”的号角,继续被吹响着
“作为广东的主流媒体,广东广播电视台有责任和义务,推出一档用音乐来致敬这个伟大时代的节目”,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蔡伏青曾这样谈《流淌的歌声》的初衷。以小切口展现大情怀,以正能量书写美丽新时代,歌声的力量必将成为所有人前进的力量,最终汇成时代前进的共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小敏用“追求美好生活”定义了这档节目的社会价值,“《流淌的歌声》以歌曲为载体、以故事为脉络,展现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为我们今天追求的美好生活,注入了很多动力,希望在荧屏上看到更多这类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载体,歌曲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何伟在谈到对当下音乐节目的发展方向和综艺市场的看法时说,“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素养不断增强,对精神内容的需求逐步增加,老百姓的追求不再只是简单的‘听’,而是希望能参与其中。同时,电视媒体不单单是提供娱乐、消遣的平台,观众渴望并且期待从中获取知识内容和各方面的信息。”由此,在何伟看来,《流淌的歌声》所呈现出的“音乐+故事+文化”的形式或将成为电视节目迭代发展的新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流淌的歌声》也是出自广东卫视梦之队的又一力作,据黄敏丽介绍,“广东卫视梦之队”并不单指某一个制作团队,而是广东卫视全部优质制作力量的品牌名称。黄敏丽与音乐节目颇有些渊源,2009年广东卫视与MTV联合制作的周播节目《真live真音乐》就是由她参与制作的。此前由这个团队担纲制作的《我是讲书人》《我要去创业》两档节目都曾获国家广电总局的创新创优节目表彰。
在广东卫视全新的春季版面内容上,以《流淌的歌声》为代表的1部晚会、1部大剧、1档新节目上线、2档季播节目收官、2档季播节目起航。备受期待的春季版面,其节目内容深耕教育、文化、音乐、旅行等,擦亮了广东卫视“美好生活倡导者”的全新定向和“走在前列,当好窗口”的全新定位。一向坚持正能量引领的广东卫视将继续在文化和公益等方面寻得价值落脚点,给大众以心灵上的慰藉和价值观上的引领。
“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广东卫视总监曾少华介绍,“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用音乐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特别好的切入点,只要歌声一唱起来,就能把大家带回往昔岁月中。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旋律,找到自己的故事。”第一支流行乐队、第一首原创流行歌曲、第一家现代音乐茶座、第一家音像公司……广东,曾经创造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多个“第一”,是当仁不让的当代流行音乐发展沃土,这也是广东卫视接连推出大型原创音乐节目的底气所在。同样地,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依旧发展势头强劲,《流淌的歌声》或许只是一个具体的缩影,未来,广东卫视将呈现更多荧屏精彩,做美好生活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