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米里设计局”四大经典之作
该机于60年代末开始研制,1971年定型,1972年底完成试飞并投入批生产,1973年正式开始装备部队使用。后以米-24为蓝本共研发了A、B、C、D、E和F六种型号,总产量约2000架。米-24造价较低,并且还可以载8-10名士兵。
武器配备:双联23mm或30mm机炮。12.7mm四管“加特林”机枪。可加挂火箭弹发射巢、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
米-28浩劫是苏联一型单旋翼带尾桨纵列双座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米-28武装直升机使用了大量先进技术,成为了苏军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可直接用安-22和伊尔-76运输机运输到指定作战地区。它的结构布局、作战特点都与西方流行的设计,尤其与AH-64相似,因此被西方戏称为“阿帕奇斯基”。
米-28武装直升机由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1980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82年11月10日首飞,90%的研制工作于1989年6月完成,第3架原型机参加了巴黎航展,1996年,米-28H、米-28N原型机分别于8月及10月成功首飞。
米-28武装直升机采用两台克里莫夫设计局TV3-117发动机,装在机身两侧的发动机短舱中,短舱位于机身两侧短翼翼根上方,为了避免一弹击中两台发动机,两台发动机位置离得较远。米-28武装直升机基本武器配备包括直升机头部下方炮塔内有一门改进型2A42型30毫米机炮,备弹300发。每侧短翼挂架上总共可吊挂16枚AT-6无线制导反坦克导弹,以及两个20枚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的火箭巢
米-17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中型运输直升机。米-17直升机的原型是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米-8直升机,经过多次改型设计,采用大功率发动机,于1981年推出正式定名为米-17,外形与米-8直升机十分相似(仅仅是尾桨位不同,米-8尾桨在右、米-17尾桨在左),西方将两机绰号都称为“河马”。
该机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比较成熟,在国际直升机市场上,因其性价比较高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吸引了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大量向亚洲、南美洲、中东、东欧以及非洲等地区出口,总产量(含米-8直升机在内)达万架,俄罗斯本国军队装备约有3000架,其余大部分用于外销。
米-17直升机平均出勤率达90%,执行任务的可靠性概率达97.5%。积累了在恶劣条件下提升作战效能和生存力的经验。它是世界公认的耐用性高、可靠性高和通用性高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17就是在这样高起点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持续获得新的发展。米-17最突出的发展特点是适应性强、用途性广。
米-26是米里设计局研发的一款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仍在服役的最重、最大的直升机。该机的机舱内载和舱外外挂质量均可达20吨,与美国C-130运输机载荷能力相当。该机于1970年代开始研制,1977年12月14日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81年6月在巴黎航展公开展出。
米-26直升机除作为军事用途之外,其民用功能也相当出色,如森林消防、自然灾害救援等。2008年5月,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抢险中,就是频繁使用该机调运大型工程设备到震区实施堰塞湖的挖掘、疏浚工程。5月20日,1架“米-26”仅飞行2架次就将一个村的近230名村民疏散到安全地带。在预防次生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米-26货舱空间巨大,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吨的标准集装箱,如用于人员运输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60张担架床及4至5名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