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3年的年份水喝过吗?不是忽悠,它就来自上海杨浦!
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3月22日-28日)到了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上海的宣传主题是
“节水减排,绿色发展”
这样的日子当然要说一说
“水”
每天
只要拧开水龙头
就有自来水流出
相信小伙伴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但是,大家知道一个“秘密”吗
上海自来水源自杨浦
阿拉杨浦人现在每天喝的水
其实是1883年的年份水的
“百年升级版”

是滴,你没看错
小编也没有“忽悠”你今天
我们就带着大家
揭开这个隐藏了许多年的“秘密”
首先,跟着我们“穿越”一回
来到19世纪下半叶的上海

那时候
无论在租界还是华界
居民基本生活用水主要来自附近的江河
居民从挑水夫那里买水
或自行从河流取水
然后投入明矾搅拌
沉淀杂质后再使用
emmm……
用个水真是不容易啊
这样的状况
一直持续到1883年
1883年由英国商人耗资12万英镑建造的

同年8月1日
时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
开启了进水闸门
标志着中国第一座近现代化水厂正式通水
然后
百年辉煌的发展史
水厂每天供水量由刚建厂时的不到4千吨发展到现在的综合生产能力140万吨
曾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成为
为杨浦、虹口、部分静安、部分普陀、部分宝山等五个区的
300万人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
你看,小编没有忽悠大家吧
1883年的年份水和杨浦人现在喝的水
当然,我们现在喝的水是
经过百年调整后的“升级版”
水质更是棒棒哒
杨树浦路830号
入眼就是一片英国古堡式建筑群
红、灰相间的房屋在花木的掩映下
让人有一种回到百年前的“穿越感”
这座跨越三个世纪的水厂
也是杨浦滨江优秀工业建筑的典范

那杨浦居民喝的是哪里的水呢?
有一根直径3.5米的原水管
这里面就是水厂制作自来水所需的原水

于海阁说:
“2011年之前,水厂原水主要来自黄浦江上游,2011年后,随着长兴岛青草沙水库的建成通水,我们就改用了青草沙水库的原水,原水从青草沙水库到水厂需要10—11小时的‘旅行’,源源不断输送到厂区。”
而一旦青草沙原水水质出现状况
以确保供应

原水进厂后就要开始经历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制水流程混凝
在混凝阶段,原水通过管道时,会加入混凝剂和消毒剂,并在管道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液体,会流入反应池,反应池由宽窄不一的迂回通道组成,故又名回旋式折板反应池,反应池内迂回的通道增加了药剂和水中胶体、颗粒物的反应时间,两者进行充分反应后,就会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体,在制水工艺中,给这种絮凝体起了一个十分梦幻的名字——“矾花”。
沉淀
经过迂回的反应池之后,液体就流到了空间开阔的平流式沉淀池,这里的流速非常缓慢,“矾花”会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往下沉淀,最终沉淀到池底,上层的清液则会排出到出水区。

过滤
随后,这些清液又被输送到了过滤池,过滤池内铺满了一层细沙。
于海阁揭秘道:
“其实这种沙子一共有七层,从上往下沙子粒径不断变大,水进来之后从上往下依次过滤,最后被最下方的收集管道收集到清水管中。”

消毒
自此,水也就结束了它的户外之旅,进入到了全封闭的地下水库,经过消毒后再由机泵增压打到市政管网,直到市民打开水龙头,才能再次“重见天日”。
水质监测
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也采取多种手段
于海阁介绍:“水厂化验室内5个水龙头连接着5根出厂管,化验室人员可随时接水对出厂水进行化验,每天必须检测出厂水18项指标、原水19项指标,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除人工化验检测外,原水、沉后水、滤后水、出厂水等制水各环节的水质都有在线仪表实时监测,仪表数据也会实时显示到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的电脑屏幕上。”

而自来水在出厂后
还要再在市政管道中进行远距离输送
这个过程中,水质如何保障呢?
在自来水的输送过程中,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所管辖的中途泵站会补加氯,对自来水进行再次消毒,也会在“二次供水”时设置多个水质监测点,保证市民用水安全。
制水工艺
在制水工艺上
2008年,杨树浦水厂还上马了一条深度处理工艺生产线,与前面介绍的制水工艺相比,深度处理技术增加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工艺环节,将臭氧氧化、灭菌消毒、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降解四种技术集为一体,能够把常规处理中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去除掉,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杨树浦水厂将启动为期五年的深度处理更新改造改造完成后全厂将全部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的深度处理工艺届时,市民将喝上更加高品质的饮用水!
可能有小伙伴想要前往参观一番
要注意,工厂作业区一般不对外开放
但是,城堡群中的一幢小城堡
如今的“上海自来水科技馆”
是欢迎所有人来这免费参观哒~
上海自来水科技馆
地址:杨树浦路830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每周二上午9:00-11:00,下午13:30-15:30
注意:前来参观须带好身份证
作者:朱良城、杨晓梅、葛晓玲、左原野编辑: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