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欧洲极简主义女王要来上海下一场粉红色的“雨”

文化娱乐

2019-03-21 09:51

粉到冒泡的《雨》可以说是“极简主义女王”安娜·特蕾莎最诗情画意的舞蹈。

这部作品2001年首演于比利时皇家铸币局剧院,2011年、2016年、2017年先后由年轻舞者复排,亮相巴黎歌剧院、伦敦萨德勒威尔斯剧院、爱丁堡艺术节,艳压四座。

5月4日-5日,比利时罗莎舞团将把《雨》带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这也是《雨》在中国大陆的首演,有且仅有上海一站。

特蕾莎创作的灵感来自新西兰作家克丝堤·甘恩的小说《雨》,原作讲述了女主人公试图拯救溺水弟弟的故事,而特蕾莎将客观的医疗描写转换成了深刻的心理感受。

特蕾莎采用极简主义作曲家斯蒂夫·莱希的《十八位音乐家的音乐》配乐,在70分钟不间断的舞蹈表演中,不断创造出螺旋等几何形象,将10位舞者的耐力逼近极限。漫天垂落的灰色雨线里,舞者们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粉色衣裙,营造出色彩风暴。

两年前,57岁的特蕾莎曾亲自来上海出演《相位》。二者都用了斯蒂夫·莱希的音乐,但编舞上有很大不同,特蕾莎说,《雨》是群舞作品,每个舞者的个体曲线在集体中得到放大,“《雨》是一部关于聚合的作品,采用的语言比《相位》更加精巧,与人类的动作更加接近。”

特蕾莎出生于布鲁塞尔以南的麦克伦,有着过人天赋的她直到高中最后一年才开始学舞。

1980年,她发表了处女作《Asch》,副标题为《一个固执的女孩与一个受伤的大个子飞机师的难看》。1981年,她前往美国纽约大学上课,发表了一系列作品。

那是后现代舞蓬勃兴起的时候。她在那里接触到极简主义的思潮,疯狂爱上了史蒂夫·莱希的音乐,莱希音乐里的重复性深刻影响了年轻的特蕾莎。也是受此影响,她在1982年推出了成名作《相位》。

史蒂夫·莱希的音乐理念认为,通过不断的重复,能够充分表达情感,这与特蕾莎的想法不谋而合。创作时,她喜欢淡化故事情节,抹去七情六欲,在一次次重复的过程中让人感受理性之美。重复在编舞里是一种常用的技法,但用重复很危险,关键在于编舞能不能在一次次重复中发展、变化、升级,不让观众感觉乏味。特蕾莎做到了。

1983年,特蕾莎成立了罗莎舞团(Rosas)。舞团名字的灵感来源于玫瑰花的雌蕊花瓣结构,特蕾莎的编舞理念某种程度上也与玫瑰的独特结构有关,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对自然结构和形态变化的迷恋,这其中最让我惊叹的便是螺旋结构了。”

最开始的罗莎舞团有四位女舞者,和那些赤脚起舞的现代舞团不同,四人始终留着利落的短发,跳舞时要么穿时髦女人的高跟鞋,要么穿坏女孩的小短靴——特蕾莎习惯在不同舞鞋对舞步的限制中,表现女人的动作、女人的感觉。

舞团第一部作品《罗莎舞罗莎》就奠定了与众不同的女性舞者基调:一群心无旁骛,各自起舞的女舞者,散发出柔软而铿锵的力量;舞蹈编排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利用了数学原理,创设出新的组合变化。

从这部作品开始,特蕾莎在音乐上也有了新观念——舞者跳舞时发出的肢体的声音、脚踩地板的声音,甚至是呼吸的声音,都是舞蹈音乐的一部分。甚至有时候,它们就是舞蹈音乐。在她的作品里,舞者不仅仅是舞者,同时也是乐手。在1983年,这是非常前卫的概念。

打开局面后,特蕾莎可以说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起步阶段。从布鲁塞尔到整个比利时,很多剧院、机构、组织纷至沓来,给她支持或提供合作。

1992年到2007年,罗莎舞团成为比利时皇家铸币局剧院的驻场舞团。在这段时间里,德特蕾莎执导了多部歌剧作品和多部被世界各地舞团不断上演的大型作品。横空出世的舞蹈风格让她在欧洲掀起了现代舞的极简主义风潮。

1995年,特蕾莎又与比利时皇家铸币局剧院共同创立表演艺术研究与培训工作室(P.A.R.T.S.),每一届都有来自全球超过60名学生来到这里,接受长达3年的专业指导。

特蕾莎的工作室不单单是教人跳舞,也是创立一个“孵化基地”,欧洲很多从事表演艺术的年轻人比如西迪·拉比,都曾在此一面学舞一面孵化舞蹈创意。经过数十年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欧洲训练舞者、孵化舞蹈的重要基地。

年近六旬的特蕾莎如今时不时还会上台,她说:这么多年了,我还在跳舞,因为舞蹈是我跟这个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