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史上最惨的一次导弹爆炸事故:司令员和上百名专家当场牺牲

军事

2019-03-21 21:05

操之过急引发灾难。为更快地得到实用的洲际导弹,苏联领导人与军方在都不停地催促着负责R-16洲际导弹研制工作的南方设计局,导弹设计与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需要验证之处被推迟甚至取消,为惨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1960年,在访问美国前夕,赫鲁晓夫对R-16洲际导弹研制工作负责人涅杰林元帅说:我的脚踏上美国的土地时,你要给我放一枚导弹吓吓美国人。赫鲁晓夫打算以此来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及其个人的政治威信。

洲际导弹拥有比中短程导弹更长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在美国,由洲际导弹、轰炸机以及核潜艇共同组成了“三位一体”的战略威慑力量,三者有着共同的地位;在俄罗斯,洲际导弹是核打击的主体。如今拥有着洲际导弹的国家越来越多,主要是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以及英国,印度也在研制之中。洲际导弹是一个国家核力量的象征,装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更是打击和威慑敌人的利器,但是在研制和使用洲际导弹上,难免不会发生事故,甚至有

这件事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前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架上了一个庞然大物——R-16式洲际导弹。该导弹是前苏联第一种可以使用的洲际导弹。那个时候美苏争霸几乎进入一个疯狂局面,谁也不服谁,两国都将核武器瞄准对方,等待着核大战的到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都想拥有洲际导弹,美苏都在争着研制威力更大的核导弹

这枚定名为“R16”的导弹,原定在1960年10月23日(距今59年)发射。当天,已经用大吊车将它直立在发射场地,可是,经专家检查,发现引擎电路安得不妥,燃料渗漏到锅炉泵部分,因此推迟了升空的时间,有关人员把闸门拆去,就地替这枚装满燃料的火箭进行烧焊修补工作。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因为火箭在直立以后,它的引擎只能在24小时内作正常的操作,超过这个期限进行操作,就会出事故。

1960年10月23日,在苏联举行大阅兵的前夕,R16洲际导弹立于发射场地,导弹液体推进燃料已经加注完毕,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做最后的升空准备,时认苏联战略火箭军司令的涅杰林元帅亲自到场监督。可是导弹在按下发射按钮后,并没有任何反应。此时,专家在检查引擎电路时却发现了安全隐患,因此临时修改了发射时间。而当时,R16洲际导弹已经聚焦了苏联高层的目光,涅杰林元帅随后命令现场紧急修理。

发射场内的工作人员进行通宵抢修,到10月24日,在“R16”导弹升空限期之前30分钟,工作人员还在抢修一具配电器,不料,还未到时候,导弹的第二节引擎突然被点燃,顿时喷出火焰,接着又波及第一节的燃料缸,遂引起大火和爆炸。火箭发出烈焰,把周围的一切都吞噬了,在场人员惊惶走避,争相逃往汽车及装备所在地,可是,去路已被火舌烧熔,无路可逃,终于全部葬身火海。

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检修,导弹直接在发射架上卸下闸门进行烧焊修补。这样的操作具有大的危险性,而且完全违反了安全操作流程,按要求需取出液体燃料,再行维修。直到第二天,维修工作仍在继续,涅杰林坐在不远处监督,工作人员劝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都遭到拒绝。正当检修工作进一步推进时,导弹一处引擎突然被点燃,狂暴的烈焰瞬间喷涌而出,重达160的吨的R16洲际导弹当场爆炸,爆炸产生的火焰和冲击波,席卷了现场所有

事件发生两天以后,苏联政府才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官方讣闻说,苏联导弹司令员尼德林在撞机事件中殉职,只字不提事件的经过和伤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