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大国瑞典的“坚船利炮”——“瑞典”级岸防装甲舰
哥塔瓦尔根船厂的新任工程师哈默的F号方案设计紧凑,具有强大火力和水下防御系统,因而最终中选。由于政府预算不足,首舰瑞典号的建造经费来自市民的自愿捐献。
由于建造的延误以及当时海军技术的飞速发展,到1922年军舰完工的时候,最初的一些设计都已过时了。一战期间,军舰的航速、吨位和装甲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新舰早已不符合战列巡洋舰的标准了。
从1925年到1930年的数年中,该舰进行了频繁不断的改进,其中大的改装有三次。大多数的改装集中在火控、防护、损管、动力(从烧煤到烧油)方面的。
在改装中,为该舰安装轻型防空火炮。战争显示出大型军舰上的鱼雷的作用有限,“瑞典”级上的鱼雷装备被拆除后为主炮、副炮以及后来的对空火炮的火控装置提供了空间,而且这里有全舰最强的防护。
1930年,Gustav V有幸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安装中央对空火力控制系统和稳定装置的军舰。
瑞典级特别适合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使用。从1922年开始服役到1946年退役,他们一直是瑞典海军的中坚力量,是瑞典海军实现其战略思想的重要工具,为瑞典和瑞典海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瑞典”级为核心的本土舰队(Kustflottan)构成了波罗的海上最强的海军力量,在一次大战战后的时期,成为重要的政治和军事稳定因素。
在一战前后出现的超无畏舰是小型的“瑞典”级所不能比拟的,在这些巨舰前,瑞典级相形见绌。但是水雷、鱼雷和潜艇的飞速发展又抵销了军舰大型化的优势,在这些武器前,大型军舰显得如此的脆弱。
1922年的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严格的将大多数新舰排水量限制在10000吨以下,火炮口径限制为203毫米(八英寸)。这些限制使得当时新型的条约型军舰火力不足,对瑞典级舰形不成优势。
任何在波罗的海或卡特加特地区的攻击行动都将面临“瑞典”级的挑战。“瑞典”级装甲舰经常被用来与后来的德国“德意志”级装甲舰进行比较。德国军舰有更大的火炮射程,瑞典级的装甲更为结实。
“瑞典”级岸防装甲舰共3艘,HSwMS Sverige号、HSwMS Drottning Victoria 号、 HSwMS Gustav V号。
标准排水量7239吨,满载排水量7755吨;舰长121.6米,宽18.6米,吃水6.2米;12座Yarrow燃煤锅炉,1930年改装燃油锅炉;航速23.5节;编制443人。
2座双联装283毫米/45主炮;1座双联装152毫米/50副炮;6座单装152毫米/50副炮;6座单装75毫米/50舰炮;2座单装57毫米舰炮;2座460毫米鱼雷发射管。
主装甲带60~200毫米,主炮塔100~200毫米,司令塔60~17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