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个白酒品牌,激烈争夺北京2000万人口
2018年,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一共喝掉65亿元茅台、15亿元五粮液、以及8亿元国窖1573。
这一数据来自于《北京市酒类流通报告》,这是今年的春季糖酒会期间,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与酒类咨询公司盛初集团、通达韦思联合发布的《中国酒类流通行业白皮书》中的一章。这份白皮书总结了全国14个省市在2018年的酒类流通情况。
根据《北京市酒类流通报告》,北京市场白酒的销售终端数量巨大,近3万家餐饮店、1000多家大中型商超、4000家便利店和连锁超市、近3万家烟酒店、近1万多家名烟名酒店,均是白酒接触到消费者的终端渠道。
2018年北京市场渠道销售中,以烟酒店为主导,占比达70%,其次是商超渠道,占14%,剩下的渠道被酒店、团购和电商平均瓜分。其中,电商渠道以京东、酒仙网为主,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目前北京白酒品牌超过200多个,近1000个产品,可见竞争激烈。
整体而言,北京白酒消费价位呈哑铃型分布,300元及以上的次高端、高端白酒在日常招待用酒上量很大,同时12-20元的大众消费价位的产品,消费量也十分巨大。
从消费占比来看,2018年北京市场以30元产品占绝对优势,占比高达47.6%,几乎达到整体市场的一半。
30元以下价位,以没有包装盒的光瓶酒和低端礼盒为主,2018年永丰二锅头快速上涨,同时牛栏山光瓶酒升级产品加大力度尚未见到成效。不过最低一档的白酒市场正在逐渐缩小,15元以下光瓶酒出现较大下滑。
30至100元价位,以中低端礼盒和高端光瓶酒为主,整体呈现增长势头,其中以红星蓝瓶、汾酒玻汾为代表的高端光瓶酒增速明显。
在另一极,300-500元价位的次高端白酒迎来风口,产品升级带来的销售增长较快,主要代表包括剑南春、汾酒青花20年、红花郎10年等。
8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随着2017年以来茅台价格提升,国窖1573回归,洋河梦发力,青花汾酒中国装、青花郎等进入高端价位,这个段位的销售规模大幅提升,在整体消费中占比达14.3%。
在北京市场,高端、次高端和中高端产品的消费目前以全国名酒为主。按照流通价格测算,茅台年销量不低于65亿元,五粮液年销量不低于15亿元,国窖1573年销量大约在8亿元以上,这三个品牌稳定居于前三。而在地方酒中有明显优势的则是中低端产品,牛栏山、红星占据了半壁江山。
由于北京对北方市场的高辐射影响,名酒企业均把北京作为全国化布局的重要一环。因此,北京本地的大经销商也以经营全国性名酒为主。2016年以来,随着白酒行业转暖,北京经销商毛利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以北京朝批、北京京糖为代表的省级大经销商在酒类产品的年流通规模分别达到90亿元盒40亿元,以中恒实信、京糖美丽华为代表的市级大商的年流通规模分别为5亿元和10亿元。
从白酒消费度数来看,北京市民都挺能喝,白酒在36度至56度均有较大的消费,如36度的三牛、42度的牛白二、46度的海之蓝、45度的古井、52度的五粮液和剑南春等。
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喜欢的白酒香型也呈多元化趋势,其中浓香型和清香性产品销量较大。综合来看,中低端以清香型白酒为主,中高端以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为主。
由于北京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定位,政务消费和商务消费两方面的消费量和占比都高于全国其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