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军队作战不是街头斗殴,冷兵器时代军阵的重要性

军事

2019-03-20 08:14

影片《亚历山大》剧照

常言道,阵而后战。军阵在冷兵器战争以及随后的冷热兵器混用战争(比如欧洲三十年战争时代到拿破仑时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古到今,各色史书、小说和评书中,斗阵与斗将向来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两大法宝。那么军阵到底是什么?军阵如何让一支军队获取战斗的胜利?让我们就此说开来。

军队作为独特的暴力机器,其战斗力不是兵士个人武力的简单相加,而是来源于军队内部所特有的凝聚力和推进力。而这两者源自严明的纪律与严格的训练,载体则是军阵。军阵的实质就是部队在作战中所使用的战斗队形和在具体战场上的展开方式

各个战术单位按照战术要求完成列队, 同时按照一定原则组织起来并展开后,按照一定原则相互配合,便组合为一个大型的合成军阵。军阵要与军队的编制构成相适应,也要与部队中各兵种之间的战术特点、配合关系相适应。

上述内容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关系:经济技术水平决定了兵器与通信技术的水平,兵器与通信技术的水平决定交战的原则;交战原则与将领的谋划,决定具体的战役战术;而具体战术则决定了如何列阵, 列阵后如何攻守变阵。

必须注意的是,军阵不但是军队发挥战斗力的工具,更是将帅实现对部队的指挥的工具。在古代通信水平的制约之下,指挥官只能将相对模糊的命令传于各阵来执行,在部队被击溃后,失去指挥的个人在战场上等同死人。

上面这些文字可能有些拗口,说得简单一些:军队作战不是街头斗殴,军队是有纪律的暴力团体。冷兵器时代,军阵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力,更方便地实现指挥。

现在,诸位读者可以把自己当成一名即将出征的将军,手握君王赐予的兵符,进入大营接收部队。擂鼓升帐前,诸位将军们请先熟悉一下古代军队的基本编制和指挥方式。

列阵

列阵必须从独立作战的最小战术单位开始,冷兵器时代无论步兵还是骑兵,最小战术单位均在50—200 人之间,多为100 人左右。比如罗马的百人队、秦汉的屯、隋唐的团、宋代的都,乃至后来的自莫里斯方阵时代沿袭到拿破仑时代的连。冷兵器作战,过小的战术单位在战场上难以指挥且缺乏战斗力和生存能力,虽然存在更小的编制(“什伍”),但是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术单位,而只是行政编制单位。

对于步兵来说,基础的战斗队形很简单:方阵(长宽比可以根据战术要求各有不同)、圆阵(特殊的防御队形)、锥形阵。

方阵

方阵——即使是刚受过基础训练的士兵们也能排出的阵形,是最简单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阵形。可以选择纵向对齐,也可以选择横向对齐;按照不同行列比,可以摆出不同宽度和纵深的方阵——弓弩手需要大正面宽度实现打击力的最大化,步兵面对骑兵又需要足够的纵深抵御冲击。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步兵方阵多采取纵向对齐(最基本的“伍”编制就是纵向排列的),从一个侧面可以推测,中国的步阵要承担较多的进攻任务,当然同样的例子还有马其顿的方阵。虽然方阵对士兵的训练要求比较低,但是在列阵时(尤其新兵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在阵形的四角和正面布置精锐老兵“夹住”阵形,这样一是可以更快地完成列阵,二是能够提高方阵的坚固程度。

圆阵

圆阵,是将兵力按圆周线来布置,以形成全向的战线。其内部可以掩护、保护辅兵物资。

圆阵非常适于防御:首先,圆阵的侧翼和后方是所有队形中最稳固的,或者说圆阵在每个方向上都是正面;其次,圆阵可以同时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进攻,而方阵需要将正面转向,方阵越大转向就越困难,容易在遭到骑兵突袭时发生崩溃;又次,圆阵中的军官到所有方向士兵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便于指挥与弹压,当某一方向上的威胁较大时,军官可以很方便地调集预备队进行加强;再次,圆阵中的士兵只能看到身边少数战友死伤情况,而方阵中多数士兵都可以看到多数战友的伤亡——后排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排的伤亡情况,影响士气,极易造成军阵动摇;最后,圆阵便于保护军旗和伤员,还能在内部布置一定的骑兵用以反击。

综上原因,圆阵是最容易稳定士气的阵形,不单是反骑兵时常用,敌军较多时,步战也可以使用(在组成大型合成军阵时)。当然,圆阵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布阵时间长,军官需要清楚了解手下还有多少士兵可以战斗(有多少士兵就列多大的阵);战场机动能力较差,士兵训练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在运动中脱节。

锥形阵

锥形阵冲击力强,可以用来突破战线,破坏敌方阵形。这一阵形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1969年版)中表现得很好。训练布阵时,锥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是一个被斜放的方阵——士兵先列方阵,而后全员半面转向形成锥阵;当士兵熟悉后,就可直接排列出这一阵形。锥阵中士兵的对齐方式,可以选择简单的全体横向对齐,也可以两翼先按斜线对齐,内部再按纵向对齐。但是这种阵形进攻中,协调难度较高,同时两翼脆弱,在古典军国消逝之后,这一步兵阵形也少见于世。尤其在后世,重骑兵逐渐取代步兵去完成冲击任务,骑兵锥阵完全淘汰掉了步兵锥阵。

骑兵队形

骑兵队形必须要考虑到骑兵的两个特点——机动性强、冲击力强。骑兵战斗队形的设置必须要围绕这两个特点来展开, 所以相对步兵军阵而言,骑兵军阵要显得松散许多。最基本的骑兵队形为小型横队(每个小队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当然这里的横队不见得是所有骑兵排成一条整齐的线来布置,前后可以有几个身位的差距,也可以排成双排,由一名基层军官带领,横队内部各名骑兵之间要保持足够的间隔——以防止与敌方骑兵直接相撞, 避开障碍或者尸体。相熟的几名士兵可以挨得近一些,以增强冲击力。

当然,小的骑兵横队可以组成大型横队,但是单个大型横队人数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过300 人,否则会导致指挥困难, 更重要的是,如此大的横队机动能力也会下降,而骑兵的生命就在于机动能力。还可以把骑兵排成方阵,多个骑兵横队前后排在一起,每个横队间留足空间——视骑兵冲击速度和横队宽度而确定,应对敌军骑兵时间距可以小一些,应对步兵则要大一些——每间隔10 米到50 米排列一个双排横队,冲击时如同汹涌的海潮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冲击敌军。

需要注意的是,冲击敌军坚固的步兵大阵时,要对着方阵的边角发起冲击,而不是直接去冲击其正面,道理很简单:第一,方阵的正面最为坚固,也是敌人预先设定的交战区域,应对手段较多;第二,冲击边角时,交战线上冲击骑兵的人数会多于步兵的人数,更有利于杀伤敌兵;第三, 大量杀伤步兵方阵边角位置的士兵,可以更快更有效地破坏方阵的完整性,如果是从正面杀伤,敌军只要让后排士兵向前走几步就能弥补方阵的漏洞;第四,步兵方阵的边角要用老兵压阵,如果给予这些老兵重大杀伤,可以动摇阵内敌兵的信心和士气,导致整个方阵的崩溃。

骑兵还有一种冲击步阵的队形——锥阵。

早期的锥阵是投射骑兵对步兵锥阵的模仿,好处在于机动性良好,方便转向——所有骑兵只要盯着位于顶端位置的将领和旗帜行动就可以了。后期,冲击骑兵可以使用这一阵形去直接冲击步兵军阵——这一阵形穿透力强,但是后劲不足,前队冲入敌阵后可能会被黏住难以摆脱,从而阻碍后队的继续冲击,难以形成多波梯次冲击,可以说是桩“一锤子买卖”。如果冲锋的骑兵不能击穿步兵方阵,就要陷入混战。当然这一阵形用来冲击不是那么坚定的敌人时非常有效。

影片《宋景诗》中黑旗军骑兵列锥阵

骑兵的生命在于机动力与冲击力,后者也是来源于前者。骑兵的队形也应当在运动中去调整,骑兵战斗需要足够大的回旋空间。可以说骑兵作战的原则只有一个——机动;战斗中,步兵反骑兵的原则也是由此反推而来:限制骑兵的机动能力——当然骑兵的主要战场任务也是限制敌方步兵军阵的机动能力,这是一对有趣的矛盾体。对抗中,步兵要想有力地抵御骑兵的冲锋,就必须依靠坚固的军阵,尤其是拥有较大纵深的大型合成军阵,主动去挤压骑兵的回旋空间,让敌人的骑兵失去速度,在混战中装备精良的高素质步兵更加强悍。

上述几种步兵阵形与骑兵阵形至少需要数个前面所提到的百人编制规模部队合成排列而出。那么就需要建立高一级的单位来统御这些小型军阵,或者说需要建立一个建制单位,这个建制单位下辖兵力可以组建起一个可以担当各种作战任务的军阵。单个战术单位(百人级)的队形则需要依照更上一级的单位的要求来展开。在很多时候由数个100 人的战术单位组成单个的战术单位——一个由中级军官统领的中小型战阵(比如罗马的步兵大队或者是宋军的“指挥”)规模在500 人上下,是维持战线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战场上最为活跃的单位。战术上的进攻、防守都需要这样的中小型军阵的战斗与机动来实现。当然,这一级别的军阵规模也不固定,界桥之战中的鞠义先登人数为800 人(1000 名强弩兵另算),罗马人的大队有时候只有200 人左右,驻守温泉关的斯巴达重步兵为300 人,邙山之战中随兰陵王一起冲到金墉城下的骑兵为500 人。

如果战役规模扩大,单个阵就必须扩展到千人级别规模,而这一单位也正符合了汉军“部”的编制。莫里斯改革后的步兵方阵,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千人队”,无论是五百人级别,还是千人级别,都是战场上所能动用的独立行动的最小规模军阵,再往下的单位只能服从于阵的内部调度。

换言之,在战场上,统帅的命令最多只能下达到单个阵。而一个人管理多个阵是很困难的,这时候可以选择数名将领,每个将领负责直接指挥几个阵。统帅以将将的方式来指挥全军(传说中的兵仙韩信号称“多多益善”,能指挥战场上所有的阵)。当然也可以合成更大规模的单个阵,指挥层次不变的情况下,统帅可以指挥更多的士兵。但是这样需要水平很高的军官负责单个大阵的运作,而且全军的战术变化会变得简单而笨拙。

本文节选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