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最悲催的日系车,日本人当成宝,国人却不屑一顾

独家观点

2019-03-24 17:05

K-car发展到现在依然没能找到突破国内市场的方式,虽然它每年在日本有数百万的销量数据反馈,但日本基尼指数不高的情况下,K-car成为最普通的一种代步工具,抛开了炫富价值之后,机动车最终只能趋于工具化。

日本人当成宝的主要原因是K-car购车成本地,用车成本低,故障率低而且使用方便,单人出行的意义在于轻巧灵便,这点于国内的“汽摩大队”意义相当。

K-car的生产是抛开尺寸限制,以小尺寸、小排量为界定因素,需要知道一点,日本早在2000年每户机动车拥有数量就接近1.2,K-car的盛行是建立在机动车保有量大的基础上,但国内市场目前机动车千人拥车数不足300台。

按照一家四口人计算,我们的每户机动车数量不足1,甚至在人口分界线以西,这个数据会急速下降,也就是说国人买车第一个要素就是大,所以发展到先,我们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开始发展中大型、大型轿车,而欧洲、日本这些国家依然在小型车徘徊。

一方面与面积有关,另一方面与消费环境有关。

其实日本除了K-car之外,更多的消费者还是喜欢保姆车,譬如说埃尔夫这种产品上相当热销,而且思域、轩逸、卡罗拉这些车型销量同样不小,所以我们也不能片面的说日本人只喜欢K-car,毕竟其他品类产品也相当热销,更何况还有皇冠这种大型车辆也有着不错的产销量。

当然皇冠、卡罗拉、思域这些大型、紧凑型车国内市场也比较喜爱,出色的品质以及不错的乘坐空间,满足国人一家四口出行必须需求,虽然K-car也能满足,但始终没有这些产品来的舒服。

奔着小车不便宜大车不贵的选车思路,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轩逸、卡罗拉这些经典车,回头你看轩逸经典, 目前终端售价不过8万上下,经济性能十足。

K-car不能被市场接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啥?国内市场品类太少。

纵向观察市场你会发现,其实热衷推出K-car的丰田、本田在国内一台产品都没有推出,推出K-car的企业只有两家,铃木与长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家车企仅仅推出了K-car的衍生品车型,铃木的北斗星、浪迪算得上血统较为纯正的产品,但仍然没有够得上K-car门槛,而长城的酷熊以及M2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K-car,针对性的做出了调整。

但是这些产品都没有被市场所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造型怪诞,不主流。

真正火起来的K-car,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北斗星,这也算得上最为铃木争气的一台车,不大的尺寸极大的空间表现,4万余售价以及不高的油耗,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北斗星就是日系K-car的化身。所以说K-car作为在国内最失败的日系车,国人不屑一顾的原因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