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弄堂里的“活地图”:一个上海爷叔眼里的上海味道

文化娱乐

2019-03-20 10:12

上海味道在哪里?很多人会答,在吴侬软语的上海话里,在浓油赤酱的上海菜里,但如果你遇到了寿幼森,他会直接带你走到最近的一个弄堂里,和你说说其中的故事,老的逸事,新的变化,站在哪里拍照会好看……听着他地道的上海话,空气里可能就飘来灶头间传出来的红烧肉的香气,那一刻你便了然于心,“哦,上海味道!”

大家都管65岁的寿幼森叫“老寿”。退休前的他是一个职业司机,在出租车公司和外企工作。在没有导航的年代,业务精湛的他每年都是单位标兵,每天穿梭在城里,每一条路看在眼里,每一处变化更是记在心里。从青年时代起,就热爱摄影的老寿便决心利用自己闲暇时间记录下变迁中的城市,而弄堂是他最钟情的题材。

“我一直认为城市的底蕴就是来自于上海那些多如毛细血管般的弄堂,在上海百年发展史上可以看到,有众多的政治家和企业家从这座城市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也许他们正是从众多的小弄堂里的某个亭子间里,走进众人的视线中。而正是上海的弄堂孕育和实现了他们的梦想,所以说弄堂才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老寿在自己的“老寿眼中的上海”微信公众号里写道。

背着相机的老寿 汤捷 图

这位上海爷叔说自己是“草根摄影师”,只有一腔不灭的热情、一颗勇于学习的心和一些不断升级的装备。2011年,他开通了微博,把每天拍摄的照片放到互联网上。2012年,他与文汇网合作,每周以“老寿带你弄堂游”、“老寿带侬兜马路”、“老寿带你游上海”三个图文话题向大家分享平时的拍摄见闻。

“水平要提升,就要累积作品。我喜欢拍人,喜欢走到弄堂里的生活气息,也所以就一直拍一直拍”,他告诉澎湃新闻。退休后,他花在拍摄上的时间更多,365天终年无休。每天起床看天气,他随手会写下今天的拍摄行程,上午、下午、晚上去哪儿......精确到几点。这位上海老爷叔的经验是:“北京新邨啊,只有下午1点钟太阳光才会照过去,拍出来才好看啊!”

北京新邨午后光影

如果上海碰上“百年一遇”的雪景,老寿别提有多激动了,赶紧拿上机器跑到他的高楼据点,卡嚓卡嚓地拍。他回忆起雪天拍片经历时说:“拍着拍着就觉得老弄堂的房子有味道,积雪覆盖着的屋顶啊,颜色就是漂亮!”

克莱门公寓雪景

老寿很喜欢复兴中路淡水路口,站在那里,一眼望见的就是当年法租界的高档公寓和花园公寓,每每路过时,他就想着如果没有汽车、没有行人的时候,那个路口会是怎样的模样。

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他看着天色怡人,年夜饭都没吃,就骑着自行车过去,在最后那一抹清澈的天色和刚刚亮起的路灯下,按下了快门。他指着那张照片和记者说:“一年里只有这一天路上没有车也没有人。我和自己说,如果错过了,那我就要再等一年了”。每当拍到满意的照片,老寿就哼着小曲回家,心里美滋滋。

花园公寓夜景

得益于他扎实的道路基本功,点与点之间来去自如,加上刻苦勤奋,每年他的拍片量在7万张左右,拍得越多,他越发现住在老弄堂里的人有意思。后来就慢慢开始和住户聊天,时间一长,大家都当他是老朋友,“哟!老寿,侬又来啦!吃杯茶!”这样的问候不绝于耳。

“都说城里人人情味淡,一定程度上是。很多邻居都不认识了,搬走的搬走,租房的租房,但留下的这些啊,还是很温情的”,老寿说。在江阴路黄陂北路那里的大兴里、九福里和六仪坊,他听弄堂里的老居民讲房子的历史,对于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又多了一层理解。

大兴里 5号

老爷叔还有个本事,就是和不欢迎他拍照的住户混熟。他会真诚地告诉对方拍摄意图,送上一点小礼物,当对方理解后便和气招待,他则用心地把照片冲印完、塑封好再送还。“你可能觉得麻烦,也可能觉得没有意义,但这就是我们这代人交际的一种模式,将心比心,总要认真点”,老爷叔恳切地说。

厦门路136弄“尊得里”内景

2004年至今,他的拍摄涵盖了上海各区的典型弄堂,目前他已整理出110条,这些画面如今也成了城市影像展览、历史资料和一些影视剧拍摄的宝贵参考素材。

就像他自己所欣赏的马克·吕布、薇薇安·迈尔一样,老寿希望用自己的纪实摄影记录下时代风貌,“为上海保留一份影像”,他说,“或许现在看没有什么意义,但30年以后人们来回味这个城市时,后来人会觉得意思”。

2019年1月,老寿多年的心血集成了《老寿带你上海弄堂游》,一本可以放进口袋的弄堂指南,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打开就是浓浓的上海味道。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先生在推荐语中写道:“(《弄堂游》)以摄影师老寿的立场,揭示了上海数条经典弄堂的灵魂底蕴,是一部集历史、人文、镜像为一炉的佳作,让读者有走入弄堂、阅尽繁花之感”。3月23日,这位上海爷书还会有新书签售会,相信更多对弄堂有好奇心,对上海有感情的伙伴们都能从老寿的分享中感受到迷人的上海味道。

新书封面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