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雷达专家刘卫民:一个兵王的“三坐标”

军事

2019-03-21 23:21

来源: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张建新

人物小传:

卫民,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情报分析技师,一级军士长军衔。1990年入伍,三十余次参加演习演练、前推补盲、专家评审等重大任务,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两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方位XXX,距离XXX,高度XXX。”这是刘卫民值班过程中经常用到的雷达空情三坐标。

拥有战士最高军衔的兵王刘卫民,已累计担负战备值班5万多小时,掌握处理空情60多万批。每一次值班,都会与这些参数亲密接触。

这不仅是一串被上报几十万次的简单数字,对他而言,以脚下的土地为原点,用“方位、距离、高度”编织雷网,经纬空天,每一次坐标报出,都是一份责任的定位,都有一份厚重的荣光。

精心检修装备。

一门心思,扑向备战打仗“方位”

个子不高,常带笑容,一看就是个乐天派,这是一级军士长刘卫民给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看到雷达,我就着了迷。”尽管时过境迁,回想起18岁入伍时情景,刘卫民依然兴奋而激动。

时光飞逝,岁月更迭,这一着迷,就是29年。如今他仍是一线战斗员,一如既往坚守着高山,战斗在雷达方舱。

传授判断目标数量技巧。

他爱雷达,爱雷达兵的战斗。入伍第二年便练就了技术参数“一口清”,开关旋钮“一摸准”的硬功,成为专业尖子。

后来,他3次获得基地以上比武竞赛第一,能熟练操作12型雷达,从未发生过一起战备问题,情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创造了所在旅战备安全时间最长纪录。

近些年,随着雷达部队实战化练兵日益深入,他走下高山,前出边境,鏖战戈壁,东至沿海,西上高原,操纵雷达窥天鉴地,观海听涛,战斗履迹遍布祖国大好河山,每一步都见证着空防预警力量的转型成长。

判断处置异常不明空情

雷达一开机,我就被满屏幕的空情给震住了。”2007年,他跟随机动分队第一次赴东南沿海地区驻训,谈起当时操纵员的“密集恐惧症”,刘卫民神情凝重。

东南沿海地区风起云涌,波谲云诡,往来航班繁多,异常不明高发,加之海杂波干扰,与云贵高原地区空情不可相提并论。作为专业尖子的他,处理起来都感到吃力,更不用说其他操纵员。

这一次他知道了什么是高山与沿海的差距,同时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不出来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之后他常以此自省,也教育年轻徒弟,“绝不可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做井底之蛙。”

驻训午餐。

2011年后,他连续三年参加了空军“红剑”体系对抗。实战化演习中,他深切体会到:在电子侦察、电磁干扰和反辐射武器打击下,雷达可以说“看”的艰难,“识”的困难,“生”的不易……他思考最多的是:雷达兵怎么打好未来之战?

由此,他主动作为,深入思考,梳理总结战术战法,最终凝结其汗水和智慧的《体系对抗演习中某型雷达反干扰应用》一文获空军预警监视系统重难点科目研究一等奖,《某型雷达战斗操作使用手册》被空军推广,成为指导雷达部队迈向实战的有效战法。

2013年秋,走下体系对抗的战场,紧接着一场全军实战化联合演练便打响。大仗之前,导演部通报有5批目标,后来又更正为2批,同时还释放大量干扰体,给预警部队设置了层层迷雾。

自学新装备新知识。

演练中有的单位上报2批空情,有的单位1批没发现,但刘卫民却始终坚持上报7批。最后拨云见日,导演部裁定目标确实是7批,之前的通报只是“障眼法”。刘卫民创造了参演30多部雷达装备中唯一判断正确的传奇,被空军表彰为“预警保障先进个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他已练就了一双“金睛火眼”。

终生勤学,消除领军带兵“距离”

“我最大的短板在于文化水平不高,领悟力不好,学东西太慢。”尽管声名在外,已被原总部、空军先后8次抽调,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装备评审,还曾走上空军预警学院的讲台对大学生进行辅导授课,但刘卫民坦言:“与高素质人才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仍需要不断学习。”

部队的确是所大学校。学习,使一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战士成长为了电雷领域独当一面的领军型专家人才。

20多年,他带教出了1名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士官和300多名优秀骨干,26人考取了军校,对29个雷达站进行过巡回教学,辅导过的官兵多达数千人。

他的成功,让战友们坚信:平庸与卓越的差别,不在天赋而在坚持。

2010年8月,刘卫民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到旅机关参加雷达兵多媒体训练课件和教案编写工作,并担任课题攻关组的副组长。攻关组的其他成员都是干部,有些还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

别人一听就会,一上手就懂的问题,他要反复咀嚼回味;别人半天就能完成的工作量,他要花2倍,甚至3倍的时间。低学历的士兵带着高学历的干部工作,刘卫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懂就埋头学,不会就虚心请教,锲而不舍直到搞懂弄通。为了节约时间,他干脆将铺盖卷带进训练室,点灯熬油攻关一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编写的《判断空中目标》课件在空军雷达兵第九次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尝到甜头的刘卫民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近乎执拗地勤奋苦学,理论文章屡屡见诸于各类学术期刊。2015年,他领衔编写了19种雷达型号的近40余万字的《全功能操作、全效能发挥100问》。

卫民进行装备排故。

从2016年开始,刘卫民所在旅作为雷达兵新大纲编修试点单位,征求收集对大纲的修改意见。刘卫民向上级提出了模拟训练软件已经不适应当前战场环境,急需修改的意见。当空军将新版模拟软件研发的任务交给他们旅后,他又积极投身软件研发团队。

充分发扬“敢啃硬骨头”的战斗精神,他不讲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和队友一起扑在软件研发上,最终高质量完成了研发任务。为此,空参电雷局专门发来表扬信对研发团队进行了表扬。

他还有一个习惯,每逢保障重要空情或参加重大任务,都特别注重收集目标回波特征和运动规律,逐渐成为了一部目标特性“活字典”,很多时候仅凭经验就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出目标种类和数量。

装备性能检测。

在今年一次不明空情处置中,他的研判意见,再次为旅指挥员下战斗决心提供了依据。战斗结束后复盘,指挥员不由赞叹:“判性既快又准,刘卫民的脑子里就像有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库!”对于这一点,大家深以为然。

满腔赤诚,奠定军旅人生“高度”

2018年5月2日,湖南卫视《我爱你,中国》栏目播出了刘卫民的专访:雷达兵王。该片全景式地展现了高原雷达站的工作生活,展现了高山之巅战天斗地的雷达兵们的时代风采。热映后,他一下子成为家乡父老热议的名人。

当天他的手机一时成了热线,电话、短信、微信“狂轰滥炸”。那些曾一直以为他在当空军开飞机的老乡,不由地感叹:“卫民啊,没想到你们的工作是这样的不容易!”

“我只是一个引子,引出我们这个团队,让全国人民认识雷达兵,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盟我们这个方阵,这才是最重要的。”谈起成名后的感想,刘卫民这样说道。节目播出后,让他最高兴的其实是儿子刘仁佳的转变。

卫民和战友们巡线。

入伍以来,刘卫民先后坚守了四座高山雷达站,前三座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现在任职的9站,海拔3875米,高寒缺氧,环境恶劣,为南部战区空军唯一驻藏区部队。

尽管家属已随军,但由于坚守高山,出行不便,连队离安置点有6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一般3个多月才回家一次,与家人一直是聚少离多。缺席儿子的成长,缺少为人父的陪伴,儿子对他一直都有怨言,在家从不主动和他说话。

节目中,这个感情一向内敛的山东汉子表达了对儿子的歉疚,用从驻训地带来的大量弹壳和石头,表达着一个军人父亲深沉的爱。

当儿子班主任得知“雷达兵王”就是刘仁佳的父亲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一次深情的讲话,鼓励大家向刘仁佳同学的父亲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

连队官兵在阵地上对党宣誓。

自那以后,儿子对刘卫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欢声笑语开始萦绕在三口之家。

大家都说他乐观,其实很多人没有看到他背后的艰辛。由于长期在雷达站值班,他换上了严重的“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风湿,浮肿……一次在西北执行任务,腰病复发,他半个月都是弓着身子值班的。

这些年,面对家庭的需要,身体的病痛,他也面临过好几次走与留的抉择。但只要一句“部队需要你”,他就选择留下。在他看来,被部队需要是一种责任,为国家出力是一种幸福。

每当人们称赞雷达兵牺牲奉献时,他却总是说:“待在山头是奉献,干出成绩才是贡献,作奉献更要作贡献。”这是他一直以来坚守的价值取向。

当有人觉得选择高山就是选择清贫寂寞的时候,他却认为是选择了淡泊崇高。在寂寞的山巅,在清冷的边关,他和战友们,摘星辰以明心志,饮甘露以慰衷肠。鞭风雷而驭日月,被九霞而牧苍茫。

(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