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市,小盘成长股的春天
注:请务必认真看完全文,再做定论。欢迎理性讨论,但是胡乱喷者请绕道。
一个企业由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几乎每一个企业都不能逃脱这个过程,只是有的企业中间某一个过程时间更长。
在企业初创期,有很多不确定性,风险相对较大。渐渐的企业慢慢走上正轨,掌握了一些核心竞争力优势,企业快速的发展,业绩高速增长。当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后,会遇上行业发展天花板,因为它的产品几乎人人都拥有了,这时它已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每年大幅增加更多产品的销售,业绩难以继续高速增长,但它的产品非常稳定,这样的公司就到了成熟期。
小盘成长股一直是出大牛股的摇篮,甚至包括很多大蓝筹和白马股,都是由原来小盘股成长发展壮大的,比如像万科、大华股份、苏泊尔、立讯精密、爱尔眼科等等,等等,还有很多,都是由最早小盘成长股涨幅很多倍后发展而来。
嘴炮靠想象的逻辑,我们不要,我们需要的是有理有据,以事实说话!
接下来,一起看看2005年至2019年上证指数和中小板综合指数的数据。
从2005年至今,我们A股一共经历3轮完整的牛熊市:
【第一轮】
上证指数:经历股改前期几年的漫长下跌后,上证指数2005年6月6日这个吉祥的日子破了1000点,而当时市场很多人预计将跌向800点,当天最低点998点这个吉祥点位,然后启动一轮大牛市,直到2007年10月16日6124点见顶。
中小板指数:中小板建立于2005年6月7日,而正式开市于2005年6月8日,正好与上证05年6月6日底接近,也恰好开盘当天最低点998点,太巧了。然后与上证一同启动一轮牛市,但中小板涨幅更大,牛市持续时间更长,直到2008年1月15日6315点见顶。
指数涨幅:上证涨幅513.6%,中小板涨幅532.7%
牛市时长:上证时长27个月左右,中小板时长30个月左右
【第二轮】
上证指数:经历2007年次贷危机洗礼,在连续降息降印花税以及4万亿影响,估值也杀到历史底部,终于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在1664见底。但由于是靠强刺激带来的,所以这轮上证牛市只维持了9个月零6天,于2009年8月4日3478点见顶。
中小板指数:同样,中小板虽然下跌的晚些,但也在2008年10月28日见底,底部点位1959点。随后展开一轮牛市,相较于上证时间长很多,空间也更大,中小板这轮牛市于2010年11月11日8017点见顶。
指数涨幅:上证涨幅109%,中小板涨幅309.2%
牛市时长:上证时长9个月左右,中小板时长24个月左右
【第三轮】
上证指数:理论上这轮上证是2013年6月25日1849点见底的,但由于当时钱荒以及大蓝筹股普遍业绩不好,导致上证指数一直低位盘整,直到2014年7月才全面启动,进入真正牛市,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6月12日5178点见顶。
中小板指数:中小板见底于2012年12月4日4013点,之所以远早于上证指数见底,原因是2012年12月开始本来上证和中小板在银行和券商板块翻倍的背景下,一起开始上涨,但是银行和证券等权重一波拉抬指数后,则开始震荡下跌,上证指数也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创新低,而中小板和当时创业板则是已经开启牛市,一路上涨,直到2015年6月12日18437点见顶。
指数涨幅:上证涨幅180%,中小板涨幅359.4%
牛市时长:上证时长24个月左右,中小板时长36个月左右
三伦牛市涨幅总和:上证指数累计涨幅418.8%,中小板综合指数累计涨幅1747.4%
三伦牛市时长综合:上证指数累计牛市时长60个月,中小板累计牛市时长90个月。
根据上面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每轮牛市中小板涨幅更大,时间更长。
那么中小板为什么涨幅更大,牛市时间更长呢?
我们看看上面这幅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数的几轮牛熊市估值对比图,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几点:
1.每轮牛市代表中小成长股的中小板指数估值弹性明显要大些,黄线和蓝线差距加大,说明弹性好。
2.每轮熊市中小板由于之前涨幅大,估值高,跌幅也会大些,估值回归。
3.这也是重点,业绩持续较快增长,加上牛市估值提升带来的戴维斯双击。
通过指数涨幅我们发现,同样998起点,在同样经历3轮牛熊后,中小板指数涨幅是上证指数的4倍左右,即便现在以熊市估值回归后,中小板综合指数9767点也是上证指数3096点的3倍多,除了估值弹性,更重要的是业绩增速也比以蓝筹为代表的上证快很多,这从上图两者涨幅差距很大后,而现在估值差距并没有涨幅大也可以看出来。
结论:小盘成长股在牛市持续时间更长,涨幅更大,估值弹性更好,在牛市可以形成戴维斯双击。因此,牛市是小盘成长股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