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漳州林前村,看中国版的“泼水节”
正月十四的凌晨,漳州林前村的关帝庙早早就热闹起来了。今年的十六位新婚或刚成年的小伙子作为福首头家要聚集在这里,开始一年一度的戽(hù)水尪(wāng)(闽南语里“偶像”之意)活动。
他们先要在关帝庙和伽蓝王庙前,焚香、摆上供品、祭拜神灵,并将关帝、哪吒、观音菩萨、玄天上帝和伽蓝王的神像从庙里“请”入神轿。
林前村的伽蓝王巡社(漳台戽水尪活动)历史悠久,集汉族广泛流行的“抬神像巡游”和闽南的“崇水”于一体。庆典起源于开漳圣王陈元光。为了安抚当地的土著乡民,陈元光将汉族道教中的“抬神像巡游”活动,与当地的土著习惯以互相泼水的方式祀神和洗礼活动合二为一,逐渐形成今天独特戽水尪习俗。
正月十四是游神巡境,正月十五中午则是整个庆典最欢腾的时刻。“头家”们将伽蓝王神像抬至村头赐霖溪畔,在岸上再次焚香祭拜后,抬着神像沿河边的小路飙到河边,人与伽蓝神像一起跃入河中,飞快地冲向对岸。这时,河里的男性要朝着神像泼水,直到将神像送至对岸。
作为福首头家的“大头家”,郑金城忙碌的日子从年前就开始了。在头年的正月里,村中要组织十六或二十四年轻人,向村中老人理事会申请担任来年戽水尪活动的福首头家,并在正月二十那天正式交接。这是林前村每个年轻男性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
郑金城很幸运,通过抽签爻筊成为大头家,那么就意味着这一年中,他要组织小伙伴们为村里一整年的节庆活动服务。
其中最重头戏的,就是春节的戽水尪活动。此间,他不仅要安排村民们的看戏吃饭,还要组织游神巡境的各个表演队,更要安排游神巡境的各项活动,还要抬神轿。
上香这个必备的程序将贯穿整个活动。
伽蓝大帝是开漳圣王之外,漳州最常见的神灵。一种说法是他是关公,另一种说法是他源自佛教最后在民间演变成漳州地区的一个守护神。头家们正在将伽蓝王神像“请”入神轿中。
喷过高粱酒的黑色棉麻布必须再拧成绳子,好用来将神灵固定绑在神轿上。
村里知事的老人正在细细检查着绑神灵的绳结的牢固程度。
插金花是漳州某些地区以前的习俗,通常有官职或者重要人物的帽子上需佩戴,所以凡是参与此次活动的人都要插金花,比如今年活动的头家们。当然神灵也是必须插金花。此刻,郑金城和小伙伴在为伽蓝王的神像插金花。
3677,上了神轿的伽蓝王,被这十六位头家们从伽蓝王庙抬出飙至宗祠前的池塘,连神带轿地置入池塘中。
更有年轻的小伙子跃入池塘,与神像一起在水中“嬉戏玩耍”。大约一个小时后,神像会被抬请上岸,由头家们抬着开始一天的巡社活动。神像将到村18个点的大埕巡安,接受村中各大埕村民的祭拜。
跟随神灵巡境的队伍里,有村里组织的各种表演队,一帮小朋友被打扮得酷酷地,敲着大鼓。
4099,每个大家族,都会在家祠或老宅的大埕前摆上供桌放上供品,用以祭拜巡境神灵。
4245,郑清武毕业于中国美院,他身后的这幅油画正是他的毕业创作,画的是家乡的戽水尪活动。该活动已经被收入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拿着大香的老人们,穿着传统的长衫跟随着游神队伍。
村里的年长女性们,也组织了欢乐的鼓乐队,在每个巡境停留点表演。
巡境中,大伙们一高兴,就要抬着神像在大埕上来回奔跑,周围喝彩声和鞭炮齐鸣,气氛相当欢乐,这就是飙尪活动。
正月十四晚上,村委会门口大街上的飙尪活动是规模最大的,哪怕是大雨也阻挡不了大家飙尪的脚步。以前飙尪活动是不允许女性参加的,现在不同了,许多女性也参与其中。
游神队伍的最前面,是身穿由黑色围裙的老奶奶们,她们手持新扫帚,每到一个祭拜的大埕前,都会先清扫路面和停放处,以迎接神灵的到来。
村长郑德明,一直很热爱村里的民俗活动,也一直向外界推广家乡的活动,每年春节的这几天也是他忙碌的日子,一边要关注着游神活动,一边还要安排挖掘机将赐霖溪的水位蓄得高一些。
每个要下水参与活动的年轻男性,都要吃这款由米酒和瘦猪肉煮的“酒肉”,一来吉利二来御寒。
正月十五的中午,村里大多数的年轻男性都准备好泼水用的簇新的水盆,整装待发。
年轻的头家们,抬着伽蓝王正往河边冲去。
头家们抬着伽蓝王神像跃入水中,在河里等候的村民们要朝着神像疯狂泼水。待“伽蓝王”过溪后,大家还会留在水中相互“戽水”嬉戏。有民俗专家称,这个在林前村延续了上千年的习俗,是汉族唯一的“泼水节”。
戽水活动结束后,伽蓝王被抬回伽蓝庙,换过新装后,通过抽签爻筊,头家里的郑锦煌笑开了花,因为赢到了神灵的旧头冠,非常吉利。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