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央视新闻周刊 | 校长陪着吃,校园餐就能安全吗?

世界新闻

2019-03-24 06:36

央视新闻移动网3月24日报道,本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爆发的学校午餐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恐慌,愤怒,谣言,反转,不相信反转,一波N折。调查组公布的结果,排除了大规模食物中毒的可能,抽检的18种食品除了粉条有霉菌外,其它都合格。而摆拍制造假象的,网上发布谣言的,也都得到了各自的解释和处理。而该校的校长因为监管不力,回应家长投诉不及时被解聘,当地教育局及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被停职检查,一个相对模糊的事件,却最终制造了一个清晰的结局,那就是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学校餐饮安全的高度关注。本周二,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发布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也就是说校长陪着学生一起吃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家长来陪餐。这是治标,还是治本之策?是应急的还是能长期坚持下去的方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陪餐制度就是希望我们所有跟孩子的营养食品安全相关的人员在做食品食材加工的过程中,就像做给自己的孩子吃一样。通过陪餐这样的形式,让我们的管理者,让我们的食材的提供者,包括加工者,都能够感同身受。

校园餐放到哪儿都不会是小事儿,在中国尤其是大事儿,因为我国在学校食堂用餐的中小学生超过1.5亿,没几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口。而且中国的校园餐问题十分复杂,有相当多的孩子是吃不上,吃不饱,吃不好,所以才有了前些年从民间启动到政府回应的免费午餐进程。但更根本的,还是校园餐的安全问题。从达到营养标准到保证安全,我们还差多远的距离?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学生餐营养指南》起草人之一张倩:它是个卫生行业标准,是个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标准。虽然我们尝试了很多途径,但这个标准并没有完全覆盖。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真正把学生餐营养指南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像日本,它是以立法的形式,限定学校供餐的要求,比如各种能量、营养素要达到多少,通过法律为基础,它的强制性会更好,我们也在一步一步推进。

这次针对校园餐饮安全,三部门出台的陪餐制度,其实并不是新动作,六七年前就已经有规定校长要陪餐了,只不过这一次更明确了一些而已。可是上有政策,校长们会不会下有对策,能真正起到效果吗?再一个,大人和孩子的耐受力也是不一样的,大人吃着没事儿的,可不一定孩子就吃着没事儿吧。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此,如果学校和食堂有利益关系,校长陪餐就能吃出问题吗?吃出了问题就会严格监管吗?

中国教育科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有些国家有一些行业组织,会定期对学校食品安全和相应情况进行监督,写一个报告通报,通报出来以后,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影响到学校在整个行业的地位,任何一个学校都不愿意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在中国相对来讲,我们行业的组织是一个相对比较弱的。

校长陪餐、家长陪餐,好像会起到不错的效果,局部时间、局部地区也的确会起到效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还是属于人治的一种方式。那么法治和真正的制度建设,又该如何前行,并真正确保校园的餐饮安全?因为仔细看,即便是三部门的规定里,说的也是中小学幼儿园应当而不是必须建立用餐陪餐制度,如果好的校长都应当,可惜有的校长不必须,你似乎也没什么办法。所以,法律方面,有更高的重视,在制度层面让供餐单位和学校利益脱钩,并保证全流程监管,这样,孩子们的校园餐饮安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原题为《新闻周刊 | 校长陪着吃,校园餐就能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