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次提高5%,如何平衡养老金的收支矛盾?
一 养老金连涨15年
据人社部官网消息,日前,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预计将有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自国务院决定从2005年开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至今已经连涨15年。
而且养老金涨幅的幅度和速度都大大超过全国人均收入和CPI上涨水平,从2005年到2015年,除2006年增幅为23.7%以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递增。2016年起增幅为6.5%左右,2017年为5.5%,2018年和2019年为5%。
对于近亿名退休人员来说,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5年上调当然是好事,毕竟养老金待遇调整是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步入老龄化已20年
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养老金的收支平衡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未来是否可持续发展,这一批退休人员的待遇提高了,二三十年后,我们这一批人退休的时候养老金是否可以得到保障?
毕竟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了,而且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了。
国际上对于老龄化社会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一般来说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我国在2000年11月底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时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2%。
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了,而且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老龄化的程度与日俱增,预计到2050年的时候,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高达34.1%,届时,求释君也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了,求释财经的读者绝大部分应该也是了。
三 十余省份养老金已收不抵支
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年轻人占比越来越少,而且总数也呈现下降趋势,因为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对于国家的养老金来说,意味着两大问题:流入养老金资金池的资金越来越少,养老金的支出负担越来越重。
不说未来了,就说现在吧,很多省份的养老金已经当期收不抵支了,黑龙江甚至已经穿底了,需要中央进行全国调剂了。
2014年,我国仅河北、黑龙江、宁夏3省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2015年,这一情况扩大至6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2016年“入不敷出”省份增加到了7个,分别为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其中黑龙江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已穿底;2017年,我国有十余个省份当年养老金支出大于收入。还有分析称,如果扣除政府的财政补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出现了当期资金缺口。
关于养老金的问题,求释君也写过多次,按照目前的现状发展下去,不作调整的话,全国的养老金10年之内会穿底的。
关于如何调整,人社部其实也考虑过,就是延迟退休,让大家交钱的时候延长一些,拿钱的时间推后一下,这样可以极大的缓解养老金压力,但延迟退休方案迟迟没有推出来,是因为三期叠加时期,就业压力还很大,断然实施延迟退休计划,年轻人的就业是个大问题。
但养老金的收支矛盾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是一个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人均寿命也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步入老龄化社会是迟早的事情,而那些发达国家,早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四 他山之石-日本的“100年安心计划”
我们关于如何平衡养老金收支矛盾,我们可以借鉴他山之石。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2004年的时候对养老金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推出了“百年精算”计划,保证在改革约100年后(2100年),日本公共养老金余额仍然可以满足1年的养老金支付水平。在日本国内,这个计划常被称为“100年安心计划”。
这个安心计划是对公共养老金约百年的收支进行预测和计算,具体的,在考虑了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工资增长率、利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劳动分配率、老龄化率、总和生育率、养老金投资回报率等等指标后,估算养老金的收支数据,据此调整养老金的保险费率、退休年龄和所得替代率等。
这个计算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每五年要进行一次财政检验,随时调整,截至目前,已经检验了两次,分别是在2009年和2014年,今年会进行第三次检验,不断的修正指标和数据,臻于完善。
另外,日本这个百年安心计划还引入了“宏观经济指数调整率”,这是一大亮点,某种程度上使公共养老金实现了“自动平衡”。
虽然目前我们有实力有能力再次提高养老金的支付水平,但考虑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速度、物价上涨水平等等因素,我们仍要未雨绸缪,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及早规划研究,制定我们自己的“百年安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