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太平洋战争前期美国海军如此艰难,一份舰船名单揭示原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海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海军。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规定了各国主力舰的吨位和规模,美国和英国并列第一。虽然1936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就失效了,但论造船能力美国依然是最强的,而英国海军又在二战最初的几年中损失惨重。不过这世界第一海军却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打的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这也使得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初几个月中一败涂地。即使在中途岛海战后,美国人也面临兵力不足的困境,在瓜岛战役期间还出现了“企业VS日本”的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珍珠港战役中的内华达号
可能有人说:是因为日本海军很强大,战术素养高。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要知道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数量差距很大,质量相差不多,就连日本海军自己也深刻地认识到他们和美国海军件差距巨大。也有人说是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给美国舰队造成了严重损失。不错,在珍珠港美国有5艘战列舰丧失战斗力,其中2艘完全损失,2艘坐沉后打捞修复,1艘重创后修复。但美国战前共有17艘战列舰,即使5艘失去战斗力也有12艘,而日本战前一共才10艘战列舰,而珍珠港战役中美国除战列舰外的其他舰船并没有太大损失,也就是说,一个珍珠港不足以抹平美日海军之间的巨大差距,那么问题在哪里?
也许下面这份舰船名单(名单来自NavWeaps网站)揭示了最重要的原因:
这些是参加了1942年11月8日在同盟国在北非登陆行动“火炬行动”的部分美国海军舰船名单(名单来自NavWeaps网站),从这份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海军在这次行动中出动了1艘舰队航空母舰(突击者号),4艘护航航空母舰(桑加蒙级全部4艘),3艘战列舰(马萨诸塞号,德克萨斯号,纽约号),3艘重巡洋舰(威奇塔号,奥古斯塔号,塔斯卡卢萨号),4艘轻巡洋舰(萨凡纳号,布鲁克林号,克利夫兰号,费城号),以及30多艘驱逐舰的强大舰队。
参加火炬行动的突击者号航母
而这时太平洋上在干什么?在进行惨烈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此时美国海军在瓜岛兵力不足,整个太平洋上只有企业号一艘航母可用,“企业VS日本”就是在这时候打出来的标语,而其他军舰也不是很充足,以至于在11月15日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的最后一战前,美国在瓜岛只剩2艘战列舰和4艘驱逐舰(这4艘驱逐舰还是拼凑的)可以迎战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缺兵少将之时,美国却需要派遣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在欧洲作战,所以之前那个问题就有了更充分的解释:美国海军需要分兵两洋作战。
威奇塔号重巡洋舰
美国海军固然是世界第一,但两洋作战分散了美国海军的兵力,在太平洋战区自然兵力不足,太平洋舰队和日本海军兵力对比并无多大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因而作战很艰难。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看出的事情,但却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事实上美国等同盟国制定的二战策略就是“先欧后亚”,把主要力量投入欧洲战区来重点击败德国。当然,大战略上的先欧后亚并不意味着海军舰船也要先欧后亚,毕竟在欧洲有英国这个海军强国对付德、意海军,而太平洋方向只有美国海军能与日本海军一战,美国海军的力量尤其是大型舰船多数仍然要投入太平洋战场。不过,既然有这种战略,就意味着美国海军在大部分投入太平洋的同时依然需要在大西洋方面留下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力量,尤其是在1942年。而且,即使把舰船从大西洋调往太平洋也因为路途遥远而需要很长时间,上述的威奇塔号和克利夫兰号在参加完火炬行动后就增援太平洋战区,但在1943年1月才赶到瓜岛。
突击者号航母
1942年时,德国U艇在大西洋活动猖獗,大型舰船也频频出动,意大利海军主力尚存,维希法国海军尽管“保持中立”,但也难说是否会被轴心国夺取。因此美国在大西洋方向需要有足够强的舰队,这自然会对太平洋方向产生不小的影响。而1943年开始德、意节节败退,维希法国海军或自沉,或加入盟军,德国海军因为战略变化,大型舰船也很少出动。再加上太平洋军情紧急,许多在大西洋战区的舰船就被调往太平洋战区。后来意大利投降,德国舰船或不出动,或被消灭,U艇也在盟军反潜力量打击下损失惨重。美国海军就更可以将更多力量投入太平洋战区。
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
1945年,许多一直在大西洋作战的舰船都被调往太平洋。但一直到二战结束,美国海军仍然有一批战舰从未到过太平洋战场。这其中就包括突击者号航空母舰,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布鲁克林号轻巡洋舰,费城号轻巡洋舰,萨凡纳号轻巡洋舰等大型战舰。