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世界最先进,服役后却百病缠身的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
柯林斯级潜艇由瑞典考库姆造船公司设计并参与建造,首艇于1989年在考库姆造船公司船厂开工建造,之后转移到阿德莱德造船厂建造。
主要任务是反舰、反潜、警戒、搜集情报、布雷和执行运送潜水员登陆等特种任务,活动海区为中远海,也可用于执行远程作战任务。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远离其他大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海军在国防力量中的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海军成立后的50年内,其主要依靠英国海军的潜艇及其艇员担任海军防务。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购买了6艘奥伯龙级潜艇,才有了自己的潜艇部队,这6艘潜艇都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建造的,服役已有30多年,虽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但仍难以承担起现代潜艇在海上防务的重要使命。
自20世纪70年代始,澳大利亚按照“自力强化国防”的策略,制订了“潜艇现代化计划”,但终因经济实力不济,无力付诸实施。
20世纪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经济复苏,加上墨尔本号航空母舰的退役,潜艇便成为进行区域防御战略的中坚力量。鉴于奥伯龙级潜艇即便进行现代化改装,也无法达到海军需求,因此,澳大利亚政府筹措了40亿澳元决定用于新一代潜艇的采购。
1981年,澳大利亚海军宣布了建造新一级潜艇的计划,由于澳大利亚并无独立设计建造先进潜艇的技术能力,而美国早就停止了常规潜艇发展,当时的日本受政治限制而无法对外输出潜艇技术。因此1982年,澳大利亚向欧洲各大潜艇制造商发出了招标书。
招标书既要求新潜艇可以担负在澳大利亚海域之外的远洋巡逻使命能完成搜集情报,特别是电子情报的任务;又要求新潜艇编制人员要尽可能少,自动化水平尽可能高,并技术转移至澳大利亚本土生产。
瑞典、英国、德国、荷兰、法国和意大利6个国家的7个潜艇设计与制造公司参加了投标。澳海军进行了三轮评估筛选,进行综合比较后,最后选择了瑞典考库姆造船公司的471型方案,并选择2家作战系统供应商。
1985年,澳大利亚与考库姆造船公司签订了设计方案合同,由考库姆造船公司与澳大利亚3个公司组成的澳大利亚潜艇公司作为主承包商。1987年6月3日,考库姆造船公司与澳大利亚海军在堪培拉议会大厦签订了建造6艘柯林斯级潜艇的合同。
柯林斯级潜艇设计的471型方案是以瑞典考库姆造船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末设计,于1987年至1990年相继进入瑞典海军服役的A17西约特兰级潜艇为母型。471方案基本上是将哥特兰级设计图纸放大了近三倍。
柯林斯级潜艇采用拉长水滴型线型,具有带突出整流罩的钝圆形艇艏和尖锥尾,外形类似放大了的瑞典西约特兰级潜艇;指挥台围壳外形低矮细长,前缘稍向后倾,顶部后缘有特别的平台延伸,整体呈流线型,位于艇体中前部,其上装有水平舵。
指挥台围壳后部的上层建筑,在靠近艉部的位置与耐压艇体的衔接时形成一个十分陡峭的斜坡;艇体横剖面呈圆形,回转体尖尾上装有呈X形布置的尾舵和直径达4.4米的7叶大侧斜低速螺旋桨。
柯林斯级采用的这种主艇体一操纵面一螺旋桨的配置方案,具有特殊的优越性。首先先是操纵面的尺度不超出艇宽和龙骨基线,潜艇离靠码头、进坞坐墩和坐沉海底十分方便。其次是潜艇具有优异的稳性和机动性,无论水面,还是水下状态稳定航行时,均具有良好的航向保持性,机动航行时也具有灵活的操纵性。
尖锥尾线型具有比较均匀的伴流场,附体阻力较小,有利于提高艇的航速和降低螺旋桨噪声;存在的问题是艇体艉部无任何圆滑过渡的连接以及不合理的指挥台围壳形状,使其水下航行时,后半部艇体产生显著流体涡流,并直接进入艉部的螺旋桨工作区,引起桨叶振动和噪声。
柯林斯级潜艇采用的是单壳体结构,2层连续甲板,壳体寿命30年。为了提高总体性能,降低艇体重量,该艇艇体是用瑞典产的抗拉伸高强度钢制成的,这种合金钢比HY80及HY100型镍铬钢更易焊接和加工。
全艇采用小储备浮力的大分舱,整个艇仅艏端和尾端设有主压载水舱,中部为单壳体,带有脱险筒的双层耐压隔壁将整个耐压船体分隔成2个水密舱。柯林斯级的大分舱结构,给总体布置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使舱室得到更充分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改善潜艇的适居性。
柯林斯级潜艇采用柴电推进系统驱动单轴螺旋桨,动力推进系统有3台V-18B14海特莫特17缸4冲程柴油机,持续功率6020马力;3台热蒙特·施耐德交流发电机,提供3500kW的电能;4组瓦尔塔管状铅酸电池,分2大组布置在一个耐压隔舱中。
1台热蒙施奈德3MW双电枢直流主推进电机,功率7344马力(5.4MW);1台麦克塔嘎特·斯科特公司的DM-43006应急推进液压电机。柯林斯级的动力源配以低阻力的艇体以及高效率的螺旋桨。
柯林斯级潜艇配备有6具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在艇艏分3组布置在左右两舷,每舷的发射管均可单独操作。可发射美国“鱼叉”AGM-84反舰导弹和MK48型鱼雷MOD4型,反舰反潜两用,也可装载水雷。武备配置中增加了多用途发射管的数量和武器携带量,同时注意了雷弹的配比,共携载武器23枚,配备44枚水雷。
水面排水量3051吨,水下排水量3353吨;艇长77.5米,宽7.8米,吃水7米;水面航速10节,水下航速20节;潜深300米;编制42人。
柯林斯级潜艇服役后各种故障不断,被迫一次次追加预算,其主要问题都集中在动力、噪音、火控和密封这四个方面,此外,由于密封性不好,柯林斯级的漏水量达每小时数百升之多,严重超标,既不敢高速行驶,又不敢深潜,后经重新设计艉轴密封圈才得以解决。
柯林斯级的各种“百病缠身”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对潜艇性能的盲目要求,导致设计公司在没有大型潜艇建造经验的条件下,采用简单放大的方法以满足主要指标,影响了潜艇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