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刊文谈人才判断标准之多样性:不同专业不同标准应是常态
近年来随着考研队伍的不断壮大,应届毕业生能保研的就保研,其他人也要上考场一试身手。学生们的考研准备工作越来越早,以往从大三暑假开始复习,这会儿有的学生则从大一的寒暑假就开始上各种辅导班,所以这几年各高校,尤其是名校的分数线水涨船高,呈现出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趋势。这样一来,对于一些刚过复试线的考生来说,就会比较尴尬,第一志愿不一定能录取,那就只好申请能“调剂”的学校,这又无形中增加了接收“调剂生”学校的复试压力。有时候,某学院可能只接收一两个二志愿考生,结果报名申请者竟高达上千人,对于学校来说增加了“筛选”的工作量,而对于考生则是实实在在的残酷竞争。在这种状况下,参与复试工作的老师,也会有不小的心理负担,试想想,你给的每一个分数背后,都是一个鏖战了几年的考生,老师们手一松一紧,多一分少一分,都可能决定考生今后三年甚至其今后的人生。
再说指导论文,每年都会在高校教师圈儿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吐槽。近年来大学生一般都会参加英语的四六级考试,相反,对母语汉语的掌握,则似乎缺少一个硬指标,所以我们会发现已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要写出一篇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论证严密的文章来是很不容易的。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要毕业,论文的答辩却是个硬指标。每个学校对合格论文设定的标准中,都有一项“创新性”要求。然而,以我们当下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内容的规定来看,导师都鲜能或鲜有创新,更遑论一切以对就业“实用”“有用”为选择标准的学生呢!
对于什么是“创新性”,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实在难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这几年,因为有了“知网”的存在,为检验论文是否抄袭,提供了一个可以“量化”的工具,比如说与已有论文的重合率达到百分比多少以上算是学术不端行为等等。然而,任何工具的运用都可能呈现出其机械化的一面。“知网”作为一个文献数据库,在为人们查找资料提供便利的同时,其“唯字数是问”的做法,却又使人们在论文写作时变得谨小慎微,对已有研究成果不敢引用,不敢借鉴,对研究历史的归纳和梳理,都有可能沦为抄袭。特别是在今年不知“知网”为何物的某博士演员事件后,各高校对学生都表现出了更为严厉严苛的一面,一个正常学术术语的运用,都有可能因为“飘红”而大幅增高重复率。作为论文指导老师,也开始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本来已经基本成型的论文,在做最后的检查时,会发现学生又将其改得疙疙瘩瘩,前言不搭后语,一问才知道是因为“重复率”高涨,所以只好“填词稀释”,“正话反说”,“祈使倒装”地乱改一气,把好好的论文“修饰”得面目全非。因此,指导论文也成了一件吃力又累心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干这么点儿活儿就说累心,未免太矫情了吧。确实,如果老师们在看卷子的时候漫不经心,指导论文的时候得过且过,自然是无所谓累不累心的,不过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做事,否则也就不可能有那么些吐槽的了。
是不是每一个专业的人都需要去读研究生、硕士甚至是博士?也许对于某些理工科的专业来说,只有读到研究生,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才能追逐上本专业领域前沿发展的步伐,才能有对高精尖技术的把握与发明,至于在其他领域,读研的必要性则需视情况而定。而在当下许多单位的就业招聘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人才,除了看学历之外,再也找不到别的标准,于是就会做出非研究生不录用的硬性规定。而这其实是一种学历的高消费,甚至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这样的用人标准,反过来又会加剧强化学生的考研热,这就使得每年的春季,成为一部分人的梦想起飞的时刻,也有可能是另一部分人梦魇的开始。要使考研热降温,则需对用人标准与机制做出具有导向性的调整,而这却绝非短时期内可为之功。
至于研究生毕业是否必须得写论文,也值得人们探讨。在一些领域中,判断某人水平的高低,并非必须有论文不可。比如电影或戏曲学院的表演中,好的演员的养成,既在于自己的用功训练,也包含有天赋的成分;在医学院,论文产出多的医生也不一定能看得了病。其实,在许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领域中,在学生修完必要的课程后,增加他们的实习课时要求,或许比写论文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不同的领域录用不同学历的人才,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培养和考核标准,这才是一个正常社会正常的用人培养人的常态。
(原标题《“人才”判断标准之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