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委员:5000只羊、200头牛做抵押,为啥还贷不了款
贷款来不了,生产不能停,周转资金哪里来?
据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说,有人专门做过桥拼缝的生意,而且生意兴隆。“到社会上找钱,价格很高。能高到什么地步?有的时候是100%。100%是什么概念?企业借1亿元,用1个月,每天利息33万元。大家可以思考,企业背着这么高的利息,还在等着银行把钱借给它们,为了什么?我想,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用。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现在拿大数据来简单地给小微企业定性说其负债率高、不良贷款率高,这个结论是否全面?因为小微企业明显处于弱势,几乎没有话语权。”石磊这样说。
反过来看,大企业是不是也存在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的情况?
“真正的风控雷区应该不在小微企业这边,反而有可能在大企业那里聚集,因为它的隐性风险咱们可能看不到。它从这里贷款了10亿元,到该还的时候,还可以从别的地方贷款15亿元,从账上看,还多了5亿元。”作为中小企业家,石磊的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
“还有担保圈的问题,我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公司,那里金融圈对小微企业也有潜规则。比如说牧民,一户人家有5000只羊,200头牛,这在当地绝对算得上有钱人了,但金融机构可能一分钱也不给他贷,为什么?他们会说,吃草的都不能当抵押物,因为一旦有瘟疫或者跑了丢了,都是风险。”为此,石磊有两个建议。第一是在引导金融扶持小微企业方面,政府应该介入,要抓紧推动细节落实,因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担保,现在政策性担保平台比较少,要促进政府、银行和企业借力担保平台满足广大中小微企业的需求。“不然,我们只能靠着抱团取暖的方式搞担保圈。有人开玩笑说,企业进了担保圈是等死,但不进担保圈必死。在一个圈子里,有时隔着四五层关系的企业出了问题,也能影响到自己企业的融资。大数据在这个时候就变死板了,它不再看你是不是连续十几年都好借好还、没差过银行一天利息的企业,就凭一个担保圈记录就把你未来的融资需求枪毙了。”石磊有点无奈。
他的第二个建议是完善银行信贷部门的考核机制:“基层信贷员冲在核发贷款第一线,出了问题终生追责。如果换位思考,把企业老总都换到信贷员的位置上,我也会不管你企业好与坏,只要我自己没风险,好坏同抽贷。因此我建议调整基层信贷员的考核基数和处罚力度,或者能让他们免责。”(原题为《5000只羊、200头牛做抵押,为啥还贷不下钱来?———全国政协委员石磊谈融资那些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