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潜艇靠租赁!印度租的潜艇被击沉用赔钱吗?那得看合同咋说
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大型水下战争机器的核动力潜艇,本身就因战争诞生,诞生就要在未来面临战损,这里的战损包括了被对方击沉。因此,租借给印度海军的潜艇肯定要在“战争”的框架下使用,自然会将战损列入双方的合同之内。同时,因“租借”和“购买”的性质完全不同,前者的最终拥有者依然是俄罗斯海军,因此潜艇不论因何种原因出现损坏,印度依然要负责全部维修,如果没有相关维修技术,即为俄罗斯支付等量维修资金,因此这十分符合常理。
印度海军早在2012年4月,耗资10亿美元从俄罗斯海军顺利租借到了971型“阿库拉”-2级核攻击潜艇,并将该艇命名为“查克拉”-2号,租借10年,将其正式列装到了印度海军作战序列中。同时“查克拉”-2号也使印度这个所谓的南亚大国勉强成为了全球核潜艇大国的一员。
然而印度海军并不是个出色的用户,这取决于其并没有太多使用核潜艇的经验,导致前些年“查克拉”-2号在航行时触碰到了海底,声呐系统被严重损坏。印度人不得不求助于俄罗斯人维修,并为其支付所有费用。
除了“查克拉”-2号,印度的其他潜艇在服役的时候也是事故频发,比如同民用船舶相撞、潜艇电池组发生爆炸、在港口停泊过程中和其他潜艇碰撞、在填装3M-54E“俱乐部-S”(SS-N-27B)反舰导弹过程中,导弹的发射程序竟然被触发并爆炸、开展鱼雷射击演习时还发生弹体燃料泄露事故并导致爆炸,这让印度海军的潜艇部队成为了全球海军的笑料。
就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持续紧张之时,印度斥资30亿美元再从俄罗斯租借了第3艘“阿库拉”-2级核攻击潜艇,并将其命名为“查克拉”-3号。“查克拉”-3号的租期也是10年,“查克拉”-3号按照计划或在2025年服役。
有分析称,第3艘“阿库拉”潜艇的租借合同仅仅是借口,最终目的是对相关国际规则进行躲避,因为后者禁止买卖核潜艇的现象出现。因此印度方面以租借合同为幌子,实质上很有可能是最终的交易合同,让印度海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潜艇,并在未来慢慢地对其进行技术消化,从而为研制自己全新的国产核潜艇夯实基础。
就在2018年年末,印度第一艘自主研制的核动力潜艇“歼敌者”号进行了首次威慑巡航。但该潜艇反应出了印度羸弱的国防工业水平和科研水平,比如该艇竟然是全球最贵的核潜艇,通常来看,能发射洲际战略导弹的核潜艇单价基本为30亿美元上下,然而“歼敌者”竟然高达了130亿美元,这笔数额要知道是可以购买美国海军最新的“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
“歼敌者”的价格和它的实际能力也成反比,尤其是它的服役历程是举步维艰。“歼敌者”在2009年下水,随后竟然进行了长达7年的测试才被海军接装。到了去年年初,“歼敌者”号核潜艇在母港发生碰撞事故,导致近7000吨的海水漫灌到了舱内。为此印度海军不得不让他下岗10个月。
该艇装备所谓的弹道导弹,即K-15型最远射程才为700千米,这就代表该导弹无法打击巴基斯坦的纵深,妄谈对其他距离更远的国家进行威慑。印度海军的核潜艇发展在未来必定举步维艰。(利刃D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