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若不去美国,王菲没有底气回香港
90年代走红了5位传奇歌手,四大天王加王菲,至今都难以超越。如果说四大天王的崛起,是因为谭咏麟和张国荣让位,给了足够的曝光空间。那么王菲的崛起,却是不一样的奇迹。
出身名门
王菲祖父是高官,王菲可谓是名门之后,小小年纪在北京某合唱团已经崭露头角。后来更是在80年代末移居香港,按照今天的上位逻辑,属于有钱有关系的一类。
出道遭遇重大挫折
但是香港乐坛是由成熟规则的,有钱有关系只是给了表演机会,要想有一席之地,还是要过关斩将。果然,王菲88年出道,89年在年终劲歌金曲颁奖礼上,被王杰和关淑怡强势压下去。不得不说,王菲的歌曲《仍是旧句子》迎战王杰的《谁明浪子心》、关淑怡的《难得有情人》,不输才怪。谁听过《仍是旧句子》?
出道不利,后看运气
89年也是香港乐坛的转折,两个实力人气女歌手,梅艳芳、陈慧娴双双退出。尤其是到了巅峰的陈慧娴,作品、嗓音都是不可复制的传奇,一首《千千阙歌》恐怕是唯一能满足大众小众、男女老少、高雅低俗的听众。
她是唯一可能压制王菲的女歌手
王菲的机会来得很好,尽管当时有老将林忆莲、叶倩文,也有同样特立独行另类的关淑怡,但是王菲的声线和唱功,还是独树一帜。但是论人气,陈慧娴才是第一,人在美国读书,92年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红茶馆》《飘雪》《归来吧》仍然霸屏。
歌曲:如果陈慧娴留在香港,坐拥香港最好的词曲资源,最顶级的音乐制作人欧丁玉在身边,每年都会有经典诞生。欧丁玉80年代力推陈慧娴,90年代所有资源都留给了张学友,成就了张学友的传奇。因此王菲是落下风的,陈慧娴赢。
形象:王菲造型时尚,陈慧娴有亲和力,各有各的受众,陈慧娴更符合大众审美,王菲符合小众。双方打平。
唱功:两人气息都很强,唱得行云流水。王菲的咽音,陈慧娴的颤音和尾音都堪称一绝。王菲像李白,清新高亮。陈慧娴像杜甫,醇厚绕梁。双方打平。
人气:陈慧娴是遥遥领先,王菲89年之后都输得心灰意冷,也去了美国。要不是陈慧娴离开,王菲不会再戴思聪的劝说下回香港,也没有勇气回去。
王菲有机遇也有努力
25岁如日中天又急流勇退,同时赢了市场和口碑,只有陈慧娴才做得到。王菲也是在突破叶倩文、林忆莲、关淑怡的情况下上位,算得上是天赋和努力共同造就的。
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