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受外国人追捧的中国品牌:价值超3500亿,影响力远超华为茅台
文:朱晓丽
最近,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从行业角度,选取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文化传媒、信息技术、家电等相关行业25个品牌。入选的品牌大多为我们所熟知,包括青岛啤酒、老干妈、茅台、华为、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等。
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海尔,海尔以350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前三。甚至超过华为、茅台、阿里等品牌。报告显示,近年来,海尔集团的主营业务已从传统的“家电”转向“物联网生态”。2019年初,海尔集团发布了最新业绩数据。去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2661亿元,同比增长10%,全球利润和税收总额超过331亿元,同比增长10%。
在众多企业中,海尔可以说是每一个时期都能占据领先地位的少数企业之一。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张瑞敏很久以前就说过:“对于海尔来说,只有创业才能保住自己的生意。”因为经营自己的生意是不可能的。只有永远创业,永远在路上,才能把企业做大。
对于海尔的发展你知道哪些呢?海尔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工厂,一年换了三名厂长,所以人都不愿意去。最后,张瑞敏赶鸭子上架去了工厂。据说,当他第一次去那里的时候,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不见了,四面都有漏洞。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因为没有钱买煤取暖,工人们拆掉了木窗户,把它们烧成了柴火。
后来一系列的整顿使这家工厂逐渐走上了正轨。在那个各行各业都疯狂成长的时代,家用电器供应不足市场一片空缺。许多企业试图扩大规模,注重产量而不是质量。但是张瑞敏是个例外。他领导下的海尔没有盲目增产,而是注重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张瑞敏提出“要么不做,要么先做”。海尔凭借差异化的品质获得竞争优势。为了提高冰箱的质量,那一年发生的砸冰箱事件让员工们树立了“问题产品不能出厂”的意识。20世纪90年代,在动画片《海尔兄弟》的帮助下,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两兄弟穿着裤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家电品牌。
企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以质量优势和差异化服务获得市场认可。与此同时,海尔喊出了“走出去,进去,上去”的口号。在此之后,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工业园——海尔工厂。品牌进入海外市场,根据不同地区需求,创新差异化产品。
海尔成为外国人最喜爱的中国品牌。可以说国内企业家没有张瑞敏那样的国际化视野。在竞争激烈的高端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工厂,通过制造来引领品牌本土化。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做法遇到了很多质疑,但只有海尔敢于迈出这一步。面对消费升级的趋势,海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走自主品牌创造之路,已被全球数十亿用户认可。并且连续九年成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在张瑞敏35年的领导下,海尔经历了5次转型。在转型的过渡期,他们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同时也在追赶竞争对手格力和美的。但是在熬过艰苦的转型期后,海尔再次走在行业的前沿。
本文由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