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迟来的希望和再也不容错失的机会——伊拉克战争16周年记

军事

2019-03-19 19:23

新华社巴格达3月19日电通讯:迟来的希望和再也不容错失的机会——伊拉克战争16周年记

新华社记者张淼 程帅朋

摧毁一个国家需要多久?16年前的伊拉克战争给出了答案。

2003年3月20日,美国政府以伊拉克政府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事后被证明为子虚乌有的理由,在国际社会普遍反对的情况下发动伊拉克战争。顷刻间,伊拉克陷入战火。

重建一个国家需要多久?事实证明,哪怕16年之后,一切才刚刚开始。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底格里斯河东岸,有着“曲线女王”之称的已故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遗珠”——伊拉克中央银行新总部已进入施工阶段。项目搁置多年后,这座设计172米高的白色不规则柱型摩天大楼终于动工,预计将于2021年落成。

这一地标建筑的动工被视为伊拉克重建的象征。16年后,哈迪德饱受战乱的祖籍国正孕育迟来的希望。除了在建的中央银行,巴格达市内多个商业中心、酒店和住宅楼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等待已久的城市重建,终见雏形。

16年间,战争让这个国家陷入混乱,恐怖袭击和教派冲突成为常态。暴力与冲突,失业与贫穷,使这个曾经富裕繁荣的国度丧失了一整代人的希望。连续10年,巴格达在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名中年年垫底,也是全球安全状况最糟糕的城市之一。

前总统萨达姆时期遗留的城市基础设施多已废弃和破败。曾经有一段时期,唯一新建的基础设施就是不断加盖的防爆墙。为防止汽车炸弹袭击,巴格达市内立起了数千处防爆墙。

最知名的防爆墙在“绿区”,这是战后美国人在巴格达为美国使馆、伊政府部门等圈起的所谓保护区,4米多高的围墙,彻底将政府和百姓隔离。

随着安全局势改善,从去年年末起,巴格达行动指挥部开始拆除“绿区”的铁丝网和防爆墙,限时开放“绿区”内的交通要道。对普通民众而言,也是他们自2003年后头一次见到“绿区”内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和著名地标“胜利拱门”——这是伊拉克曾经荣耀的见证。

“这个地方在我们的记忆里占据了重要位置,美国人和政府在这里占据了太长时间。”巴格达市民阿德南·库雷希颇有感触地说。

16年间,伊拉克战火纷飞。

2011年底美军匆忙撤出伊拉克,给“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在伊拉克发展壮大留下可乘之机。2014年6月,“伊斯兰国”武装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并占领伊西部和北部大片土地。随之而来的,又是历时三年半的反恐战争。

联合国数据显示,“伊斯兰国”的暴行造成伊拉克约600万民众流离失所。在距离2017年12月战胜“伊斯兰国”、取得反恐战争胜利一年多后,伊拉克全国仍有约180万民众流离失所。

巴格达以北400公里外的摩苏尔,被摧毁的老城依旧满目疮痍。努里清真寺废墟前的街道,工人在为重建下水道忙碌,附近街区也开进了推土机和大型机械进行清理工作……摩苏尔老城在艰难复苏。

去年以来,战火渐歇,政治纷争又起。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萨德尔运动”“巴德尔组织”等政治派别崛起。多年后,由这两个派别的领导人穆克塔达·萨德尔和哈迪·阿米里分别领导的“行走者联盟”和“法塔赫联盟”成为2018年5月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最大赢家。

2018年10月,伊拉克政坛的“老面孔”巴尔哈姆·萨利赫和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出任伊拉克新总统和新总理。不过时至今日,政治僵局仍在持续,伊拉克新政府仍未组建完成,重要的内政部长、国防部长职位仍空缺,国家也依旧面临着严峻的腐败问题。

新任联合国秘书长伊拉克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团长雅尼娜·亨尼斯-普拉斯哈特此前表示,尽管伊拉克的局势出现了一些显著进展,但政治僵局和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正在阻碍伊拉克的稳定。

“伊斯兰国”残余势力也并未彻底死心。萨拉赫丁省情报部门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转入地下的“伊斯兰国”残余势力已完成重组,在后勤方面做好了与伊拉克安全力量长期对抗的准备。目前,“伊斯兰国”残余武装分子仍不时在伊北部和西部多个省份发动袭击。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纳吉布·朱布里认为,伊拉克新政府应积极应对腐败问题,优先发展社会服务,加速民众逐步回归正常生活的脚步。“经历过人间惨剧的伊拉克人不应该再错失机会,一个通向繁荣未来的机会。”朱布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