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深度|对美海军“福特”级航母服役前后有益经验的总结探讨

军事

2019-03-21 13:01

本文节选自《知远防务评论》即将刊出的《对美海军福特”级航母服役前后有益经验的总结探讨》一文。2017年7月22日,美国海军新一代航空母舰首舰“福特”号正式入列服役,它的加入标志着美国海军重新回到了11艘全核动力航母的时代。从1993年展开先期研究到2017年“福特”号服役,长达24年,项目研制建造耗费约128亿美元,共经历了4届美国政府和总统。在这期间,美国军方在大型武器装备建设中开展论证研究决策的组织方式,美国海军对建设经费的动态控制理念和成本变化时的处理发法,以及美国海军新服役航母形成战斗力的训练组织方法,都存在着值得我军学习借鉴的有益经验。

1989年,前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海军亦称雄世界。在这种唯我独尊的世界大环境下,美国海军仍居安思危,不间断地说服和引导政府与民众,宣传美国海军必须放眼未来,持续跟踪并投资新技术,不断更新武器装备,提升战斗力,才能维护和推进美国海军的优势地位。

1993年,美国海军开始公开组织新一代航母概念论证,1996年3月美军参联会正式批准实施代号为CVN-21的新型航母任务需求的研究项目,整个研究论证项目工作于1999年12月完成。2000年6月“福特”级航母开始总体概念设计,2004财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纽波特纽斯船厂开始组织进行详细建造技术设计,首舰“福特”号(CVN 78)于2005年切割第一块钢板。2008年9月10日美国海军正式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51亿美元合同,开始建造新一代航母首舰“福特”号。2009年11月铺设龙骨,2013年11月下水,2017年7月22日,正式入列服役。

从1993年展开先期研究到2017年“福特”号服役,长达24年,项目研制建造耗费约128亿美元,共经历了4届美国政府和总统。一个大型武器平台,提前20-30年就已经开始研究论证,这展现了历届美国海军领导层的战略谋划能力,也体现了美国海军对维护和提高海上战斗力的不懈追求。在这种战略思维方式和对军事科学技术的长期不懈追求之中,存在着很多值得中国军队学习借鉴的有益经验。

学习美国军方在大型武器装备建设中开展论证研究决策的组织方式

美国军方在“福特”级建造过程中能够科学决策的首要经验就是开放务实。海军1993年专门成立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海基航空平台工作组,公开透明组织新一代航母概念论证,向军队、工业部门、院校、社会团体征求意见,集中全社会力量对新一代航母的实施条件、技术可行性和作战需求进行全方位研究;经过2-3年的公开讨论和意见征求,1996年3月美军参联会正式批准了计划代号为CVN-21的下一代航母任务需求研究项目,美军参联会公开发布了“任务需求声明”,美国海军正式开始实施新一代航母CVX建设方案选择的科技研究项目,组织建造方案分析,研究论证建造成本,提供二选一的方案确保实现美军参联会“任务需求声明”。在方案分析阶段,美国国防部利用3年时间审查了75种设计方案,包括航母尺寸、推进系统和整体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包含多军种人员的联合监督团,每季度举行一次例会,听取、监督、指导海军和国防部办公室的航母论证工作。航母建造方案选择的项目研究论证工作历时3年多,于1999年12月完成。新航母建造方案分析主要评估了研发建造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和工程实施细节问题,并对三个美国民众最关心的主要问题给出结论:一是动力选择问题,选择核动力能够提供超长时间的航母续航能力,不仅在作战中不必担心长时间执行任务时的燃料补给问题,还能够节省更多空间用于装载航空燃油、弹药、补给和其他必需品,具有无可比拟的作战优势。但核动力也存在比非核推进成本高的劣势,因此美军在备选方案分析阶段并没有将核动力当作唯一的选择,而是详细评估了多种推进系统方案的效费比,包括燃油蒸汽轮机、柴油机和一种改进型核反应堆,最终确认了采用核动力的优势。仅燃料在全寿命期间就比非核航母节省了10亿美元。总体来讲,新型航母核动力系统的采购与运行总成本比美军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下降了约50%,也比现役“尼米兹”级航母下降接近一半。

二是美国未来航母是选择大型还是中小型航母的问题。建设方案研究项目主要评估了航母保障舰载机联队的能力大小。详细评估10万吨级、7万吨级、4万吨级大中小三类航母对舰载机的保障能力。如4万吨级航母采购和运行成本是大型航母的3/4,但是搭载的飞机数量只有大型航母一半,中型航母成本是大型航母的90%,搭载飞机数量为大型航母的75%;且大型航母甲板保障飞机起降的效率比中型航母提高一半。结论是大型航母甲板保障飞机出动执行作战任务的效费比更高。因此“福特”级航母加大了飞行甲板,改进提高油料与弹药补给速度,并减少舰载机机型种类。

三是采取什么方式承担研制建造的费用。由于“福特”级航母研发新型A1B反应堆、新型发电和配电系统、全新飞行甲板布局、组合舰岛结构、新型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电磁弹射系统、新型拦阻装置等,航母建造成本至少增加50亿美元,因此美军计划采取两种方案实施建造,一种是将所有新系统设备一次全部应用到一艘航母,一种是在多艘待建航母上分阶段逐步用新系统换代旧舰载系统,通过逐步分期分摊费用的方式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目前采取分阶段逐步用新系统换代旧舰载系统的方式,第三艘新“福特”级航母建造完成时,才能把所有新系统全部安装运用到航母上。

应该说,美国军方在组织如此复杂、对国家战略利益非常重要的“大国利器”建设时开展论证研究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学习的。一是在论证和研究阶段,并不是军方闭门讨论,而是动员和号召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充分体现了国家重器,人人有责,成了一次普及爱国主义、普及全民国防教育的大好机会,从工业部门、战略智库到大学、科研单位,各种力量聚合在一起共同出谋划策,确保了先期需求研究的深入透彻和决策科学。二是需求论证过程公开透明,某种程度上接受了全社会的监督,确保了论证的科学周密,防止了利益交换。三是为美国相关产业和高科技公司提供了军事需求牵引,为这些公司的产品研发指明了目标和道路,为美国工业和科研部门开展海空新技术研发指出了方向。

学习美国海军对建设经费的动态控制理念和成本变化时的处理方式

美国海军在军用舰艇建造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建造成本上涨和保证装备质量之间的矛盾。“福特”号航母在2006财年开始建造时,预计舰艇建造直接成本为64亿美元,加上前期设计和技术研发已经投入约71亿美元,第一艘航母预计花费共135亿美元,其总成本超出了国防预算承受能力。“该级航母节约成本的主要方式是减少装备(系统)数量并提高质量,如“尼米兹”级航母反应堆有2个,蒸汽锅炉和发电机各8部,蒸汽阀1500个。“福特”级航母同样有2个反应堆,但蒸汽锅炉和发电机减少到各4部,主蒸汽阀门数量不到200个。所以“福特”级航母实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和人力维护成本的下降,本舰操作人员从“尼米兹”级的3190人减至2000人左右,预计每艘航母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将比“尼米兹”级降低50亿美元。为确保航母各类新装备如期装备上舰形成战斗力,美国军方根据拟装备航母的新型大型主要系统的研制进度,先后三次调整建设计划,把许多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到现役舰艇的改装中,提前在海上使用,全面提高新技术的成熟度,减少装备到新航母上的技术风险。

2002年,美国国防部宣布因为“布什”号没有按计划装备双波段新型雷达,因此更改了新航母建造方案:双波段雷达推迟到2007财年在“福特”首舰应用,节省40亿美元用于其他造舰项目,造成“福特”首舰成本上涨了4亿美元,达到了73亿美元。

2006年美国防部责成美海军修改建造计划,为新航母重新制订应用新技术的方案,“福特”级航母项目办公室在多艘现役舰艇上开展了装备改装方案,把许多拟在新航母使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提前应用到当时正在建造的“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后一艘舰“布什”号上,以验证新技术新装备的可靠性。

2008年,美海军根据建造成本上升情况,又对新航母建造计划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因为新航母使用具有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建造时,发生了许多不可预计的额外费用,导致建造总包厂家不愿意安装新装备,因此美海军与制造商谈判签订了9∶1的成本追加合同,合同规定如果发生了额外成本,经军方确认同意后,政府负责支付90%,合同商只需要分担10%。

福特”号航母在2006财年开始建造到2017年服役,建造计划数次调整,时间和成本一再增加,经费也一再追加,但建造工作整体基本顺利,得益于美国海军对新研装备研发进度和建造成本的总体把控。美国海军科学管理大型武器装备建设开放透明的制度安排和做法,尤其是对建设成本的管理双向公开(军方把经费盘子向制造商公开,制造商把成本向军方、社会公开),值得我们借鉴,这种做法有益于接受监督,提高装备质量。

在处理成本上涨时,大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建造周期长,因此材料和人员成本在建设周期内变动大是客观现实,应该允许合同经费额度的合理调整,但是必须杜绝某些制造商“利字当头”,以次充好降低质量,危害军舰的建造质量。我们还应学习美国从国家层面对“国之重器”的监督审计方式,变事后审计为过程审计,不间断的实施第三方财政监督,最少应该固定审计三次,即合同签署前,建造过程中,建造完成后。当成本变化超出一定幅度后,追加或变动合同时,还需要增加专项定向审计,确保经费切实用在战斗力建设上。

学习美国海军新服役航母形成战斗力的训练组织方法

海军航母形成和维护作战能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训练组织流程。美军一艘新建航母从交付服役到该航母编队首次独立完成战备任务,时间周期为2~2.5年时间。除试航和试航后的舰艇维护(PSA)外,其余时间大都在进行各种人员操作技能的训练和舰艇、编队、战斗群的技术/战术协同训练。美海军航母在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中,将顺次开展单舰级、编队级和战斗群多级别训练,参训兵力规模逐渐增加。整个训练阶段大致可分为基本训练、综合训练、战备执勤训练三个阶段。航母战备和训练一个周期的基本流程是:单舰人员和系统基本训练(第1-7个月),编队综合训练(第8-12个月),战斗群作战协同训练(部署前,第13-18个月),作战群战备执勤训练(部署后,第19-24个月),维护保养性训练(完成部署返港后,第25-27个月)。

单舰人员和系统基本训练(第1-7个月)

属于单舰级别的训练。航母编队各舰艇在各自的所属单位独立组织训练,对航母而言主要任务是完成航母本舰人员的操作训练,能够熟练使用航母各类武器装备,形成单舰作战能力。该阶段训练结束后,航母人员可以操纵航母完成飞机起降、航行补给、单舰武器使用等任务,航母已具备独自承担战备任务的能力,可独立遂行国土安全、人道主义救援、救灾或其他特定行动。

编队综合训练(第8-12个月)

属于编队级别的训练。该阶段主要内容一是完成航母与其他水面舰艇、核潜艇共同组成编队时各舰艇间协同作战训练,形成航母本编队的整体战斗力,二是航母编队完成与两栖作战编队的共同训练,形成2种不同类型作战编队的联合作战能力。

战斗群作战协同训练(部署前,第13-18个月)

在该阶段将开展联合训练演练(COMPTUEX)和联合特遣部队演习(JTFEX)两项内容。COMPTUEX是一个为期18天,由航母战斗群指挥官负责组织实施的联合攻防演习;通过该项训练,确保航母和其配属的航空联队成为一个运转周密的战斗整体,航母完成联合训练演练(COMPTUEX)和考核后,表明航母战斗群已经具备了完成基本战备任务的能力。联合特遣部队演习(JTFEX)是航母战斗群执行战备任务前最后、最关键的训练项目,主要内容是训练航母战斗群与美军其他部队联合执行作战任务的相互协同与支援,它是汇集各作战单元,将航母战斗群置于复杂的、敌对的未来战场环境中,在遭遇敌方攻击的情况下,与其他作战单元实施联合攻防的综合性演练。完成联合特遣部队演习(JTFEX)训练和考核,航母战斗群就具备了完成多种作战任务规划和执行的能力,意味着航母正式通过了战备能力的认证,可以上岗了。

作战群战备执勤训练(部署后,第19-24个月)

该训练是执行战备任务期间的训练,由航母战斗群负责组织实施,目的是确保在战备期间战斗群整体战斗力水平不下降。

维护保养训练(完成部署返港后,第25-27个月)

该训练是航母战斗群完成战备部署任务,解散编队返回各自母港后,航母人员开展的以维护保养装备为主的训练。

随着中国航母陆续建成服役,我们有必要学习借鉴美国航母的训练做法和经验。一是应遵循人员学习操作复杂系统的成长规律,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才能踏实掌握新装备、复杂系统。二是不应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低水平的单平台训练上,长期搞重复训练,要及时上升到对形成战斗力至关重要的编队综合训练和战斗群作战协同训练的高级层级,形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三是任何训练实际都是在训练人,任何战斗力的形成和保持都离不开人,所以必须把航母服役人员的稳定与保持放到极端重要的位置。美海军近两年频繁出现舰艇海上碰撞事故,造成较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舰艇人员调换过于频繁,关键岗位操作人员新手过多,设备使用不熟练。事实上,由于海上舰艇生活的枯燥单调,各国海军都面临人才流失这一现象。因此,中国海军航母必须尝试走出一条培养人才,保留人才的新路,才能确保航母战斗力既能很快形成,又能长期保持。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刊登媒体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